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為世界立法:不要無理生活,實現有理人生!

王建平:每日一文:《無理世界的有理人生》

人一再發現:人生是一段無法預料的歷程,人生是對於每一個人的考驗,人生是一場未經排練的演出,人生是彼此重複發生的錯誤,人生是世界存在無理的證明……人該怎樣渡過一生?這沒有任何終極答案,可以說,既有的答案都是個別的片面的和不可靠的,因為人找不到存在的終極目的,更找不到人存在的根本理由。在不明就裡的存在中,在不知其所以然的世界上,要確定人該怎麼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只能自己決定目己該怎麼生活,或者只能隨機的憑本能活著,像其他的生物一樣被動地渡過一生的時間。而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人的一生都糾結於應該怎麼選擇生活?應該怎麼實現個人的存在意義?最糟糕的是:人最終發現自己處在無理無由的世界上,在一個無理的世界生存,怎麼取得和實現有理的人生?

重新為世界立法:不要無理生活,實現有理人生!

無奈的活著並不是人的追求,人必須要追求活著的目的,也必須要有活著的意義,於是,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決定存在的選擇,每個人都只能自己決定自己的所需,自己去博取自己的一切,自己對自己的一生負責。人的自由就這樣被默認,而這種自由意味著什麼?你得在這個無理的世界上尋找並實現有理的人生,這或許就是個人主義誕生的天經地義的理由。

為實現有理的人生,你就得尋找存在的真理,在無理的世界上,怎麼尋求真理?個人能找到個人的真理嗎?其實並沒有誰真要去尋找或找到適應於無理世界的個人真理,人們紛紛轉而妥協於現實生活,只為現實生活設立目的。政黨、主義、宗教信仰為人們設立目的而生,而現實雜蕪的生活內容也將人的存在目的瓜分得一乾二淨。人們忙忙碌碌地生活著,把快樂當酬勞,把生存當目的……如果人冷靜一想:自己做了什麼?自己得到什麼?自己為了什麼?人們不得不嘆息:在這無理的世界上,人只能過著無理的生活。

重新為世界立法:不要無理生活,實現有理人生!

無理的生活是失望的、無奈的、無聊的和沒有意義的,人能夠承受生活之重,如果苦和累僅僅是一個過程。人不能承受生活之輕,盲目的生活讓人失去信心,活著就是在承受生存之苦。人都在努力地忽略生活的重與輕,人只能過著隨遇而安、隨波逐流的生活。中國人找到的個人智慧是:要麼出世,要麼入世。出世者修道唸佛,或放棄此生,追求來世;或採陰補陽,長命百歲……宗教信仰填補了人的心理空缺,人們視作為無理生活的替代方案。為什麼迄今為止,仍是宗教信仰為人間相對較多的共同點,教徙也是最大的人類群體,這足以說明,人們對無理生活的失望、厭倦與放棄的態度。人們將自己託付給某個宗教,就如同將心靈送到保育院,只留下自己的身體來承受教理與現實生活差異的折磨。諸多教徒其實就是有理人生的渴求者。人們的另一種生活狀態是入世,入世者以世理為理,以自我為由,為滿足慾望而奮鬥,為尋求快樂而生活。於是,人生就是獲得與失去,生存就是快樂與痛苦,他們不問緣由、沒有根據的生活正是人間無窮問題的產生之源。

個人是不可能實現有理人生的,有理世界才是人生的必然歸宿。人生無理是世界無理的必然產物,有理存在是人類存在的必然之路。人是理性的,這無疑給有理留下了一條最後的通道,理性的人在經歷了漫長的迷惘之後,放棄了主觀的認識。人終將找到存在的理由,在本質的、不變的、可靠的有理存在之上,人生才有唯一的、統一的、最終的依附和歸宿。個人各自為生的獨立狀態必將消失,人生有理可據、有理可循、有理可行、有理可歸,人們在真理中結為整體,再無個人命運的艱難磋磨,再無個人遭遇生活的重與輕,再沒有無理生活的徬徨與無奈。

重新為世界立法:不要無理生活,實現有理人生!

人生之理是什麼?是每個人共同追求的目的,是每個人一致實現的意義,是統一所有人的共同點,是人類共同體的構建機制,是人類整體利益的不絕來源,是愉悅生活的肯定與保證,是人與世界存在的永恆不變的理由。找到這個理並非不可能,也並不是很困難,只要放棄客觀思維,只要移開既有的自我,重新為世界立法,重新為人類樹理,重新以存在為據,重新以目的為本,一切都將都行重新開始,人類要有充分的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