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造纸经营惨淡,老匠人种地养家,看到他的窘迫没人愿意拜师


今年62岁的郑变和是手工麻纸的第四代传人,他家从曾祖父起就开始造纸,并于1827年创建了手工麻纸厂,距今已有184年的历史。如今,由于市场越来越小,自己的这一项家传技艺正面临失传,自己也只能靠种地过日子。

郑变和将碾压过后的糊状麻在特制池内洗去杂质。沁源县中峪乡渣滩村手工麻纸匠人郑变和,他造纸的工艺基本沿袭了我国东汉时期蔡伦造纸的工艺流程,造出的麻纸纤维均匀、富有韧性,多年来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

渣滩村当地百姓素有种植麻类植物的习惯,此类作物韧性十足、易提炼、成浆率高,为造纸提供了优质原料;而四季分明的气候也保证了造纸原料不会在暴晒和暴凉中变质。尤其是村旁的石山山洞中流出的清泉为造纸提供了优质水源。

制好的糊状麻加水调制成麻浆,储备在作坊里的小池内,就可以开始做纸了。据他回忆,纸坊最兴盛的时期,要数他爷爷郑继传经营之时。当时,麻纸不仅是裱糊顶棚、门窗及社火表演中狮子头、龙头的最佳材料,更是学生们写仿、练字的理想用纸。

虽然制纸技艺世代相传,却没有丝毫参照标准,剁料、蒸料、上灰、洗麻、碾麻、下池淹纸、压纸、晒贴纸……一道道工序全凭经验和手感,练就精湛的手艺不仅要靠长期实践,还要有悟性。

抄纸,这是制作麻纸工序中最关键的一部,“抄”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成品麻纸的薄厚和均匀度。他说:“麻纸生产工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要求都很高,是其他纸类生产所难以相比的,更难以被现代化技术所替代。”

随着纸张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手工麻纸早已不复当年的盛景,制作技艺也濒临失传,曾几何时,遍布中峪乡的麻纸厂有的停产、有的转产,如今只剩下郑变和纸坊在苦苦支撑。

在郑变和的父亲郑天木和叔叔郑天恩这一代时,手工麻纸依旧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上世界六七十年代,乡里成立了以郑变和的父亲郑天木为主要技术骨干的麻纸生产合作社,麻纸销售成为乡里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

手工麻纸存在的历史条件是建立在整个造纸工业技术力量整体不高的情况下而存在的。当技术力量在造纸工业不断得到提升时,尤其是我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后,造纸工业的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机械化大工业造纸厂就把郑变和家这种传统的手工麻纸作坊冲击的难以为继。从这一角度而言,郑氏麻纸在随后的岁月里,其命运不难预见。


立石碾、洗麻料池、淹纸池、淹纸架、淹纸帘、晒纸架、晒纸刷、蒸料锅、垛麻斧……郑变和纸坊中,被漫漫岁月镌刻出一道道斑驳印记的麻纸生产工具,无言地诉说着手工麻纸彼时的辉煌与现如今的落寞。

最近几年,县里的文化部门对郑变和的手工麻纸项目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调研,并把其列入了非遗保护项目,但尽管如此,他家的麻纸生产并没有得到改观。

郑变和说,现在他的麻纸厂也停了,所有造纸用的工具都还齐全,只要有足够的销量,他很快就能恢复生产。对于手工麻纸的价值判断,手工麻纸的经济价值已经为历史所淘汰,毕竟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工艺,手工麻纸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但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工艺传承价值却是弥足珍贵的。

到儿子这一代,做麻纸已经不能作为维持生活,这就很难维持和传承。如今,他主要靠种地过日子,很多有兴趣学技术的年轻人看到老师傅的生存状态都放弃了这一想法,连他自己的儿子也已经进城务工了。他现在最希望能把这老祖宗的技艺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