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親歷者及家屬講述不為人知的紅色記憶……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著名的渡江戰役,

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江南的序幕!

4月27日

對於常熟人民來說,

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日子!

70年前的今天,

常熟解放了!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城部隊雄姿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常熟市軍管會第一號佈告(右)、常熟縣人民政府第一號佈告(原件照片)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常熟街頭的慶祝遊行隊伍

為謳歌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引導全市人民共同回望來路,汲取奮發力量,激勵前進鬥志,常熟日報特派多路記者深入採訪了幾位常熟解放的親歷者及其家屬,分享他們珍藏在心中的那段紅色記憶

王治平: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1949年4月27日,由蘇常昆太武工隊入城而宣告常熟解放,從此,常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常熟的解放,離不開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更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密切配合,共產黨員李琴就是其中的一位。日前,記者採訪了李琴的兒子王治平,聽他講述“常熟解放的故事”。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王治平

1949年初,三大戰役勝利後,大軍集結長江北岸,渡江行動蓄勢待發。國共和談破裂後,4月21日,毛澤東、朱德聯合發佈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我軍首先在安慶蕪湖中路突破渡江,30萬大軍過江。在江蘇儀徵至靖江的長江北岸,25萬大軍揚帆南渡。常熟人民通過無線電收音機,大報小報,來往人員傳遞信息:解放軍過江了,國民黨徹底完蛋了!

4月23日夜裡起,常熟城區下了一場春雨,24日夜又打起了春雷,陣雨直到第二天才停,國民黨的軍隊冒雨撤逃,殘留在城內的警察和保安團約200多人。幾個小頭目帶著殘兵裝模作樣在北門、東門城牆以及要道口架起機槍,緊閉城門,虛張聲勢,大喊要抵抗共軍,“與常熟城共存亡”。可暗地裡,當官的跑到商會要軍餉“大頭”,有的警察、保安隊員則亂闖民宅,搶劫金銀財寶,蒐集合身衣服,化裝成居民,四散逃命,到25日下午已全部潰散。在縣政府大院裡,當官的早已逃之夭夭,只剩兩個人留守在大院裡。城內外商店都已關門打烊,街上冷冷清清沒有一個行人。南門外的汽車站,擠滿了拎箱提包的人群,一輛開往上海的小汽車要價每人60塊銀元,市場上兩天前每石大米一百萬元,後來已無價,城裡出現了“真空”

在敵人混亂撤逃時,我中共秘黨、蘇常昆太武工隊在中共江南工委的指示下,早已開展了各項工作。4月中旬,為統一研究指揮,秘黨及武工隊主要成員改變分散打游擊的狀態,集中駐宿於梅李區虹橋鄉漁家閣黨員李琴家中。武工隊長朱英、支部書記朱鋒、秘書錢宏、縣特派員夏明波等集中在一起,

白天外出佈置聯絡,晚上集中商討準備工作。大家還借來一臺五燈直流收音機,每晚收聽新華社新聞及我黨我軍不斷勝利的消息、黨中央的決策。在此過程中,我秘黨及武工隊收編反動軍隊及地方武裝,動員起義投誠,變阻力為動力,對各地鄉保長普遍進行一次形勢教育,要其向人民靠攏;接收國民黨鄉鎮自衛隊的武器彈藥,盡力保護好倉庫和公有財物。同時,趕印傳單、突擊寫標語口號,散發張貼,以安定人心。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腰鼓隊載歌載舞歡慶常熟解放

城區國民黨潰逃後,四城門開放,電燈廠發電,部分商店開門營業,原先冷清的城區開始有了生機。城區秘黨及時讓通訊員曹文忠去漁家閣向領導彙報上述情況,希望武工隊及早進城,維持政局。聽了曹文忠的彙報後,領導們迅速作出決定:4月27日進城,隨後分頭落實進城準備,並且決定由李琴製作入城時用的黨旗。

4月27日一清早,武工隊領導先趕赴梅李接收起義的高超部隊,集體乘船前往大東門外總管廟碼頭。下午3時許,武工隊近兩百人分成兩路,在鮮紅黨旗引導下,踏著堅實的步伐,雄赳赳氣昂昂地在歡迎的人群中進入常熟城。無多片刻,鮮紅的黨旗已高高飄揚在中國銀行的樓頂上圍擁上來的各界群眾笑逐顏開,歡呼著:“天亮啦!常熟解放啦!”

4月29日下午

,在蘇北如皋白蒲組建的中共常熟縣、常熟市及區領導班子成員和幹部隨解放軍警備八旅到達常熟

第二天,在京門電影院召開南下幹部與蘇常昆太武工隊會師大會。

5月1日正式掛牌對外辦公,投入接收敵產、籌糧支前、剿匪肅特、地方治安、恢復生產等新的工作中。

宋以天:肩負採訪新聞獲取情報雙重任務

在常熟市檔案館內,靜靜躺著一份70年前的油印紙,紙上密密麻麻寫著駐常熟國民黨各地駐軍番號、企業發展情況等軍事政治經濟詳細信息。

這份珍貴的情報製作於1949年春天,由當時《新常熟報》記者宋以天和陳通、地下黨特派員秘密製作後,送往蘇北解放區。當時25歲的進步青年宋以天如今年過九旬,往事歷歷在目,說來感慨萬千。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宋以天

成為黨的耳目

1946年上巳佳日,宋以天、陳通、沈維等幾個20來歲的常熟青年去西門外踏青,從國家大事到個人前途,無所不談,特別是對於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腐敗現象流露出強烈不滿情緒,都希望去解放區參加工作和學習,於是相約去找曾經在新四軍工作過的歸行肇。歸行肇見到他們後說:“要工作何必一定要到解放區去?不在解放區也可以為解放事業出力。”這話的用意,宋以天直到幾個月後才明白。

1946年9月,宋以天考入《新常熟報》任練習記者,錄取沒幾天,歸行肇來找他,一見面就說,農村可能有人來找你,望好自為之。半個月後的一天午後,果然有一位矮矮胖胖的30歲左右女子來報社找宋以天,報過姓名後,遞給他一張字條。宋以天一看是歸行肇的手筆,心頭一暖,恍然大悟。接著,他把女同志領到安全幽靜的地方,根據要求把當時常熟國民黨黨政軍活動情況寫成書面材料給她帶去。由於缺乏經驗,這第一份情報的字寫得老大老大,寫了三四頁紙。這位女同志看了一笑,告訴他路上檢查很嚴,字要儘量小點,便於隱藏攜帶。

這一天起,宋以天開始了“秘密工作”,成為黨的耳目。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宋以天於解放後拍攝的照片

在風浪中積累經驗

宋以天作為新聞記者,對獲取情報有許多有利條件,無拘無束出入所有機關單位,接觸上至達官貴人,下至三教九流的一切人物,他又採訪政治類新聞,經常要去縣政府各科室、參議會、保安隊等採訪單位。因肩負既要採訪新聞,又要獲取情報的雙重任務,宋以天在工作中養成了耐心傾聽、細心觀察的習慣,與別人打交道始終不表露自己的政治觀點。在兩年多的情報工作中他慢慢掌握了情報來源的渠道:在交談中瞭解國民黨軍事政治動向,在各單位頒發文件中透過現象看本質,在開會聽取發言時,串聯點滴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資料。

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清剿”活動一天天頻繁。1947年上半年,國民黨調集上千人撲向梅李、吳市、唐市、白茆、李市、淼泉等地,宋以天獲得這一消息後,立即向地下黨彙報。在國民黨武裝部隊尚未出動時,我黨的地下武裝已經作了層層傳達和佈置。

儘管清剿部隊晝夜不息挨家挨戶抽查戶口,封鎖水陸交通設崗檢查,甚至偽裝成“武工隊”,以便衣對便衣在清剿中心區到處流竄,但都無濟於事。

1947年下半年,解放區各戰場已進入戰略反攻,但白區的國民黨仍十分瘋狂,攜帶情報稍有不慎就要危及生命甚至使組織遭到破壞。本地有一位“政治交通”,在去蘇北經過江陰關卡時,被國民黨崗哨發現身藏情報,這位同志當場將情報吞服,後竟遭國民黨殘忍殺害。但情報工作依舊進行著,此時的宋以天早已練就了一身本領——他用拷貝紙書寫情報,一方豆腐乾大小的拷貝紙,可以寫上二三百字,折成小方塊或者搓成豆粒大的紙團,塞在鞋襪內或夾衣衣縫內。他甚至用銅板大的一方紙搓成米粒大紙團,塞在原支香菸的中部,與其他香菸混在一起。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陳通於解放後拍攝的照片

蒐集情報迎接解放

1949年春天蘇北大片土地解放,解放大軍飲馬長江,江南解放指日可待,設在蘇北解放區的華中九地委江南工委要求把常熟國民黨軍事、政治、經濟方面的材料限期送往蘇北。

接到這項工作任務和調查提綱後,宋以天與陳通兩人分析了材料線索,認為政治方面、經濟方面的材料比較容易取得,困難較大的是軍事方面的資料。因為當時國民黨部隊經常流動,特別是從1949年春節後,國民黨大批部隊從蘇北南撤,各種番號的部隊如過江之鯽,而上級要求甚高,要求對沿江駐軍番號、人數、兵種、武器配備、工事構築等都要具體彙報,且要在短時間內完成。

為此宋以天和陳通動了一番腦筋。

宋以天和陳通每天都要到國民黨常熟縣政府軍事科和常熟縣保安隊“採訪”。一天上午,宋以天在軍事科姓王的科員桌上看到有一份絕密的軍事文件,內容正是上級所要求得到的。中午由陳通把風,宋以天潛入辦公大樓,正好軍事科的辦公門未鎖,宋以天從姓王的科員的辦公桌內將絕密軍事文件取出。隨後,兩人火速將文件帶到引線街陳通家中,分工把文件重要的地方一一抄摘下來,趕在國民黨縣政府下午上班前把文件送回原處。接著他倆又在國民黨糧食部門油印室的廢紙簍內發現一份常熟縣各地國民黨駐軍每月軍糧分配表,表上對常熟境內各地駐軍番號、人數、用糧作了記載。

材料到手後,倆人立即進行整理、編寫,地下黨特派員王峰和宋以天突擊一個通宵,在光線微弱的煤油燈下,王峰刻寫蠟紙,宋以天油印,到凌晨整理出一式五份,由王峰送往上海,再送往蘇北解放區。

為了紀念這次緊張的戰鬥,宋以天留下一份油印材料,藏在屋頂深處,解放後取出,後交市檔案館保存。

孫林生:跟著解放軍一起渡江

17歲參加革命,19歲入黨,已到耄耋之年的孫林生抗戰時做過交通員、通訊員。說起常熟解放那幾年的事情,他仍歷歷在目。抗戰時,孫林生是一名交通站的交通員,負責把信件等及時送出去,特別是送給首長的信件,必須立即出發,連夜送到,交給本人親收。當時的孫林生也許並不清楚自己正在為解放事業貢獻著力量。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孫林生

1945年5月,僅17歲的孫林生參加了革命,開始了一名交通員的工作。看似是簡單的交信工作,但在送每一封信的過程中孫林生不知費了多少腦筋,也不知經歷了多少危險,這樣的工作一直持續到當年的9月,抗戰勝利。之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孫林生作為當時臨時組編的三大隊通信員,跟隨任天石一起撤往蘇北,開始了新的革命任務。

到達蘇北後,自1948年下半年開始,上級對常熟解放事宜進入前期準備工作,建立縣、區、鄉,任命相關人員,並對解放軍、公安部隊進行編隊。孫林生就進入了當時的公安部隊任排長一職,據孫林生回憶,任命後每天的工作就是進行訓練,很單一,但大家一點都不馬虎,都在為正式解放的那一刻做準備。

直到1949年4月,解放軍由徐州一路南下與孫林生所在的三大隊在江南辦事區匯合,從如皋白蒲鎮一路經靖江至當時指定的渡江口等待渡江指令。

孫林生回憶道,由於當時江邊仍然有國民黨的隊伍,大部隊不得不繞遠路到達另一處渡江點,幾百裡地的路程全靠步行,僅這一段路就走了有小半個月。

隨著船開始靠岸,孫林生也跟著解放軍的步伐在江陰順江口準備上岸。

孫林生說,當時離岸邊還有一段距離,但大家都激動得紛紛跳入江中開始上岸,他也跟著從船上跳下,跳下後才發現當時的江水已沒過了膝蓋,但孫林生已顧不上這些,與同伴們一起向岸邊走去。上岸後,經過了簡單休整,大部隊便又開始由江陰向常熟出發,一路途經青陽、堰橋、羊尖最後在練塘上船來到常熟。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常熟縣城舊景

孫林生與隊伍正式到達常熟時,已過4月27日,當時常熟已經解放。雖然錯過了解放當天的場景,但孫林生還是從別人口中聽聞了細節:當天早上,常熟梅北、梅南等各地武工隊員、秘密黨員和已收編的高超部隊在梅李集中,下午向常熟城區進發。在泰安街上,市民成群結隊,歡呼共產黨萬歲、解放軍萬歲,到達市中心老縣場後,武工隊員把黨旗插上了當時的中國銀行大樓樓頂,正式宣告常熟和平解放。

盧鳳金:解放了,父親可以回家了

沙家浜鎮82歲的村民盧鳳金對於解放前後的事情記得很清楚。因為解放意味著她的父親可以回家與她相聚,她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盧鳳金

盧鳳金的父親盧毅在1939年就開始參加抗日工作,曾任蘇州縣唐市區人民抗日自衛會主席、區長、蘇州縣自衛隊總隊副總隊長等職。抗戰後期,任東橫區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東橫區委副書記。在革命戰爭年代,因受他牽連,全家有4位親人失去了生命。在對敵鬥爭中,他不顧個人安危,對革命忠心耿耿,深受群眾愛戴。將近解放的時候,為了配合工作,盧鳳金的父親和同伴一起去貼標語。

為了掩護工作,他們買了絲網撐著小船假裝去抓魚。那種小船就是船艙底部開口,方便河水湧入,這樣抓了魚可以存放在艙部的水中,保持它們存活,在船的其他部位都裝滿了標語。就這樣他們白天抓魚,晚上貼標語。

有時候會遇到檢查的人要跳到船上來檢查,盧毅和同伴之前都商量好了,看人上來,就腳下用力,讓小船猛烈晃起來,他們就假裝驚慌,連聲說:“先生,小船吃不住力,你快上去,我們把大魚給你。”然後就把大魚扔給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躲過了盤查,順利入城張貼標語。

父親在外工作,盧鳳金和家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因為少了父親這個壯勞力,家裡的田地沒有人耕種,也沒有什麼收入。除了生活艱難,她們還要擔心敵人為了抓捕父親到家裡來抓人。

有一次,家裡兩個姐姐和奶奶在親戚家忙農活,盧鳳金、她弟弟和繼母在家沒有出門,當時正是吃晚飯的時候,繼母在門口遠遠看到有人在田埂那兒跑過,就知道不對勁,她立即轉回身抱著弟弟,關上房門,向孃家跑去。

盧鳳金看到繼母跑出去,忙把飯碗一扔,身上就穿了一件破短衫和破褲子赤著腳也跟著跑出去。到了繼母孃家,繼母讓小鳳金偷偷跑到前牆門那兒去探查一下,發現沒有人,就抱著弟弟走了進去。

繼母的娘把繼母和弟弟藏到房間裡,反鎖好門,帶著鳳金出去打探外面的情況。沒想到走到前門,已經有敵人從巷子裡過來。老太太帶著鳳金快步走進一家親戚家,坐在他們的灶前躲避。對方因為害怕小聲勸她們走,還把兩人拖到門外。老太太繼續往後走,鑽進豬圈,鳳金也跟過去。

“老太太估計怕帶著我被發現,就想把我關進豬圈。我當時特別害怕,就想跟著大人,急著走出來把腳給劃破了,鮮血直流。老太太又向小巷子裡跑,見我還跟著,就推倒我,我爬起來繼續追她。她躲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她見狀又狠狠推倒了我,跑掉了。這次等我從地上爬起來,已經跟不上她了。”盧鳳金說起當年的事感覺就在眼前,忍不住落下淚來。

等到天亮,盧鳳金才知道繼母被敵人抓去坐牢了。在繼母被抓走後,盧鳳金的弟弟生天花病死了,盧鳳金也被傳染,父親盧毅知道後就偷偷溜回來看她。他來了就摸女兒的頭,奶奶壓低聲音讓他不要摸,怕傳染給他就糟糕了。父親又想抱一會兒盧鳳金,奶奶又攔住他,“我奶奶和他說出天花不能受涼,外面進來身上冷的,不要抱了。他就隔著被子抱了我一下,並讓奶奶去大姐家借點錢幫我看病。”盧鳳金記得後來奶奶就借錢幫她看好了病。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發表於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報》(圖片來源網絡)

再後來,解放軍來了,那時盧鳳金12歲,她連聲說自己永遠都記得他們到唐市這兒的日子,那是1949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公曆4月25日)。

當時盧鳳金一家住在唐市南橋那兒,那天她的姐姐遠遠看到西邊有一支部隊過來了,當場就嚇壞了,因為前幾天好幾批國民黨敗兵從這兒經過,見到吃的就拿,雞鴨全部被他們抓走了。姐姐心裡害怕腳下加快了步伐,趕到大阿姨女兒家裡躲避。一時間整條街上家家戶戶關門塞狗洞,人人都躲回家中。“我們是中國共產黨,老百姓你們出來開門,不要怕。”這時部隊裡有人高喊,聽到聲音有人開門看看情況,結果發現真的是解放軍,鄉親們都走了出來,燒水倒茶接待他們。

盧鳳金的家在街東頭,剛開始大家還沒有搞清楚情況,就聽到西邊聲音一句高過一句,後來聽清楚是在喊,“是共產黨,翻身哉!等盧鳳金她們聽清楚也跑出家門時,部隊已經向西橋那兒去了。沒幾天,盧鳳金就聽說部隊進了市裡,常熟宣佈解放了,她特別高興,覺得父親可以回家了。

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讓我們銘記歷史,

珍惜當下!

文/本報記者 葛潔 陳競之 嚴婷 馮碧珩

爆料丨18915661029

版權聲明:本微信中原創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歸常熟日報、常熟新聞網所有,未經常熟日報、常熟新聞網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微信中常熟日報和常熟新聞網擁有版權或經許可使用的任何內容。

在看點這裡

70年前的今天,常熟解放!多名亲历者及家属讲述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