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墾丁,來臺灣後花園花蓮,帶你來一場風花雪月般的邂逅


還記得赤腳隨著稻香河流奔跑的時光嗎?

還記得童年的飛機滑過稻香裡的鏡頭嗎?

背靠著稻草人吹著風唱著歌睡著了,跟著螢火蟲的歌謠一起逃跑。

忘記墾丁吧,來花蓮,來看一看周杰倫的《稻香》。

這片稻田便是臺灣著名的池上伯朗大道,是來花蓮必經的一站,寬闊的鄉間大道兩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藍天白雲,風兒出來,到處是稻香的味道……

這裡沒有人工裝置藝術,大地在這兒舞動起金黃稻穗,藍色天空灑下最動人的色彩,廣闊無亙小路在稻田間筆直的延伸,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在這裡圍起了花東縱谷,遊蕩在伯朗大道猶如置身於明信片中。

騎著單車走在路上,有風從面龐拂過,越走越舒坦、越走心境越寬敞。兩旁一望無際的稻田讓人視野大開,你會發現此時天地大了,滿眼翠綠,美到天際,鬱結於胸的煩悶隨清風而去,眉頭舒展了,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小路的兩旁沒有一根電線杆,不得不由衷感嘆:伯朗大道真的是翠綠的天堂路!

讓人更加鍾情的便是,小路兩旁的稻田裡漲勢喜人的稻穗,黃鶯鶯的透著精神,可以想見稻子成熟收割時,那滿眼起伏的金黃色稻浪和田裡的稻農們喜悅的表情,該有多動人。

來到花蓮,來到七星潭,來到臺灣最東邊的海,聽一聽來自太平洋的呼喚。

到了七星潭,有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潭”在哪裡呢?其實如今的七星潭是指那美麗的海灣。而之所以這個區域會就做七星潭,是有原因的。七星潭原來的位置並不在海邊,而是在花蓮機場一帶。其地名最早出現在夏獻綸所編著的“臺灣譽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一畫中。

七星潭的海與墾丁的海完全是兩種意義的海,相比墾丁的海的溫軟柔和,這兒的海就粗曠豪放,大片大片的鵝卵石,相比墾丁沙灘的細膩,這兒的海完全是另一種美。

七星潭是花蓮縣的最佳風景區,這兒有壯麗的海灣,是當地民眾看夜景、賞星辰的好去處。

在七星潭不僅可以遠眺清水斷崖,夜晚時分的新城和崇德地區燈火更是清晰可見。

來到這裡可以沿著美麗的月牙灣乘風騎行,這是整段單車道風景最秀麗的部分。

或者靜靜的坐在海灘上挑揀一些鵝卵石堆起一個個喜歡的樣子,或隨手撿起石頭丟向大海。這裡的石頭是不能帶走的哦,它只能留在七星潭,這兒才是它最終的歸宿。

等著日出或黃昏,看著天色跟海平面間的變化,雲朵不時的展現不同的姿態,細細品味,整個人都身心放鬆。

給玩偶拍張照,證明我們都來過。

花蓮的雨最迷人,淅淅瀝瀝,時而晴朗,時而細雨,我們帶上雨具來到林田山林場,這片林場在花蓮鳳林鎮森榮裡,這裡保存了最完整的伐木基地與景觀,很容易就能將人帶進那種伐木的歷史場景。

現在的林田山,洗淨鉛華後,整個檜木建築卻依舊芬芳,完整的鐵道與索道,加上自成一區的社區風格,林田山也正逐漸成為一個最能將人帶進伐木記憶的歷史場景。

順山而上,沿路看到好多保留下來的鐵路和一棟棟日式建築,隱藏在森林深處,安恬靜謐。

從林田山林場返回途中經過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這片農莊就坐落於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相夾的花東縱谷裡,這裡是一片私人所有區域,少數的建築物都是私人的住宿別墅,是個相當幽靜的地方。

雲山水的湖光山色豔冠花蓮,平靜的湖面沒有一絲波瀾,泛著幽幽靛青,這美不勝收的景色令人感嘆。很多人都會選擇來這裡拍攝婚紗照,宛如仙境的湖區美景,配上大廣角和湖邊倒影,不用ps調色都是一張張佳作。

沿著返回的途中,我們來到了瑞穗牧場,牧場是在舞鶴風景區內,是一個開放式的牧場,是臺灣東部知名的奶酪工廠。

這裡原是木瓜田,每當颱風過後,瓜田全被毀壞,後來因地主和友人開玩笑說來養牛,開啟了瑞穗的牧業。

牧場裡有幾隻鴕鳥,它似乎是已經習慣了作為觀賞的演員,一點也不靦腆,只要手上有吃的它便會跟著你,有時候還理直氣壯上前索要,真是可愛。

給這隻小鹿送吃的時候,大鹿比較強勢有搶食的不良行為,後來趁它不注意,偷偷給小鹿一些草料。

是的,這就是臺灣最美火車站。

去往花蓮必經之地——多良火車站,它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南迴線的鐵路車站,因平時業務清澹,在2006年就結束運載旅客。當初南迴線規劃時,因瀧溪至金崙區間較長,因此選擇在多良興建號誌站供單線列車交會。

多良車站站址原本為山坡地,兩端均為隧道,而南迴鐵路工程處特別將車站設計架高,因此站在月臺上即可鳥瞰太平洋,是一個在鐵道迷眼中稱為「臺灣最美火車站」,佇立在宛如天涯海角般遺世孤立的絕美海景。

特別的是火紅的鐵軌欄杆外就是一整片蔚藍的海天一色,這是多良在廢站後,卻仍保留給過往旅客的美景。

這家便當店,便是花蓮乃是臺灣赫赫有名的池上便當,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外觀是一個像老車站的大木屋,外面還停放著兩列藍皮老式車廂,有關池上便當的故事館也建在一旁。

據說當時在花東地區鐵路行駛的是蒸汽火車,由花蓮到池上必須花費七個小時,池上到臺東則要五個小時,旅客途中無法下車購買食物而必須捱餓,於是開始有了池上飯包。

初期的池上飯包是以竹葉包裝,配菜有魯肉、黃菜頭、烤肉乾、豬肝、瘦肉片、一小塊蛋餅、小蝦和麵粉油炸成的炸蝦餅及梅子。1962年起,池上飯包由原來的竹葉包飯糰改以用竹片盒裝飯,為今日所廣為人知的“池上便當”。

時值中午,餐館大屋裡食客滿滿,櫃檯前也是排隊成龍,還好,便當早已裝盒備好,付款取餐,速度不慢,不消多長時間,很快我們就拿到了幾盒價格親民的雞排便當,的確是色香俱佳的媽媽味道,好吃又懷舊,難怪能綿長恆久呢!

池上鄉街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