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漢武帝與西王母的傳說

小說:漢武帝與西王母的傳說

泰山腳下有個王母池,裡面供奉的是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不單在這裡受人間香火,還要每年三月初三在這裡過生日,宴請天上地下各路的神仙,開瑤池蟠桃大會。可是有人就要問了,王母娘娘也就是西王母,那她應該住在西邊啊,怎麼就把個瑤池安在東嶽泰山上了呢?這事可說來話長,據說啊,這是漢武帝給她修。

漢武帝是歷史上有名的喜歡求仙訪道的皇帝,他不光是做皇子的時候經常到道觀裡去燒香拜神仙,就是後來做了皇帝,不能整天往外跑了,他還在皇宮裡單獨闢出承平殿來供奉神仙天上的王母娘娘是神仙中專管賞罰的,如果她看到世上的人都不敬重神仙,不孝順友愛,就會將下瘟疫災荒做為懲罰。這時候,她看到人間打從皇帝開始就這麼虔誠,這麼敬重神仙,心裡頭很高興,就真的顯靈七月初七這天晚上,漢武帝又到承平殿祭祀供奉的神仙,這時候就有青色的鳥從西方飛來。這鳥長得神采奕奕的,不同於平常的鳥雀,也不怕人,就在承平殿裡落著,也不離開。漢武帝就不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這隻誰也不認得的鳥飛來是個什麼兆頭呢?

漢武帝手下有個大臣名叫東方朔,是個奇人,天文地理無所不曉,天下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漢武帝趕緊派人去把東方朔找來讓他認認。東方朔來了一看就說,這是青鳥啊,非清泉不飲,非柏子不食,是西王母的使者,它既然飛來了,那不久西王母也就要來了。漢武帝一聽,又驚又喜,趕緊一邊讓人安排清泉柏子款待青鳥,一邊就等著王母降臨。果然過了沒多久王母娘娘就來了,還有兩隻青鳥跟在她兩旁。漢武帝可高興壞了,天天拜神仙求神仙保佑,這份誠心總算讓神仙知道了,居然還親自降臨,那麼從此以後一定是江山永固福壽綿長了。王母娘娘對漢武帝虔心敬神十分歡喜,於是當面就許給他開疆擴土、文治武功、江山一統的功業,保佑他江山永固。

從那以後,漢武帝果然是百戰百勝。不但打敗了南邊那些不服氣他當皇帝看不起他年輕的叔叔伯伯們,還把這些叔伯王爺們在各自封國的權力都收回到自己手裡,讓他們服從皇帝的命令,完成了他父親、爺爺當年想做卻沒做成的事。在北邊,又打敗了幾百年前一直在邊境騷擾的匈奴人,把他們遠遠地趕到沙漠盡北邊去了漢武帝的功績越來越大,權力越來越大,也就越來越驕傲起來,好大喜功,驕奢淫逸,興建華美的宮殿修築浩大的陵墓,寵信美人外戚,蒐羅奇珍異寶。國家本來已經四海安寧邊疆安定,他偏偏又要為了得到一匹馬去攻打更遠的國家,為了美人高興讓美人的哥哥領兵打仗,把民間的青年壯丁都徵去打仗了,弄得老百姓妻離子散,民怨沸騰。百姓們的怨氣越積越重,一直衝到了天上,把天上的神仙都驚動了。神仙們紛紛把漢武帝的所作所為報告給王母娘娘,王母一聽就生氣了,本來看他是個虔誠恭謹敬天惜民的皇帝,才保佑他的,可沒想到他竟然藉著上天的恩惠這麼為所欲為,這樣的人怎麼還能繼續受到上天的護佑呢?所以王母不但不再保佑漢武帝,而且降下災難,還把派去幫他的天上的神將都召了回來。於是漢武帝的好運就到頭了,他跟前能征慣戰的將軍一個個都去世了,而靠著裙帶關係爬上去的將軍本來就不會打仗這下更是敗仗連連,連宮裡他最寵愛的美人也生病死了。

這下漢武帝可就慌了,他知道這是上天降下的懲罰,是天上的神仙生他的氣了,就趕緊想辦法補救。他打聽到,泰山這個地方是神仙居住的處所,在這裡可以上達天聽,當年秦始皇在這裡封禪就是對上天說話的所以漢武帝也就緊忙著去泰山封禪祭天。在宮中最受寵的美人病故後的第二年,漢武帝就跑到泰山上來封禪了,可是封過之後,卻不見上天有任何表示,這一來漢武帝心裡可犯嘀咕了,是天上的神仙沒聽見,還是自己的誠心不夠?那就第二年再去吧。所以,他第二年就又上了泰山,而且為了以後常來常往住得方便,他就在山下修建了行宮,來封禪的時候做為皇帝行宮,平時就做為供奉泰山神的東嶽神廟漢武帝還命人在泰山上探尋水源,終於在山南向陽的山坡上找到一處水質甘冽的泉眼,於是在這裡依照傳說中王母瑤池的樣子,為王母修了一處殿宇,與山下的行宮遙遙相望,做為王母在凡間的居所,希望王母能夠顯靈臨凡,在這裡居住。

後來,漢武帝前前後後一共來了泰山八次,但再也沒有見過王母,不過有人在泰山上拾到王母所遺的玉釵,獻給漢武帝,於是知道王母不再接受了他修的瑤池,不再怪罪他了,他的江山算是保住了,但卻也再不肯見他,於是漢武帝把玉釵收藏在宮中。後來到了趙飛燕時候,打開放玉釵的木匣,玉釵化為一隻白燕飛走了,不久,漢朝也就亡了。所以民間都知道泰山瑤池中當真住著王母娘娘,對誠心的人有求必應十分的靈驗,就把這裡叫做王母池。

從漢朝至今,雖朝代更迭,但王母池的香火卻是世世代代延綿不絕。直到如今,臺灣和港澳還不斷有人年年春節千里迢迢趕到這裡給王母娘娘上一柱香,祈求全家一年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