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熱帖]沙棗樹(銀柳)

[論壇熱帖]沙棗樹(銀柳)

沙棗花開了,散發著桂花的香味。

進入五月至今,每天出門都能聞到陣陣熟悉的清香。讓人一邊陶醉於花香,一邊不得不感嘆造物主的偉大。因為,香味一樣,化形類似,大小接近的花竟然能神奇般的開在一南一北兩種大相徑庭的樹上。沙棗花與桂花如此相似,僅有的不同在於:沙棗花花瓣前端呈尖形像是展現北方的稜角與個性,桂花的花瓣則呈現南方特有的圓潤。與桂花一樣,聞到撲鼻的清香時你無須尋找花香的源頭,這是由於,沙棗花的花香能夠順風飄數里,沙棗樹也因此別名“七里香”,並且花香持續、綿延,以致聞香未必非得見樹。

沙棗樹不多,在城市裡更少。被人有心栽植,那多半是為了每年五月的花香。沙棗樹沒有楊柳的婀娜,沒有白楊的挺拔,沒有胡楊的霸氣,也沒有梧桐的飄逸。在人們的眼裡,沙棗樹的外表沒什麼觀賞價值,它太平凡,平凡到不起眼,甚至可以說有些醜。只是,沙棗樹又是如此與眾不同。首先,從沙棗樹上看不到春夏惹眼的綠,也看不到秋日醉人的黃,它的樹葉呈銀綠/銀白色,從春天發芽至秋日飄落都是如此,這在喬木裡很少見,這不正是沙棗樹的始終如一嗎?其它種類的樹都儘量垂直於地面千篇一律的生長,而沙棗樹的樹幹卻像是故意斜著生長,這還不算,它的樹幹會突然彎轉,呈九十度的都有,這不是正是它自由、不羈的一面嗎?沙棗樹生長緩慢,木質堅硬、細密,外表卻粗糙不堪,這不正是它內在的厚重與沉澱嗎?

在西北,提到大漠,說到生命力的頑強,人們馬上會想到胡楊,只是耐寒、耐旱、耐鹽鹼、抗風沙並非胡楊獨有,胡楊逐水而生,且成片成林,水源盡了,胡楊林便成了胡楊墳場。於是,在遠離水源的地方時有看到孤零零存活的沙棗樹,卻看不到一棵胡楊。無奈沙漠衛士的美名沒被授予沙棗樹,看來內在不管多麼厚積,只要外表平凡,且“勢單力薄”就容易被忽視。

沙棗樹的外表真的平凡嗎?看著沙棗樹樹幹上乾裂,深入樹皮之下且不規則的裂痕,讓人想到羅中立那副著名的油畫《父親》人物臉上深深的皺紋。一樣是在西北的天空下,沙棗樹樹幹上並不全是歲月留下的紋路,更有惡劣環境劃出的一道道傷痕。記得一個秋日,去爬明代土長城,當站在被侵蝕的只剩下四米高的土牆上,望著沙海與土丘交錯的世界時,卻意外的看到遠遠的半坡上有一棵沙棗樹。於是疾跑過去,站在樹下,看著粗壯的樹幹,歲月的崢嶸和環境的摧殘歷歷在目。一陣風吹過,銀葉飄落,伴隨附近一群紅嘴山鴉的悲鳴,在這杳無人煙的地方,孤寂之感無法抗拒,還好當時正值中秋,如果是在蕭殺的冬季,真擔心自己會悲涼到窒息。於是,我無法不對沙棗樹肅然起敬,因為無法想象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方圓數里內沒有其它樹種,更別說同類,卻有沙棗樹頑強的孤立著。我相信在不同的地方還有更多生無人知,死無人戀的沙棗樹。奇怪了,在曠野裡還真沒見過枯死的沙棗樹,很難判斷這些枝幹茁壯的沙棗樹究竟活了多少年。

面對其它樹木時,我是在欣賞不同的美;惟有面對沙棗樹時,我是在敬仰自主、無畏的生命。 沙棗樹像隱士,也像智者,既不求同,也不爭異,我行我素,孤獨卻悠然自得。烈日冷月下,望不穿的黃土細沙,也許只有無盡的風才是沙棗樹的知己。這吹了億萬年的風一定見識廣博,所以沙棗樹才如此的凝重與深厚,而每年花開飄香的五月,也只是沙棗樹內在的一次小小展露。

無題

古夏揚沙漫旅途

風停日顯靜如初

長河夜渡千年事

大漠晨鳴萬古書

塞上殘春花不敗

河奇立夏雨連珠

聞香樂見桂香柳

久歷崢嶸笑夢孤

(注:沙棗樹別名:七里香,桂香柳,銀柳,香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