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第一次知道王澍是2016年在深圳的建筑未来的一个讲座上,建筑师冯果川对王澍有一种特别的解读,是一种欣赏至极的赞美。才知道中国有这样一位特立独行,思想深刻,才华横溢的建筑大师。他最著名的建筑就是浙江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充满了中国哲学的韵味和独特的建筑思考。并因此而获得了国际建筑界最高的“普利兹克建筑奖”。

当时让许多国内顶级的建筑大师们感到诧异,因为他们一度认为王澍的建筑不入流,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比,最后这些“大师们”被狠狠地打脸了。

王澍建筑不在于追求奢华,时尚,而在于能深刻体现出中国建筑的哲学内涵,能营造一种别样的建筑氛围,融合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又能体现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追求。

很多建筑师根本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只是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层次。追求金钱、效益,自然而然无法设计出具有“灵魂”的建筑作品。

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建筑师王澍—如何描述中国建筑的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