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的掘金者


杭州灣的掘金者

▲ 杭州灣傍晚的街道上


01


2005年,高三畢業的那個夏天,人生中最鬆弛的時光,為了給自己買一部波導手機,我去了餘姚當地的一家棒冰廠裡打工,當押貨員。

所謂押貨,就是司機開著一輛保溫麵包車,載著一車冰棍,我坐在副駕駛,到一個批發點卸貨、收錢,再去下一個批發點給人家一箱箱搬進冷庫。

這家棒冰廠輻射餘姚和慈溪,所以那兩個月我幾乎把兩地的角角落落都跑了一遍,記憶最深的就是跑到慈溪的北面,一路下去坎墩、崇壽、新浦、庵東……從一個鎮到下一個鎮,馬路極為開闊,兩邊綠野茫茫,人不多,就我們開在路上,風從窗戶呼呼地吹。

車子沒空調,還時常容易壞,開著開著就感覺水溫表快炸了,只好路邊停車,去田裡灌一點水。四顧茫茫,地裡種滿了成片的

黃花梨和西瓜(當地特產)極甜,偶爾摘一個當場就吃,也沒什麼人來趕你……

這種無憂的爽快,想起來,就如同《菊次郎的夏天》一般美好。

杭州灣的掘金者

▲ 菊次郎的夏天

路上我和司機相互感嘆,“慈溪人造路真寬啊,發展夠快的。”

這句感嘆的時代背景,是當時餘慈兩地正在百強縣的名單上相互較勁,餘姚憑藉先天優勢,很早年就通上了火車和高速公路,而這兩樣一直是慈溪的夢想,或者說是“心病”。

從此,開闊的大馬路成了日後我對杭州灣一帶的初印象。而如此遼闊的平原,則離不開幾代人宏大的“北進計劃”,甚至堪稱一部圍塘史。

杭州灣的掘金者

▲ 杭州灣的第一代掘金者

在慈溪的地圖上,由南向北可以找到“三塘”、“六塘”、“七塘”這樣的地名,它們依次平行,越往北數字越大,每一條海塘都是向海岸線不斷試探的結果。早在嘉慶年間,這裡圍築六塘,灘塗變成鹽場,吸引大量紹興人、上虞人湧入,才形成了庵東(日後的杭州灣新區)。

到上世紀70年代,庵東人又開始圍築七塘,問問當地年長的人,很多都參加過那場大開發。這樣的北進一直持續到上世紀末圍築十塘……當時的外人可能無法理解,肩挑背扛,花費如此龐大的人力意欲何為,直到2002年這些北進的土地之上杭州灣大橋啟動,2008年大橋開通,這裡再也不是交通的末端,地圖的邊界。

當年那些不理解的人,恍然大悟。


02


兩大夢想,了卻其一。

後來,八塘所在就是現在的庵東高速口,為今後杭州灣鋪墊下交通咽喉。在大橋通車的兩年後,杭州灣新區成立了。

那幾年,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去看大橋,往來上海必到“海天一洲”的觀景臺拍照,還有一個很火的大橋生態農莊,門票50元一張,生意火爆。

生態農莊的老闆姓張,早在要建大橋的消息傳出之時,他就在附近看中一片雜草叢生的鹽鹼地,投資7500萬元建成集休閒、旅遊、教育於一體的4A景區。當時大概沒人會想到這裡能有什麼遊客,最後呢,事業成功後,他成為奧運火炬手,奔跑在大橋之上,舉著熊熊聖火。

大家都感嘆他眼光獨到,而作為第二代掘金者,他只是比更多人早預見了杭州灣的未來。

新區成立後的第二年,杭州灣溼地成為國家級公園,觀鳥成為週末出遊的風潮,再後來方特又開業了,人越來越多,到現在杭州灣年遊客目標是3000萬人次以上。

但凡問問家長們,哪個樂園是玩過之後還想帶孩子再去的?多數人會說是方特,聽說接下來這裡還會有二期,加起來就是上海迪斯尼公園那麼大。

杭州灣的掘金者

▲ 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

來這裡掘金的也包括大導演陳凱歌,一部《搜索》在寧波取景無數,帶動效應最好的估計就屬溼地公園,在一片蘆葦蕩裡回眸一笑的高圓圓成為絕對女神,木欄棧道上的“愛情木屋”成就了日後她和趙又廷的好姻緣,大家才有了這幾天的熱搜可以看…

那些年,我正好在新聞戰線工作,跑旅遊是其中線口之一,當坐船穿梭在溼地的水面之上,曾經鹽場工作的大爺成了船伕,把著方向悠哉悠哉,宛若水鄉,深深佩服這些開發杭州灣的前輩們。

杭州灣的掘金者

▲ 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


03


接下來是近些年從旅遊到產業的轉變。

如大家所知,先是來了大眾,再是吉利,兩家龐大車企和大量如方太這樣的企業,帶動杭州灣變身,至今有22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在此。

單就大眾這些年完成的稅收達196.6億元,並吸引數十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入駐,隨之而來,杭州灣由市民週末出遊的目的地,逐漸成為城市安家落戶的選擇。

杭州灣的掘金者

▲ 上汽大眾生產線

早年的代表是世紀金源造的世紀城,從一期到四期,在前人基礎之上,它開啟了杭州灣的大掘金時代,周圍建起了星級酒店、寫字樓、購物中心、商業街、學校和一座海皮島。

然後這兩年,忽然之間,這裡就成了樓市的熱土。無論是微信群聊,還是中介的朋友圈裡,常看到他們包車帶客戶去看房,信誓旦旦說帶去十個有九個客戶會買。

如同市場上的諸多爭議一樣,一開始我也是不信的,覺得只是沙漠綠洲,大不到哪裡去,相信很多沒去逛過的人都有和我一樣的體會。

直到近日決定實地去走一走,才明白短短几年時間,這裡的人口密度已經很大,街面林立,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周邊成了很成熟的住區。


杭州灣的掘金者

▲ 現在的杭州灣街道上

看當地最真實的行情自然是去中介探探虛實。於是,又讓一位中介小哥開車帶著我跑了一圈,才弄明白旅遊、產業、住宅三大板塊的佈局,開過一座大橋的時候,我問他這河叫什麼名字,他說叫:十塘橫江。我才幡然醒悟,當年前輩們努力開疆拓土的北進計劃,正是到達了這裡。

他說,自己所在的中介,一年多時間開了16家門店,都是藉著杭州灣的勢頭起來的,他自己也在附近買了房,信心滿滿。

他的一位同行,因為業務能力好,自立門戶,門頭打著招聘廣告,滾動字幕上面寫著:招聘100人,要求有夢想……


04


等到晚上下班,街上的人更多了。

有牽手走的年輕情侶,買了菜往家趕的白領,就連商場的停車也排起長隊,保安一邊忙著指揮,一邊喊大家按秩序往地下走。

帶我逛的小哥說,自己最早是來杭州灣做裝修生意的,因為篤信這裡的未來,因為這裡更加公平,機會均等,所以留了下來。

作為第三代、第四代掘金者,有更多像他這樣的20、30萬人口已經選擇定居,而按政府的規劃,將繼續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十年後人口目標是55萬人,再翻一番。

杭州灣的掘金者


杭州灣的掘金者


杭州灣的掘金者

▲ 傍晚的杭州灣,找車位也不是件容易事

政府也拼命在拉擾人才,比如給高端人才15-80萬元高額購房補貼,給滬籍人才往返開通上海專線……大量的年輕人到來,上週,政府還組織了上百人的相親大會。

於此同時,各種配套成熟起來,寧波市杭州灣醫院上月運營,在現有教育資源基礎上,未來還有21所幼兒園、13所中小學、3所高校建設中。

杭州灣的掘金者

▲ 杭州灣馬拉松

無論投資也好,自住也罷,但是跑到市場上想問問新房源,卻是缺貨的現象。

我大概跑了五家中介,問買新房有什麼推薦的時候,他們的統一回答是:要不你留個電話,有了通知你啊……

而在接下來陸續會入市的幾個樓盤中,他們無不推薦一個超百萬方體量的國風小鎮:錦繡東方。

問及原因,首先開發商是央企背景的港中旅,有多暢銷寧波人都懂的,其次是地段好,規劃好,並且是首開,價格有優勢。

杭州灣的掘金者

▲ 國風小鎮示意圖

於是好奇地去查了查它的資料,然後,看完有些心生嘆惜:為什麼寧波市區就沒如此給力的項目呢?

以開發文旅為強項的港中旅,這次直接在這裡造的是一座文旅小鎮。包括休閒度假、文化旅遊、詩意棲居、禪意養心四大核心功能區,看這張圖就知道盤子有多大。

又溫泉三島,國風商業街,IF MALL商業中心、IHG旗下洲際酒店等業態遍佈周圍。

杭州灣的掘金者


杭州灣的掘金者

▲ 國風商業街效果圖

晚上逛完,準備回程的時候,手機裡彈窗新聞:滬嘉甬跨海鐵路項目被提上日程,在慈溪北設站,今後寧波和蘇州、上海將實現1小時交通圈。

那一刻,相信無論是慈溪人還是杭州灣人,都會熱淚盈眶,甚至歡呼,兩大夢想仍剩其一,何時通火車,終於看到了準信。

每一時代,都不缺掘金者,他們可能是當年在灘塗上築起七八九十塘的慈溪人庵東人,是大橋沒造之前就看中荒蕪鹽鹼地的農莊老闆,是自立門戶開中介的奮鬥小哥……當然,也總有不理解到後來恍然大悟的人。

在朋友圈發了這一句感嘆,一高中同學發來消息:怎麼不來我們研發中心喝一杯咖啡?

原來,這個在杭州中國首富那裡打工多年的傢伙,已經到杭州灣的吉利上班一年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