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民日均購彩一元 ,彩票或在侵蝕中低收入群體購買力

全國人民日均購彩一元 ,彩票或在侵蝕中低收入群體購買力


彩票市場產生於16世紀的意大利,從古羅馬、古希臘開始,即有彩票開始發行,全球有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彩票。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僅允許發現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兩種彩票方式。

國人日均購彩一元

2018年,我國總共發售彩票5114億元,人均彩票消費額366.5元,相當於全國人民日均購彩一元。

用彩票銷售額佔GDP的比重可以衡量整個社會的彩票稅負。根據2018年的數據,中國比值達到0.56%,已經超過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僅次於意大利。意大利的數值較高,主要是由於彩票遊戲在意大利有著悠久的傳統。

全國人民日均購彩一元 ,彩票或在侵蝕中低收入群體購買力

中低收入人群最熱衷買彩票

如果說前往澳門參加博彩的人群可能集中在中高收入階層的話,大陸地區購買彩票的主要群體或許集中在中低收入階層上。國內已有相關實證研究,表明中低收入群體是購買彩票的主要人群,彩票支出與收入的關係呈“倒U型”。

中國科學院“2126名電腦型彩票購彩者的基本特徵”結果表明,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購彩者佔90.9%。

國內部分省市的抽樣調查也顯示了相近的結果。例如有學者對超過800名福利彩票購買者進行調查發現,福彩消費者的收入結構呈現明顯的兩頭小、中間大的狀態,符合“倒U形”特徵,其中月收入在1001-1500元區間的彩民比重最大,達到33.6%,排在第二的是月收入在801-1000元區間的彩民,所佔比例為21%,月收入在501-800元區間的彩民所佔比例為12%,以上三種中低收入者所佔比例達到了67.2%。

而低收入群體購買力有限,對於彩票的投入較少;高收入群體生活富裕,對於參與彩票活動的積極性明顯偏弱。

全國人民日均購彩一元 ,彩票或在侵蝕中低收入群體購買力

彩票銷售高增或在侵蝕中低收入群體購買力

從2018年開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無法解釋彩票銷售增速的變動。在2015年之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彩票銷售額之間,有著一定的同步特性,尤其是在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彩票銷售收入提前了兩個季度見底。

全國人民日均購彩一元 ,彩票或在侵蝕中低收入群體購買力

但在2018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本保持穩定,但彩票銷售增速卻出現了逐級走高,這或許存在兩個方面的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彩票銷售侵蝕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導致在收入端保持穩定的前提下,彩票銷售收入高增。第二種可能性,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內部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是中低收入階層收入的高增,進而導致彩票銷售的高增。

顯然第二種情況幾乎不可能。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將其中的低收入組、中間偏下收入組、中間收入組合並作為“中低收入群體”,計算同比增速,可以發現,從2016年開始連續三年,“中低收入群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都低於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而2018年彩票銷售額同比增長了接近20%,遠超收入增幅。因此,可能的情形還是第一種,彩票銷售的高增,實質上侵蝕了中低收入群體的購買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