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13條改善大腦認知缺陷的科學建議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林迪】人類是否像莎士比亞的名言所說的那樣,身為萬物之靈,具有“高貴的理性”和“無限的能力”?人類進化至今,是否已經是上帝完美的作品?

  專家:13條改善大腦認知缺陷的科學建議

  事實不是。雖然算是“達標”了,但人類的身體和大腦仍然存在許多瑕疵。比如我們的眼睛其實都存在盲點;我們的身體全部重量只由一根脊柱承擔;我們的大腦經常會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以及堅持錯誤的決定等。

  面對不完美的進化,人類是否束手無策呢?紐約大學心理學與腦研究專家蓋瑞·馬庫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蓋瑞·馬庫斯根據最新的心理學和腦科學知識,從人類大腦進化的視角提供出了認知心理學的獨特視角,清晰地闡釋了“進化慣性”,說明大腦的進化本來就是不完美的。面對不完美進化,作為思想者的人類,並不是束手無策,而是可以區分出哪些缺陷是可以置之不理,哪些是可以改善的。

  為此,他總結出了13條科學建議,幫助我們改善大腦的認知缺陷,戰勝焦慮、混亂、拖延等習慣。在他看來,存在瑕疵並不可怕。當我們能夠在鏡子中誠實地審視自身,清醒地認識到優劣並存,我們才有機會最大程度地利用進化賦予人類的大腦,從而更好地適應生活。

  一、儘可能考慮有無其他可行的選項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人類並沒有養成以冷靜而客觀的方式考量證據的習慣。我們可以用來提高自己思考和推理能力的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訓練自己考慮有無其他可行的選項。即使簡單到僅僅勉強自己列舉出可行選項的做法,都能提高我們推理的可靠性。

  一系列研究已經表明了“反向思維”(consider the opposite)這一樸素格言的重要意義;而其他一些研究則表明“虛擬思維”(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重要性—我們要仔細推敲還可能發生什麼,或原本可以成為什麼,而不是僅僅關心當前的態勢。

  我們對自己最關注的事物之外的其他想法和可能性,投入的關注越多越好。正如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比爾·克林頓任總統時的首任財政部長)所說:“我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曾經遇到一些人,他們似乎對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比我對任何一件自己手頭正在做的事情更有信心。”在做出正確抉擇之前,我們往往需要把不會採取的途徑和最終選用的途徑都加以考慮才行。

  二、重新界定問題

  那塊肥皂達到了99.4%的純度還是具有0.6%的毒性?政治家、廣告商甚至我們當地超市的員工們都習慣杜撰我們聽到、看到和讀到的一切信息。把每件事情都儘可能地以積極正面的方式呈現出來。我們—作為消費者、選民和公民—的工作,就是必須始終以一種懷疑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並對任何被問到的事情都養成再三思考的習慣。(我應當把關於“安樂死”的立法理解為一種防止人們死於殺人兇醫之手的方法,還是將其理解為一種幫助人們死得有尊嚴的途徑?我如果減少兼職工作的時間,是會縮減自己的收入,還是可以有更多時間陪孩子們了呢?)如果能夠換種思路考慮問題,那就不妨一試。背景關聯記憶意味著我們總是得逆向思維:我們如何思考一個問題會影響我們的記憶內容,而我們的記憶內容又會影響我們能夠得出的答案。因此,對每個問題儘量以不同方式提問,在避免這種偏差方面很管用。

  三、 始終牢記:相關關係不等於因果關係

  信不信由你,綜觀全美人口,你會發現他們鞋子的尺寸和他們的常識水平高度相關:鞋碼大的人通常比鞋碼小的人懂得更多的歷史和地理知識。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買一雙更大的鞋子就能讓你變得更聰明,或者長著一雙大腳就代表你的智力水平很高。這種相關關係,和其他許多相關關係一樣,看起來似乎比它的本質更重要,這是因為我們生來就有把相關關係和因果關係混為一談的傾向。我所描述的這種相關關係是真實存在的,但由此引出的自然推論—其中一個因素必然導致另一個因素的出現—則是不存在的。在這個例子中,相關關係存在的原因是腳最小的人(因此也穿最小的鞋) 是才降臨到我們星球的訪客,即那些嬰幼兒和蹣跚學步的小朋友們,他們都是年齡很小的人類,還沒有上過人生的第一堂課呢。我們一邊成長一邊學習,但這並不意味著成長(本身)能讓我們學習。

  四、永遠別忘了控制樣本的大小

  從醫學研究到棒球成績統計,人們往往忽略了他們用來得出結論的數據規模。任何單一事件都可能是隨機的,但同一模式的反覆出現就不大可能是一個偶發事件了。從數學上考慮,樣本數量越大,統計結果就越準確。這就是為什麼平均來說,對2 000 人進行調查統計的結果要比只對200 人進行調查統計的結果更可信。看到有人在10 場棒球比賽中擊球率達到0.400(即40% 的擊球命中率)並不能代表他在包括162 場比賽的整個賽季中也能達到0.400 的擊球命中率。

  雖然這個事實如此醒目,但人們仍然很容易忘記去注意樣本的大小。首次將這個規律表述為“大數定律”(law of large numbers)的人認為,這個規律是如此淺顯明晰,“以至於最笨的人都能憑大自然賦予的某種本能而理解它”,但事實上,人們經常會忽略它的存在。我們不得不為數據模式尋找某種解釋,面對一些小規模的樣本(比如,幾場棒球比賽的成績或某天的股市波動情況),這樣的樣本反映出來的不過是隨機因素的影響罷了。在最近10 場棒球比賽中擊出0.400 的成績的傢伙是因為“他的球感真的很棒”,而(從數據統計的角度而言)不是因為一個平時成績只有0.300 的擊球手可能在短短几天當中,碰巧具有了打出0.400 的成績的水平。然而股市分析員就在做這樣的事情,他們試圖把每天的股市波動和一些特定新聞事實聯繫起來。“股市今日走高,是因為阿珂姆聯邦公司發佈的第四季度的業績高於預期。” 回想一下,你上一次聽到某個分析師說“其實,今天的行情上漲很可能只是股市的隨機波動而已”是在什麼時候?

  令人興奮的是, 心理學家理查德·尼斯貝特(Richard Nisbett)已經證明了可以在半小時之內,讓普通人對大數定律更加敏感。

  五、 預知自己的衝動並事先約束

  奧德修斯把自己綁在帆船的桅杆上,以此抵制海妖塞壬的誘惑。在這一點上,我們大家都得好好地向他學習。例如,我們可以把自己在酒足飯飽之後計劃下週要買的食品雜貨和我們在飢腸轆轆時到商店買的垃圾食物進行一個比較。如果我們事先就打定主意只買計劃好的食品,那我們帶回家的將是一籃子更健康的食物。前面提到的人們設立“聖誕節購物儲蓄”,就是為了到時能夠肆意購物而整整一年都不敢動用賬面上的錢財。在一個“流動性為王”的時代,這種行為被經濟學家們視為徹頭徹尾的非理性行為。然而,一旦考慮到人類在進化中存在的侷限性,這種行為的出現又變得完全合情合理了。誘惑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時候最難抗拒,因此,如果我們對未來有所籌劃,與總是衝動行事相比,會過得更好一些。所以,聰明人喜歡按部就班地工作。

  六、別隻是設定目標,要制訂應變方案

  在很多時候,人們都幾乎不可能完成一個表達模糊的目標,如“我要減肥”或“我打算在最後期限到來前寫完這篇稿子”。並且,只是把目標表達得更詳細[“我要把體重減少6磅(約2.7千克)”]也不能起到足夠的效果。但是,心理學家彼得·葛爾韋澤(Peter Gollwitzer)的研究表明:要是給希望實現的目標制訂細緻的應變方案,採取“如果X,就Y”(“如果看見法式炸薯條,我就走開”)的形式,就能極大地提高成功的概率。

  承認我們天生就存在“克魯機”現象,有助於理解這一事實:我們後期才進化出來的慎思系統,由於是嫁接到具有反射特徵的祖傳系統上面的,從而限制了我們對大腦的掌控能力;然而,我們做的幾乎所有事情都必須經過更古老的祖傳反射系統。於是,細緻的應變方案通過把抽象的目標轉化成我們的祖傳系統能夠理解的形式(如果……就……是所有反射系統發揮作用的基礎),從而提供了一種幫助我們繞過大腦認知侷限的方式。這樣,由於我們掌握了大腦古老系統所使用的語言,我們實現工作目標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七、 在任何時候,如果你已經疲憊或心裡還在考慮其他事情, 就儘可能不去做重要決定

  身心疲憊(或精神渙散)之時進行思考,這和醉酒之後開車沒有多大的差別。因為疲憊之後,我們更多是依賴我們的反射系統,而非慎思系統。我們精神渙散時也是這樣。比如,有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一邊讓一個具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努力去記7位數字,一邊讓他在水果沙拉和巧克力蛋糕之間進行選擇,他多半會選擇巧克力蛋糕。如果我們只想憑情緒判斷,也行;但如果我們想理性行事,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創造“一些勝利的先決條件”——而這就意味著,在做重要決定之時, 我們需要保證充分的休息並全神貫注。

  八、 隨時在收益和代價之間進行權衡比較

  這道理聽起來連小孩都懂,然而實際上它並非大腦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的想法。人們常常發現自己不是處於一種“預防”(prevention)心態,即強調他們的行為所產生的代價(如果我不去參加音樂會,就會浪費買門票的錢了),就是處於一種“促進”(promotion)心態,即強調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收益(聽音樂會太有意思了!誰會注意到我上午上班晚了一點呢)。做出合理判斷的前提顯然是權衡利弊, 然而除非我們提高警惕,否則我們的性格和情緒往往會成為理性判斷的絆腳石。

  順便說一下,我們得特別留意經濟學家所說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s)。無論何時,在進行經濟或其他方面的投資時, 我們應當仔細考慮這筆錢還可以用來做其他什麼事情。一旦這筆錢用於投資這件事,就不能用來做另一件事情了,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卻經常被我們遺忘。例如,人們正在考慮從公共資金中抽出1 億美元用於新建棒球場的決定是否明智。當然,這1億美元的投資很可能會帶來利潤,但很少有人考慮這筆款項其實還可以投資於其他項目(比如用來償還債務減少將來支付的利息,或修建3所新的小學等),以及修建這樣一個棒球場會犧牲其他什麼樣的賺錢機會。因為這些代價沒有掛著明確的價格標籤可以讓人一目瞭然,所以往往被我們忽略掉了。在個人層面上,考慮機會成本就意味著我們無論決定做哪件事情,比如去看電視,其實都是在佔用原本可用於做其他事情的時間,比如做一頓美餐或陪孩子出去騎單車。

  九、 設想你的決定可能會被他人抽查

  研究表明:如果人們要給自己做出的答案說明理由,他們就會比那些不做這方面準備的人們顯得公正客觀。當要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時,我們往往會投入更大的認知精力,更詳細周到地研究各種信息,並相應地做出更復雜的決策部署。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注意,我可不是在憑空捏造),如果在公共咖啡機上面放一張畫著一雙眼睛而不是一些花朵的海報,那麼辦公室員工在取咖啡時就可能會更自覺地主動付款,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海報上的眼睛讓他們感到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十、 和自己保持距離

  佛教徒告訴我們:當下最重要。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這麼說完全沒錯。如果一輛失控的汽車正朝你衝過來,你會不顧一切地丟掉手裡拿著的任何東西,全身心地只集中於當前目標,即立刻逃離汽車撞來的方向。但如果我想要以吃一塊巧克力蛋糕作為這餐飯的完美落幕的話,那就得問自己: 相對於我(保持健康)的長期目標而言,我是否對(滿足自己對甜食的嗜好的)當前目標看得過重了?發電子郵件痛斥老闆一頓會讓你現在的情緒得以發洩並自我感覺良好,但很可能在下個星期你就會為此後悔不迭。

  我們的大腦對於遠近的考慮機制幾乎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對大腦而言)近,是明確具體的概念;而遠,則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任何時候以抽象的概念來考慮問題都會得到更好的結果。你還記得自己上次承諾的6個月之後要做的事情嗎(比如,出席慈善活動或到孩子就讀的學校去做義工)?在當時, 你很可能看不出你的承諾對你有任何妨害,但隨著兌現日期的逐漸臨近,你會感覺它簡直就像一個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負擔。因此,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當問問自己,未來的我會對現在的這個決定產生什麼感受?認識到我們的處理方式在此時此刻和將來會有所不同,並儘量平衡和利用好即時和遠期兩種思維模式, 這對我們很有好處。這樣一來,我們就不會因為把選擇完全建立在即時所想的基礎上而深受其害。(在這方面,一個不錯的結論就是:稍等片刻。如果等到明天你還想要這個東西,就證明它可能的確重要;如果你對它的渴望已經消失了,就說明它並非一種迫切的需求。)實證研究表明:非理性行為通常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消散,而要做出複雜的決定,則需要我們留出足夠的時間仔細斟酌,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十一、 要當心生動化、個性化和逸聞趣事

  這是從前面“和自己保持距離”的原則中推導出的另一個必然結論,但它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前面章節中曾有一個例子:把看見曲奇餅給我們帶來的誘惑和僅僅是口頭得知曲奇餅給我們帶來的誘惑進行比較。然而這方面一個更有說服力的例證是蒂莫西·威爾遜(Timothy Wilson)做的關於在校大學生和避孕套品牌的研究,它得出了一個經典結論,即“照我說的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做”。在實驗中,受試者得到兩個消息來源:一個來自《消費者報告》上數據充分的結論,它推薦的是避孕套A;另一個則來自一則逸聞趣事(據說是另一個學生寫的),它推薦的是避孕套B,理由是有人使用避孕套A 在“嘿咻”過程中不慎破裂,從而讓當事人極為焦慮,擔心自己可能懷孕。幾乎所有大學生原則上都認為《消費者報告》上的結論更可靠,並希望自己的朋友在挑選避孕套時不要受那個逸聞趣事的影響。但當問及他們自己的選擇時,差不多有1/3(31%)的大學生仍然相信了那則生動的逸聞趣事,從而選擇了避孕套B。我們的四足祖先可能不得不留意那些色彩鮮豔或表現異常的事物,但我們現在則有幸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慢慢考慮,並且我們也應當利用好這一優勢,通過對客觀且科學的事物加以特別關注來克服我們易受生動性影響的弱點。

  十二、 挑選重點

  我們做出的決策會讓我們付出心理上,甚至身體上的昂貴代價,並且我們不可能等到自己掌握全部信息並擁有充足時間時,再對每種意外情況及其應變對策進行仔細考慮。因此在本章所列的這份清單中,我推薦的所有策略都是簡單有效、容易上手的,但也請永遠別忘了《布里丹之驢》(Buridan’s Ass)的故事:那隻驢子雖然面臨著兩堆同樣遠近、同樣誘人的乾草,最後卻活活餓死了。總之,請把你考慮得最認真仔細的決策留給最重要的事情。

  十三、 儘量理性

  這最後一條建議聽起來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完全可以與世上最沒有價值的股市箴言(“低買高賣”—在理論上完全正確,在實踐中根本沒用)相媲美。然而,提醒自己要理性並不像它聽起來那樣一無是處。

  回想一下我們在前面關於信念那章所提到的一種被稱為“必死無疑”(mortality salience)的現象:那些被引導去思索自己必死命運的人們,對其他族群人們的態度往往會變得更加嚴厲。而我們僅僅通過告訴他們要三思而後答,在回答時要“儘量理性並先進行分析”(而不是僅僅憑著“內在的反應”來進行回答)就能降低這方面的影響。另一項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告誡自己要理性就能產生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你這樣做的時候,就能夠自動啟發自己在生活實踐當中使用我在前面曾經介紹過的種種技巧(如考慮替代方案,或讓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等)。僅僅告訴自己要理性可能還不夠,但這樣做的同時, 再配合使用其他技巧,就能看到這方面的效果了。

  上面的每條建議,都是基於對人類大腦侷限性所做的實證研究而制定的。每條建議都針對大腦的某條具體缺陷,並且都以某種獨特的方式幫助我們消除進化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缺陷。

  專家:13條改善大腦認知缺陷的科學建議

  《怪誕腦科學》(中信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