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布袋先生”和他的留守兒童足球隊

澄迈“布袋先生”和他的留守儿童足球队

澄迈“布袋先生”和他的留守儿童足球队
澄迈“布袋先生”和他的留守儿童足球队

澄邁縣太平中心學校教師王家能,帶領足球隊隊員在進行基本功訓練。

提起“布袋先生”,澄邁縣從事校園足球教學的老師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是太平中心學校的教師王家能。雖然他平時的主業是教數學,但他帶出來的鄉村校園足球隊,實力可不容小覷。

為自己取網名“布袋先生”,原本是因為想著“布袋”是能裝錢的,他曾經和很多普通人一樣,懷揣著發財致富夢。可是沒想到,他會迷上足球,在鄉村小學任教的時間裡,他遇到許多留守兒童,亟需有人來管教和關心,於是,他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組建校園足球隊,全身心地投入陪伴著這些孩子。最終,“布袋”依舊空空如也,但他坦言,已經收穫了快樂和作為一名足球教練的滿心歡喜。

青春韶華獻給綠茵球場

澄迈“布袋先生”和他的留守儿童足球队

王家能在給足球隊隊員講解足球技術。

今年剛滿40歲的王家能皮膚黝黑,認識他的人都說,這膚色是踢球曬出來的。

王家能對足球有著特別的愛好,自從瓊海師範學校畢業,至今任教已近20年,雖然課堂上他教授的是數學,但是課餘,他的青春韶華幾乎都獻給了綠茵球場。即使是在澄邁興加朗村小學,條件十分簡陋的情況下,他也一如既往地帶著孩子們一起踢球。

“足球不僅是一項運動,也是一種交際手段和溝通方式。”王家能說,在鄉村,一些孩子由於父母疏於管教,變得野蠻和缺乏紀律性,而通過足球訓練,讓這些孩子愛上足球也愛上學習,也變得更加團結和守紀律,是足球拉近了教師與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距離。

2016年,王家能被調至太平中心學校任教,在校長曾令榮的大力支持下,他組建了一支留守兒童足球隊。“太平中心學校地處太平片區,是澄邁縣較落後的一個經濟區域,為了掙錢養家,學生家長紛紛外出異地打工。在校就讀的200餘名學生中,留守兒童多達80餘人。為了讓球藝滋潤留守兒童的心靈,讓他們在球藝磋商與球技水平的提高中感受快樂、收穫自信,我們允許留守兒童優先進入校園足球隊。”校長曾令榮這樣介紹道。

無私陪伴少年球隊

澄迈“布袋先生”和他的留守儿童足球队

王家能在給足球隊隊員示範動作。

然而,帶領留守兒童足球隊,並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

為讓孩子們得到更充足的時間訓練與技術指導,王家能辭掉了領導職務。原來,他擔任校政教室主任的時候,在校務上,要常參加各種會議,為此耽誤了很多訓練機會。於是,他乾脆辭掉“官職”,專心只當足球教練和數學老師。

校園足球隊培訓的時間多選擇在下午課餘時間進行,為此,王家能放棄了很多私人休息的時間。為了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他還常常在週末節假日的時候加班,設法加強培訓。他不滿足於自己球隊擁有的水平,一有機會,便將球隊帶出校外進行拉練,經常帶隊與澄邁縣二小、澄邁縣實驗學校、譚昌實驗學校足球隊等縣內知名的校園足球強隊過招比試。

“通過參加比賽,這些孩子越來越積極、進取,也增強了自信心。”曾令榮說。

在抓足球培訓的同時,王家能也時常利用晚間無償補課。看到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普遍弱於有父母嚴格管教的孩子,王家能總是很憂心和焦慮,他白天教孩子們踢足球,晚上就為他們進行數學課補習。私下,他還經常與學生談心,希望他們認真對待學習。

孩子們心中最美的老師

如同沐浴著陽光雨露的草地,太平中心學校的留守兒童足球隊近年來日益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活力,不僅屢屢在各級比賽中斬獲佳績,也深受上級領導和家長們的好評。更重要的是,原本有厭學、逃學、孤僻、自閉等問題的學生都變得積極開朗、熱愛校園和學習。他們和教練王家能之間的關係,有時比跟自己父母還要親密。

一位留守兒童足球隊員吐露自己的心聲,他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沒有足球隊,我是個厭倦於課堂的淘氣頑皮的孩子;有了足球隊,我不再淘氣和頑皮。有了足球隊和沒有足球隊,我是這樣完全不同的人。所以,我要感謝我的學校、教練和足球隊,是你改變了我,讓我越來越引人關注。”

“足球讓我學會了進取與合作,體驗到合作和責任的重要性。”

“我學會了堅持和不向困難低頭,在拼搏中快樂獲取榮譽。”

……

日前,當記者走進校園採訪時,孩子們一個個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發表意見,稚嫩卻真誠的臉龐讓人記憶猶新。

往期精彩回顧

【防控非洲豬瘟】澄邁加大豬瘟防控力度 各項防範措施落地顯成效

【防控非洲豬瘟】阻擊“非洲豬瘟”澄邁檢察院摸排了老城這些市場,檢查結果......

【防控非洲豬瘟】非洲豬瘟防控科普知識

澄邁新聞由澄邁縣新聞辦公室編髮

圖/記者 蘇曉傑 王家專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儘快聯繫我們刪除!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