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售額曾達80億的保健品三株為啥突然沒落了

節選自張偉奇-為什麼很多中國企業活不長火不久一文


中國保健品行業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保健品行業開始進入到高速發展的井噴期。保健品市場需求的空缺給保健品生產企業帶來了鉅額利潤,這一階段,保健品生產企業迅速增加。

年銷售額曾達80億的保健品三株為啥突然沒落了

就是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1994年8月,吳炳新用30萬元註冊資金創立了三株公司。公司成立當年,僅憑藉“三株口服液”這一項產品,公司的銷售額就達到了第一,25億元。此後,三株公司的銷售額快速增長,短短三年時間,銷售額由1994年的1個多億躍至1996年的80億元。

年銷售額曾達80億的保健品三株為啥突然沒落了

三株公司還在全國各大城市、省會城市和絕大部分的地級市註冊成立了600家子公司,縣、鄉、鎮擁有2000多個辦事處,公司的銷售人員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5萬人。

三株公司的迅速崛起,不僅打破了中國保健品行業史的發展記錄,而且年銷售額80億的業績直到現在在保健品行業也是無人能及。

年銷售額曾達80億的保健品三株為啥突然沒落了

然而,正如它的迅速崛起一樣,三株的衰落同樣讓人感到意外。實際上,三株企業創立初期,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到群體性萎縮、低迷的退潮期。尤其是1996年後的幾年,恰逢中國經濟由通脹轉向通縮,消費者的購買力不斷下降,給保健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1997年,三株的銷售額比1996年銳減10個億。到了1999年,三株將近200個子公司停業。2000年,三株企業徹底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年銷售額曾達80億的保健品三株為啥突然沒落了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再看三株的發展,不難發現它在進入保健品行業時,這個行業已經處於井噴期的尾期了。由於在三株創立之前的七八年間,太陽神、蜂蜜口服液等一些保健品企業已經大量存在,市場需求將近飽和狀態,所以三株的加入加速了市場的飽和。加上當時中國經濟環境的影響,保健品行業的調整期很快到來,而此時的三株並未做好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準備,仍然盲目擴張,最終導致市場崩潰,企業走向衰落也是在所難免。

正是因為只看到行業在井噴期時的利潤,卻沒有發現隨著井噴期的衰退帶來的問題,所以三株公司才會在獲得利潤之後,不分析市場、不創新發展,反而盲目擴大規模,最終隨著井噴期的結束而落下了帷幕。

當企業趕上井噴期時,企業經營者更要冷靜地對待企業的發展,把握行業的發展動向,在井噴期尾期迅速做出調整,從而使企業安全過渡到調整期。

年銷售額曾達80億的保健品三株為啥突然沒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