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互聯網創業時是如何當老闆的

現在互聯網流量大亨一個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另一個就是"國民爸爸"馬雲。

小編我真是實名羨慕馬雲爸爸的生活啊,什麼時候我也可以像他一樣呢?

但是馬雲也不是一出生就是"爸爸",在互聯網創業前他也只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打工者。需要起早貪黑的工作,看老闆的臉色行事,賺的微薄利少。

馬雲:互聯網創業時是如何當老闆的

1982年18歲的馬雲第一次高考失敗下學謀生,先後當作秘書、做過搬運工,後來給雜誌社蹬三輪送書。一次偶然的機會馬雲在幫浙江舞蹈家協會主席抄文件的時候接觸到路遙的代表作,這本書迅速改變了馬雲的思想,馬雲從書中體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關鍵處卻往往只有幾步"遂下定決心,繼續努力。

馬雲參加 3 次高考才勉強上了大學。找工作的時候,他被人拒了差不多 30 次,去 KFC 應聘服務員,24 個人面試,23 個被錄用,只有他被刷下來。

打工艱苦,那麼創業呢?

1992 年,他開始嘗試著創業,結果公司開一家倒一家,連著失敗了 3 次。直到 1999 年第四次創業,馬雲成立了阿里巴巴,然而他求了 30 多個投資人,沒有一個願意投他……

馬雲:互聯網創業時是如何當老闆的

我們常常抱怨工作不順,涉世未深總被坑,無比努力卻失敗,一把年紀還迷茫。其實,只要回顧馬雲等等大佬的成長史,你就會發現,當"爸爸"之前,他們都有過一段給人當孫子的歲月。

1.不經歷踩坑,怎麼能成功?

互聯網創業的"坑"不在少數,事實上99%的所謂的互聯網創業,從開始到失敗,都沒見到過進賬。

其實互聯網創業是不是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那個創業者本身是想做一家去讓這個世界變更美好的互聯網公司,還是想做一家能讓自己迅速實現財務自由的互聯網公司。

這家互聯網公司從創業的那一刻起,這一切都確定了。

創辦了華為的任正非,職場起點其實特別低。大學畢業後,他成了一名基建工程兵,直到 39 歲,才從部隊轉業進入一家國企當經理。

他本想在這個崗位上大幹一場,繼續發光發熱,沒想到卻著了小人的道。

看準了老任軍人出身,單純耿直,有人便對他動了歪腦筋,在一筆生意中卷著 200 多萬貸款跑路了。那時候,中國的月平均工資才不到 100 塊。

這件事不僅直接導致他被單位除名,還被要求還清 200 萬的債務。職場水深,任正非人到中年還踩過這麼大的坑,何況你我?

馬雲:互聯網創業時是如何當老闆的

2.互聯網創業要有夢想且要真實

馬雲說,很多人創業的目的不同,他創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

"當年我的領導對我說:'馬雲,好好幹。再過一年你就有煤氣瓶可以發了,再過兩三年你就可能有房子了,再過五年你就能評副教授了。'於是我在他身上看見了我以後的樣子——每天騎著自行車,去拿牛奶,買菜。我當然不是說這種生活不好,只是希望換一種方式。等到在創業的路上越走越遠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夢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現實。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未必要很大,但一定要真實。"

馬雲:互聯網創業時是如何當老闆的

馬雲認為,創業者要實事求是,擺正創業的目的和錢的位置。他認為創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創業的結果讓創業者得到了很多錢。錢是資源,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更好,是為了幫助更多的客戶,服務別人,幫助別人。

互聯網中服務行業並不在少數,"宅聘"也是其中之一,在互聯網創業的這六年時間裡,我們不斷的鑽研如何加深用戶體驗,如何更高效的服務客戶達到超預期效果。

"宅聘"作為互聯網人力資源公司,幫助企業幫助更多的人找尋他們的真正需求 。服務企業尋覓全國各地的優秀互聯網人才,服務人才通過在線辦公的方式入駐一線企業。

馬雲:互聯網創業時是如何當老闆的

馬雲在一次演講中說過:不要去學別人如何成功,去學他們如何失敗的。

能夠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大佬是因為他們知道:大多數的失敗都是因為犯了相同的錯誤,而大多數的成功卻都有不同的原因。

可是看看那些被人羨慕的大佬,在像我們這麼年輕時,哪個不是一樣被工作折磨得體無完膚?

不同的是他們從來不會悲觀,保持著樂觀的心態面對工作和難題,悲觀的人是不可能創業成功的。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有個觀點:工作即修行。既然是修行,那就不會舒服,一定清苦。

能成為"大佬"不多,他們也曾放低姿態做"孫子",沒有什麼不好的,當你有了強大的內心那你也能承受以後的成就。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在折磨你的同時又在給予你,唯有接受磨難你才能得到,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