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下線pad,背後的經濟學規律

小米下線pad,背後的經濟學規律很簡單。

小米下線pad,背後的經濟學規律

第一個經濟學規律體現最明顯的就是:需求定供給,供給反作用於需求。

小米下線pad產品,減少了一類產品供給,這恰恰反映了需求出現了問題。如果小米pad需求旺盛,供不應求,小米肯定不會停產,甚至還會擴大產量,加快研發新一代pad。其實,這不7只是小米遭遇的問題,這是全球市場平板電腦銷量疲軟的縮影。在過去三年中,平板電腦市場每個季度都在萎縮。在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電腦銷量同比下跌了5.4%,從去年同期的4230萬臺下滑到了4000萬臺。

小米下線pad,背後的經濟學規律


pad的市場表現表明廣大消費者沒有這方面的需求或需求不旺盛,需求疲軟直接決定了上游產品供給減少或停產。平板電腦最近幾年沒有突破性創新,產品定位不明晰,吸引消費者的能力下降,這說明了供給在反作用於需求,供給的pad沒有顛覆式改進,影響了需求。

第二個經濟學規律是:產品的替代效應。智能手機對平板電腦的替代效應,造成了平板電腦的市場萎靡。替代效應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商品具有可替代性,也就是說被替代的商品缺少特別的功用和價值,容易被同類的商品所替代。

小米下線pad,背後的經濟學規律


定位於娛樂,平板電腦和手機相比已不存在什麼優勢,攜帶沒手機方便;手機屏幕也在突破天際,朝著越來越大的方向發展;玩遊戲手機剛剛好,平板電腦拿在手裡還很累。定位於辦公,沒有人出差帶著pad辦公,也沒人在辦公室裡用pad辦公,或者說用pad辦公的人很少。所以,pad的定位比較尷尬,手機對pad有明顯的替代作用。

總而言之,平板電腦現在定位尷尬,沒有創新性的突破。娛樂生活不如手機,辦公學習不如超薄筆記本,自然而然市場表現不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