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樂音響計資產減值損失240億猛增8倍 大股東援助6億紓困二股東一月5次減持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

實習記者 楊玲玲

作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飛樂音響(600651.SH)成立之初就自帶光環,股票曾被以國禮的形式贈送給時任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主席,如今,隨著主業幾近變更,其昔日榮光不在。

近日,飛樂音響發佈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3.02億元,同比下降39.3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95億元,同比下降6064.90%。

號稱“新中國第一股”的飛樂音響幾經騰挪,迎來了上市以來的至暗時刻。針對業績表現以及企業發展等相關方面問題,長江商報記者致電致函飛樂音響董秘辦,截至發稿未獲答覆。

淨利潤由盈轉虧

鉅額商譽減值、存貨減值等給飛樂音響經營業績帶來較大挑戰。

飛樂音響發佈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33.02億元,同比減少39.35%,降幅較去年擴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95億元,較上年同期5523.91萬元,由盈轉虧。

報告期內,其資產減值損失240.05億元,同比大增938.2%。根據年報信息,申安集團面臨收入增長乏力、成本費用居高不下、業績下滑的經營困境。

同時,飛樂音響公告稱子公司喜萬年由於傳統業務銷售量與價格大幅下降,LED產品業務增速不能夠覆蓋下降帶來的影響,加上匯率波動、競爭對手打壓等原因,全球業績未達預期。

2018年,公司對申安集團、喜萬年這兩家子公司形成的商譽全額計提減值,合計約15.76億元。

鉅額商譽減值之外,飛樂音響此前的併購還蘊藏較大的壞賬風險,為2018年減值埋下隱患。2018年,飛樂音響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金額約1.85億元,發生存貨跌價損失約5.51億元。

此外,飛樂音響2018年期間費用率為51.8%,較上年升高22.7%,對公司業績形成拖累。期間費用合計達17.1億元,同比上升8.1%。其中,銷售費用為7.2億元,同比下降6.8%;管理費用為5.7億元,同比上升15.6%;財務費用為2.8億元,同比上升114%;研發費用為1.3億元,同比下降27.3%。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飛樂音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4726.20萬元,較上年末減少98.60%;負債合計117.9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36億元,較上年末-9.55億元,由虧轉盈。

令人疑惑的是,數據顯示,直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仍為-2.24億元。長江商報記者查閱發現,從2018年11月17日至2018年12月31日止,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第一大股東儀電集團先後向飛樂音響提供了1.5億元、1.5億元、1.5億元、1.36億元,4筆共計5.86億元的財務資助。

同時,4月13日,根據飛樂音響公告,儀電集團以委託貸款的形式通過農行上海黃浦支行向公司提供6.28億元財務資助,過去12個月內,儀電集團累計為其提供財務資助24.8億元。

涉案金額共3.8億

前幾年,飛樂音響先後完成對申安集團和喜萬年的收購,成為一家整體照明解決方案供應商。如今,申安集團和喜萬年業績大幅下降,飛樂音響的照明主業也顯示出疲態。

主業不振,大股東儀電集團多次向飛樂音響提供財務資助紓困,而二股東申安聯合卻忙著減持。

根據飛樂音響公告,第二大股東申安聯合於4月24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所持飛樂音響30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交易價格為4.53元/股。

本次交易後,申安聯合持有飛樂音響無限售流通股106942082股,佔飛樂音響總股本的10.81%,截止2019年4月24日全部處於質押狀態。

此前,從3月28日到4月23日,申安聯合一個月內四度減持飛樂音響股份。且根據披露,應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代定向資產管理計劃)違約處置要求,申安聯合將於2019年4月27日起至10月23日180天內,就飛樂音響總股本的2%被動減持。

除了二股東的持續減持,訴訟纏身也讓飛樂音響苦惱不已。4月5日,飛樂音響公告顯示,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涉案金額共計3.8億元,其中,國內訴訟案件總金額3.4億元,國外訴訟案件總金額3977.4萬元。

據瞭解,飛樂音響涉及的國內訴訟案件中,審理中訴訟案件共計42例,涉及總金額2.62億元。其中公司作為原告案件共計10例,涉及金額1.32億元;公司作為被告案件共計32例,涉及金額1.3億元。

目前,“光源電器及燈具類產品生產及銷售”是飛樂音響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具體而言,“光源電器及燈具類產品生產及銷售”營業收入為29.94億元,營收佔比為90.76%。“照明設備安裝工程”營業收入為2.21億元,營收佔比為6.69%。而“音響類產品的銷售及工程服務”營業收入僅為0.4億元,營收佔比為1.2%。

去年以來,面對經營和資本雙重壓力,飛樂音響除了尋求大股東資助,也嘗試通過出售資產,將一部分存貨、應收賬款轉換為流動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