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步认识成化官窑 】

【 初步认识成化官窑 】

成化御窑瓷器素以胎质洁白细腻、釉质平整油光、装饰题材丰富、构图梳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而闻名于世。

早在明代晚期,一些文人笔记,如王士性撰《广志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等,即对成化御窑瓷器给于很高评价,认为明代御窑瓷器以宣(德)、成(化)两朝取得的成就最大,青花瓷器以宣德御窑产品最好,斗彩瓷器则首推成化御窑产品。

明代万历前期,精于鉴赏瓷器的文人认为“宣(德)窑”为明代御窑之冠;

而万历后期以后,则认为“成(化)窑”在“宣(德)窑之上。”

比如文献记载:“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可见成化斗彩瓷器在当朝已贵重如此,闻名遐迩。

成化瓷器在大明一朝算得上精彩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不为过。

成化斗彩,胎质细腻洁白,釉面滋润柔和、制作精良色泽典雅。设色丰富,大多呈透明的鲜亮色,一件器物上多有三到四种色彩,有的达六色以上。同一种颜色有深浅浓淡的变化。主要采取勾勒平涂工艺,花朵只绘正面,无反側之别,衣着都是有表无里的一色单衣,山石无凹凸之感,树叶只有阳面,无阴阳向背之分,树不皴皮,画面古朴典雅情趣盎然。多小巧玲珑,精致秀美。

成化青花如脂似乳,早期青花仍采用进口苏麻离钴料,发色浓艳有黑疵。典型成化青花改用江西乐平产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呈色幽靓淡雅、无黑疵斑痕。无小笔渲染,采用双勾边线,大笔一笔涂抹,深浅浓淡相对比较统一,清新典雅。

成化斗彩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器品种,但论及工艺技术与艺术成就,成化青花则也不相伯仲。成化青花的清丽淡雅、烂漫天真,与雄浑浓重的永宣青花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

成化青花瓷与明代前朝碗相比,成化碗胎底、圈足薄,圈足成倒八字形,这是突出的特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a、制瓷技术水平提高

自元代开始使用二元配方制瓷,瓷石泥含氧化铝17%左右,高岭土含氧化铝35%左右,将两泥和合做坯胎,氧化铝含量多在20%至23%之间。低则圈足和底部需加厚,高则可使圈足和底部减薄。景德镇在成化时期开始,窑户懂得把瓷胎的氧化铝含量提高,坯胎在窑内高温下不易瘫软变形的道理。所以窑户把瓷器胎壁做薄,把圈足做薄,这样既可以使瓷器轻巧美观,又可以节省瓷土,还可以节省燃料。瓷胎厚难烧透,多费燃料,还容易发生胎底裂变等缺陷。所以成化瓷器圈足雹胎底薄是建立在制瓷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的。

b、圈足成倒八字形的理由

瓷器圈足由元代的正八字形,到明代永乐、宣德和空白期时期的垂直圈足,再到成化开始的倒八字形圈足,这种逐渐改进的目的,是为了节省瓷土原料。我们前面已经谈过,明代早期高档瓷器烧制,是要在瓷器坯胎圈足上放一个瓷质垫饼,垫饼下面放砂,砂下面是匣钵。如果瓷器圈足小,垫饼就可以校成化时期把圈足做成倒八字形,就可以在烧制相同器物时减少垫饼瓷土的消耗量,使瓷器生产费用降低。

成化青花瓷大致有下列特征:

1、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

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用手抚摸有玉质感。成化瓷修胎规矩,瓶、罐、壶等立器有的隐约可看出接口痕迹;盘子塌底,碗、盘器足较直且稍高,底有釉,并有六宇双圈或六字双框款,写“大明成化年制”。从窑址出土的瓷器看,写有双框款的瓷器,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也有在罐上写“天”字款的,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2、釉色有偏青及偏白两种,无论何种釉色,其器物外底足和器身的釉色一致,是成化官窑瓷的重要特征之一。

3、青花瓷除早期用苏麻离青,呈色浓翠,宣德遗风仍存外,成化青花瓷器,多数使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也叫平等青,但其特点是青花颜色清谈典雅,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成化官窑款,迄今已发现的仅为“大明成化年制”及“大明成化年造”六字楷书款。凡“成化年制”四字及“成化”两字款者大多为伪作。特别像“成化年制”的黑地绿款则成化朝根本无此制作。成化款苍劲有力,笔画圆润,字体较大。

5、成化青花瓷常见纹饰:有荷莲鸳鸯、松竹梅石、灵芝花草、秋葵牡丹、折枝花果、缠枝花卉、菊花苜蓿、兰花桅子、宝相花、山茶花、牵牛花、莲花八宝、龙、凤、火云、狮子麒麟、海兽、花鸟团龙、婴戏仕女、八仙高士,以及梵文和藏文等。器口内外多以弦纹,少数以卷草纹带或锦地纹带装饰。足外墙一般围以两或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

6、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淡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 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7、常见官窑瓷器:有碗、盘,杯、高足杯、高足碗、卧足碗、罐、盒、炉、洗、盏托、梅瓶、玉壶春瓶、梨壶等,绝大多数是小件器,“成化无大器”之说。

【 初步认识成化官窑 】
【 初步认识成化官窑 】
【 初步认识成化官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