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P研究室(ID:ipeclabs)

史上最让原作漫画党看得十分崩溃并且首集劝退的漫改动画!”一位B站网友对《拾又之国》如此评价道。

翻看B站《拾又之国》的专题页,大量“报复性”的一星差评充斥在动画的评论区,“毁原作”、“敷衍了事”、“尴尬”等关键词成为网友们口诛笔伐的核心焦点。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一部拥有粉丝基础的优秀漫画在经过不当的改编之后势必引起粉丝的讨伐。那么这部让原作粉满怀期待的漫画究竟是何方神圣?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拾又之国》日版海报

首位登上《周刊少年JUMP》的中国漫画家作品

《拾又之国》出自中国漫画家第年秒之手。第年秒是第一位凭借原创漫画登上《周刊少年JUMP》的中国漫画家,它的短篇漫画《多米诺杀手》曾于2015年12月刊登在《周刊少年JUMP》。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初,《拾又之国》就已经登上日本集英社漫画APP“少年JUMP+”,与国内动漫杂志《翻动漫》同步连载。

漫画讲述的是一个冒险故事: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大陆“圣洲”。这个圣洲大陆蕴藏着无数超出常识的猛兽和矿产,因此在人类世界中掀起了一阵探险的狂潮。探险家在圣洲大陆频频遇险,而少年因又以救助探险家们为生……

《拾又之国》在中国和日本一经推出便大受好评,日本知名漫画《幽游白书》和《全职猎人》的作者富坚义博首当其冲地成为《拾又之国》的自来水,疯狂为其打call。漫画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输出海外,获得各地漫画爱好者的认可。

2018年1月,《拾又之国》以彩色条漫的形式登陆快看漫画,上线仅5个小时,就达到了2万的关注量和492万的人气,热度值一度称霸快看漫画男生榜单。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拾又之国》漫画

同年4月末,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期间,版权方翻翻动漫正式宣布《拾又之国》动画项目启动,日本的集英社、Studio Pierrot、读卖电视台enterprise,以及中国动漫公司瞬心文化和翻翻动漫共同担任制作委员会成员。动画的制作工作则由日本动画制作公司Studio Pierrot承担(Pierrot意为“小丑”,国内的动漫粉习惯将其称为“小丑社”)。

动画的主创团队也堪称神仙阵容!动画的监督是曾经执导过《火影忍者》的伊达勇登,《东京喰种》的编剧御笠之忠次担任动画编剧,曾为《火影忍者》和《妖精的尾巴》配乐的大神级作曲家高梨康治为《拾又之国》作曲,如此国家队阵容在项目宣传初期就赚足了眼球,粉丝们的期待值暴涨。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火影忍者》配乐师高梨康治

优秀的原作基础、跨国的资本支持和专业的团队加持本该让这部动画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然而就是这么一部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作品,却在动画第一集播出之后,在万众讨伐之中迅速崩盘。播出首日,《拾又之国》日语版和国语版的评分分别为7.4分和6.8分,而截至目前,两个版本的评分已经跌至6.3分和5.9分。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看完前几集最大的感受,用网友的话说就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那么这部动画的槽点究竟有哪些?

首先是观感最为直接的“贫穷的画面”。小丑社将“贫穷”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线条笔触软弱无力、色彩缺乏层次感、漫画还原“偷工减料”,这些问题被网友们一一指出。漫画中异常精彩的战斗场面在动画中也无从体现,取而代之的是

PPT式的敷衍了事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来感受一下这蜜汁画风

人物设定上,动画与原作也不太相符。漫画中男主角因又经常会说一些贱贱的体现财迷气质的台词,然而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台词在动画中被删除,尽管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大改动”,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却产生了大影响。

小丑社对漫画剧情的“魔改”也是劝退粉丝的重要原因。如果说《拾又之国》动画的第一集和第二集尚还尊重原著,那么第三集和第四集完全就是天马行空的原创剧情。动画在B站的评分大幅下跌主要出现在第三集原创剧情放出来之后,评论区不少一星差评针对的都是这“不负责任”的原创剧情。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除此之外,尴尬的国语配音更是激发了观众的尴尬癌。《拾又之国》的动画由日方制作,台词也由日方设计,带有浓郁的日漫风格。国语版的台词先从日语翻译过来再配音,因而带有些许的翻译腔,听起来有不小的违和感。

多方面的槽点给《拾又之国》动画带来了称得上是毁灭性的崩盘,在9分佳作遍地开花的B站,6.3分和5.9分的成绩与粉丝们的期待实在相差甚远。此时《拾又之国》在豆瓣的评分达到了5.6,B站网友和豆瓣网友难得地达成了共识。

“神作毁灭者”小丑社

其实早在《拾又之国》之前,小丑社就已经沦为了“崩坏”的代名词。

Studio Pierrot,这家成立于1979年的动画制作公司拥有非常多知名代表作,包括日本三大“民工漫”之二的《火影忍者》和《死神》,以及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日本的《福星小子》和《幽游白书》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死神》男主角黑崎一护

然而近几年来,小丑社制作的动画频频崩坏,不少优质的高人气漫画在小丑社手中沦为制作粗糙和改编混乱的残次品。小丑社在粉丝中的口碑也一落千丈,甚至有网友把“被小丑社动画化”和“崩坏预定”划起了等号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大家最熟悉的“崩坏”应该是《火影忍者》的动画原创情节及其续作《博人传》

《火影忍者》动画自2002年10月3日开始播送,当火影漫画进度赶不上动画的时候,小丑社没有选择停更,而是选择设计一些原创的动画剧情在电视台播出。这些情节与漫画原作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绝大多数的情节都是回忆作品之前的情节,相当于炒冷饭,一度引起粉丝的不满。

2015年,火影系列第11部剧场版《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上映,收获国内外大片好评,这部剧场版由《火影忍者》漫画作者岸本齐史亲自参与编剧。2017年3月23日《火影忍者》动画完结,小丑社自然不能舍弃火影IP的价值。4月5日新的TV动画《博人传》补档,讲述的是火影主角漩涡鸣人的儿子旋涡博人的故事。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博人传》剧照

不幸的是,动画《博人传》的蓝本漫画并非由岸本齐史本人担纲编剧。在《博人传》播出之后,讨伐之声不绝于耳,粉丝们达成共识,这是一部狗尾续貂之作。剧情无逻辑,人物无特色,打斗无亮点,火影IP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价值被压榨,粉丝们的积淀多年的情怀遭到了玩弄。这一点在收视率上也有所体现,《博人传》的收视率沦为东京电视台的倒数。

《东京喰种》同样是小丑社的代表作之一,然而《东京喰种》各季动画的制作与表现显得异常魔幻。2014年,动画第一季播出,在二次元界引起轩然大波,豆瓣评分高达8.2,好评之声不绝于耳,甚至可以用“火到出圈”来形容。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被奉为“年番”的《东京喰种》第一季

然而漫画的情节在动画第二季遭到了大量的篡改,粉丝开始抱怨其已经失去了原著的精髓,但制作质量尚可。直到动画第三季问世,大量观众吐槽其画质、打斗场面和第一二季完全不是同一水准,甚至怀疑是不是同一个操刀团队。于是,动画在豆瓣的评分一季不如一季,第四季只有6.6分,不少粉丝表示决定弃番,坚定追随原作漫画的步伐。

小丑社“毁掉”的佳作还有被称为“火影接班人”的《黑色五叶草》。《黑色五叶草》也是近些年在《少年周刊JUMP》上连载的大IP,官方曾打算将其作为下一部《火影忍者》来进行培养。

然而在经过小丑社的动画化之后,《黑色五叶草》的优秀之处并没有被表现出来,取而代之的依然是“贫穷的制作”。有网友如此评论其动画作品:“作画简直可以用山崩地裂来形容,其制作水平之低劣,人物造型之扭曲,似乎每一帧都在劝退我。”截至目前,《黑色五叶草》在B站的播放量仅3000多万,粉丝们只能唏嘘感叹“神作的跌落”。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黑色五叶草》剧照

中日合作还能不能两开花了?

从其他的先例来看,作为中日合作的成果,《拾又之国》翻车并不稀奇。尽管有着《凸变英雄》系列这样的成功之作,大部分的中日合拍作品并不能让国内观众买账。

《从前有座灵剑山》的动画化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动画改编自国王陛下原作小说、猪画和菌小莫改编的同名网络漫画,动画由日本动画公司Studio DEEN负责制作。作画崩坏、删改剧情、分镜粗糙,许多明显的瑕疵都能在动画中看到。动画第二季在B站只有6.5分。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从前有座灵剑山》剧照

国漫头部IP《一人之下》动画第一季也由中日合作制作。动画改编自米二创作的同名网络漫画,由日本动画公司Pandanium负责制作。中日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矛盾,动画前三集呈现出来的效果尚且让人满意,但从第四集开始就放飞自我。于是《一人之下》第二季放弃了中日合作的方式,全部由中国团队打造,口碑也优于第一季。

中日双方合作的诉求不同,意味着合作过程中容易引发矛盾。中方秉持着学习的心态,希望利用资本去走捷径,用日方成熟的人才资源和运营机制打造自己的优质作品。而拥有技术和人才资源的日方考虑更多的则是中方的资本优势。因此这样的合作,其根基是不稳定的。

《一人之下》的团队在与日方合作过程中就遇到了非常多的矛盾。据导演王昕透露,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日方的态度并不好,在合作的前期,日方就提议中方不要参与《一人之下》的制作,中方仅仅提供剧本和人设就行。更加过分的是,日方在没有通知中方的情况下把原画全部外包给了一家韩国公司,并且砍掉了大量王导自己绘制的分镜。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一人之下》第一季剧照

更何况中日之间还存在着文化上的差距,对于《从前有座灵剑山》和《一人之下》这类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的作品尤其不友好。许多日方工作人员对中国人熟知的梗并不了解,却偏偏在动画中强行加入了一些他们认为对的东西,于是动画就失去了漫画原有的风格和精神。

其次,日本制作公司每年会推出多部动画,而根据公司对播出效果的预期,每部动画获得的资源也不同,不少公司会把最优质的资源分配给自己认为会成为爆款的作品上。《黑色五叶草》的跌落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小丑社把宝押在了《东京喰种》上,给《黑色五叶草》分配的资源少得可怜。而对于中国的动画,日方的上心程度应该只会有减无增。


《拾又之国》遭B站网友差评,中日合作动画说翻车就翻车

《拾又之国》剧照

除此之外,日本动画制作委员会的运作模式也是束缚中日合作的一个因素。制作委员会由出资制作动画的公司组成,并将最终动画所得收益分配给出资的公司,出资多少将直接影响自身的收益以及动画制作过程中的话语权。

在制作委员会制度下,日方公司尽管看中中方的资本优势,但依旧不肯放弃自己的话语权。为了避免委员会内某个成员一家独大,不肯冒大风险投资太多钱的各位大公司大人物们为动画设立了一个版权窗口,制定了制作预算的最高上限,不管任何其他资方来投钱,动画的制作预算也不会再增加。换句话说,日本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收入,利用制作委员会的游戏规则,强行给动画的预算封顶。而预算不够,动画质量自然而然地就下来了。

从长远来看,中日合作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做出优秀国漫而走的一条捷径。《一人之下》的导演王昕曾说:“中日合拍并非国漫改编的一个趋势,而是一个阶段。

”目前国产动画行业的发展尚不成熟,急需学习国外在动画技术、人才培养、运营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像《拾又之国》这样的作品的出现也许是国漫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但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粉丝观众,都期待着行业出现可喜的变化。不同的道路都值得摸索,中日合作的方式可以尝试,国内团队全盘操刀的方式更应探索,毕竟像《一人之下》第二季这样口碑商业双丰收的作品实在令人向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