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五年間——總書記新疆足跡】阿亞格曼幹村的幸福“密碼”

要通過抓發展、惠民生,讓群眾有事幹、有錢掙、有盼頭,日子越過越好。

——習近平

殷殷囑託:

2014年4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疏附縣托克扎克鎮阿亞格曼幹村看望幹部群眾,走進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這讓一家人喜出望外。

“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4月12日,阿卜都克尤木站在自家的小院裡對記者說,“我就是在這裡為總書記戴上維吾爾族花帽的。”

回想起5年前的那一刻,阿卜都克尤木感到很溫暖“:總書記很細心,看了新房後,還問家裡冬天怎麼取暖。”

總書記看完新房看後院,看了牛羊圈又看農機具,阿卜都克尤木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老百姓生產生活的關心“。他最關心惠民政策我們享受上沒有,我就把農產品補貼、農機補貼、看病報銷的賬一筆一筆算給總書記聽。”

“總書記說,他來看我們,就是要驗證黨的惠民政策有沒有深入人心、是否發揮了作用。他還說,凡是符合人民群眾願望的事,就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阿卜都克尤木說,“只要跟著黨和政府努力幹,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砥砺奋进五年间——总书记新疆足迹】阿亚格曼干村的幸福“密码”

四月的南疆,春意盎然,到處充滿勃勃生機。

距離疏附縣城 1.5 公里的托克扎克鎮阿亞格曼幹村一派繁忙景象——村裡的主幹道正在拓寬,一些村民的房屋正在翻修,通過拆除土坯房、土圍牆、土棚圈而新增的土地上,到處是農民們忙碌的身影。

【砥砺奋进五年间——总书记新疆足迹】阿亚格曼干村的幸福“密码”

說變化

幸福像花兒一樣

【天山新姿】

記者在阿卜都克尤木家看到,前院的水泥地面替代了 5 年前的磚地,院子被打掃得乾乾淨淨;屋前搭著葡萄架,藤兒已悄悄地爬了上來;幾隻鴿子落在牆頭,好奇地望著我們。

安居房裡,沙發、衣櫃、床等傢俱一應俱全;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電器展示著主人的現代生活。女主人阿依謝木古麗·艾則孜特地帶我們參觀了家裡的衛生間:抽水馬桶對面的牆上,掛著一個淋浴器,一切都是那麼幹淨明亮。

“以前我們住的是土屋,睡的是土炕,走的是土路,現在的生活真是大變樣。”阿依謝木古麗說著帶我們來到後院。除了拖拉機,最吸引我們的就是後院中央的小拱棚了。拱棚裡擺滿了盆花,有月季、一帆風順、虎皮令箭等20餘種。

按照發展規劃,今年村裡要打造花卉苗木基地,阿卜都克尤木積極響應,將計劃種植蔬菜、西瓜的拱棚改種了花卉,僅此一項,預計一年能增收3萬元。

阿卜都克尤木說:“這些全是享受政府補貼政策蓋起來的,如今,正如總書記祝福的那樣,在黨的關懷和政策扶持下,我們過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黨的好政策不僅讓我們發展起來了,還讓我們減輕了生活壓力。”村民佐日古麗·艾麥提說。佐日古麗的小兒子今年上幼兒園,幼兒園的三頓飯是免費的,而且很有營養。她的丈夫住院時,受益於去年縣裡實行的先診療後付費政策,一分錢押金也不用交。出院時,由於報銷比例有所提高,家裡的負擔減輕了很多。

民間藝人佧伍力·麥麥提如今已是鎮上一家小區的保安。5 年前,在阿卜都克尤木家裡,他用新疆傳統樂器艾捷克為總書記演奏了一曲《最美還是我們新疆》。“每次我演奏這首曲子,就能想起那幸福的一刻。”佧伍力說,“總書記非常關心我們的生活。現在,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真想讓總書記再來我們家鄉看看新變化。”

變化的不僅是村民們的生活,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觀。村黨支部書記田義修說,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村裡正加快改善人居環境,土坯房、土圍牆、土棚圈已成為歷史。

【記者感言】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阿亞格曼幹村村民們的生產生活變化正是源自黨的堅強領導,源自黨的好政策。

細規劃

發展腳步不停歇

【天山新姿】

阿亞格曼幹村是一個有5400多人的大村,人均耕地不足1畝,如何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記者瞭解到,受益於黨的惠民政策,去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9500元,但阿亞格曼幹村的發展腳步並未就此停歇。總書記來村裡看望幹部群眾至今仍時時激勵著村民,阿亞格曼幹村今年結合疏附縣制定的發展規劃,將重點打造菜籃子、花卉苗圃、農民手工藝品產銷、紅色旅遊等四大基地,讓村民的日子過得更紅火。

托克扎克鎮黨委書記許文傑說,扎掃把的手藝在村裡有著上百年的歷史,為推動這項產業發展,2016年村裡成立瓦日斯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

在合作社的廠房裡,記者看到,十幾個村民相對而坐,正專心地扎掃把,身子兩邊堆的都是高粱稈。今年 40 歲的阿力木江·麥麥提動作麻利,他扎掃把已經20年了,平均15分鐘就能扎一把“。我還不算快的,最快的 8 分鐘一把。”阿力木江說,他和妻子都在這裡扎掃把,一年掙兩三萬元沒問題。

合作社監事長阿布力克木·麥合素木的爸爸以及爺爺都會扎掃把。如今,他接過了這個傳家手藝。“現在有300多戶村民參與到扎掃把工作中,他們有的集中到廠房裡扎,有的領上材料在家裡扎。”阿布力克木說,合作社一年能生產掃把100萬把,主要在南疆四地州銷售。

除了生產掃把,合作社還生產一些工藝品。今年3月,合作社首次“觸電”電商平臺,將工藝品銷到了內地“。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在拓寬銷售渠道的同時,不斷豐富產品品種,努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阿布力克木說。

【記者感言】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只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靠勤勞的雙手,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明天。阿亞格曼幹村村民們正用行動解讀他們的幸福“密碼”。

轉觀念

多姿多彩新生活

【天山新姿】

從村委會出來步行幾百米,就是瑪依努爾美容美髮店了。這是村裡的第一家美容美髮店,在這家店的帶動下,兩年時間,村裡開了 4 家理髮店。

“平時有許多人來化妝,特別是每週一早上,許多婦女都要來‘收拾’一下,漂漂亮亮地去參加升國旗儀式。”店主瑪依努爾·艾則孜正說著,村民古麗巴哈爾·買買提推門走了進來。她是老顧客了,每個月都要來修剪一下頭髮,順便做個臉部護理。“做完護理,皮膚很舒服,我心裡也高興。”古麗巴哈爾說。

村民們多彩的生活不僅體現在女人對美的追求上,物質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了。

自治區黨委黨校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黨總支書記申德英驕傲地說:“我們村已經形成了‘小十字’商圈、‘大十字’夜市,可熱鬧啦。”

原來,在村委會附近的十字路口處,近幾年陸續開了64家商鋪,形成了一個小商圈。

熱依漢古麗飯館在村裡算是規模比較大的飯館。經營戶希爾艾力·艾爾肯說,除了本村人,鎮上許多人也來這裡吃飯。“大家吃著聊著,能從他們的臉上感受到對生活的滿足。”希爾艾力說,特別是晚上農民夜校結束後,許多人都會吃點再回家,“烤肉、麻辣串,想吃什麼吃什麼,大家的消費檔次越來越高了。”

在物質生活逐漸豐富的同時,阿亞格曼幹村的村民們開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現在村裡已經有了合唱隊、民間樂隊、舞蹈隊。

4月27日晚上,80人的合唱隊正在為第二天的演出緊張地排練著。聽,那聲音優美動聽,是對家鄉由衷的讚美;那聲音高亢洪亮,是對祖國縱情的歌唱!

【記者感言】

只有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得益彰,才能稱得上是幸福的生活。如今,阿亞格曼幹村村民們的幸福之路正越走越寬廣。

【砥砺奋进五年间——总书记新疆足迹】阿亚格曼干村的幸福“密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