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榮枯鑑之五節義卷

披著君子外衣的小人如同披著羊皮的狼,當這隻狼進入羊群,而羊還把他當做夥伴,結果可想而知。

榮枯鑑第五卷;節義卷

1,外君子而內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內君子者,真君子也

譯文;外表一副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作派,而內心卻全是陰謀詭計的人,這是真正的小人;做事手段並不比喜歡耍陰謀手段的人差,但內心卻有慈悲心懷的人,才配稱為真君子。(自古大忠似奸,大偽似真,任何事都不能只看表面)

千古奇文榮枯鑑之五節義卷

2,德高者不矜,義重者輕害

譯文;道德高尚的人以人格操守和價值取向的定位為底線,所以往往不知道保重自己。仁義之人因為看重仁義,所以不計較自己的得失和可能面對的傷害。(普通人追求的是利益,而君子追求的是仁義道德,追求不同,行事標準自然不同)

3,人慕君子,行則小人,君子難為也;人怨小人,實則忘義,小人無羈也;難為獲寡,無羈利豐,是以人皆小人也

譯文;很多人都仰慕君子的崇高品德,可行為處事卻都是小人的方式,因為真正做君子是很難的一件事;同理有的人口口聲聲說憎惡小人,實際行為處事時卻忘記了以仁義為準則,因為不用考慮仁義的禁錮做起事來隨心所欲非常自在。因此道德高尚的君子因為道德高尚而受困,沒有道德底線的小人無所顧忌佔盡便宜,所以很多人寧可去做沒有道德底線的小人。(君子難能可貴受人景仰,大家都希望自己做個君子,然而做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位高節低,人賤義薄

譯文;有的人說社會地位越高的人則氣節越低這是為了保住地位,而人貧困了就顧不上道義了因為首先要確保生存下去。(人在高處時可以看出他的約束力,因為當權利富貴在手時人們很容易受到燈紅酒綠慾望的迷惑,在低谷時則能看出他的道德品行。因為人在貧賤時為了名利為了往上爬往往會無所無用奇極不擇手段)

千古奇文榮枯鑑之五節義卷

5,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壞其身;君子避於亂也,小人達於朝堂

譯文;君子不能忍受的是汙辱他的意志品德,小人最不能忍受是是自身受到傷害;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受到屈辱就躲起來隱居去了,道德不怎麼高尚的人卻會因此而顯達於朝廷。(為了仁義,君子可以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可想而知君子對仁義道德的看重,士可殺不可辱,君子受到侮辱的話那比要了他的命還嚴重。而小人就不同了,為了權利富貴,如果被侮辱被罵幾句能夠保住富貴權利的話,他會選擇把臉貼到你面前,讓你罵個夠)

6,節不抵金,人困難為君子;義不抵命,勢危難拒小人

譯文;人格操守的氣節比不過利益金錢的實在,所以人貧困時很難做到君子的氣節;同理仁義沒有保住性命來的重要,所以形勢危險時為了活命沒有辦法不做小人。(品德遠沒有利益來的實在,所以人特別是在貧困時是很難守住本心,不受利益所誘惑的)

千古奇文榮枯鑑之五節義卷

7,不畏人言,惟計利害,此非節義之道,然生之道焉

譯文;不在乎別人怎麼怎麼說,只以自己的利益存亡為標準。這不是具備氣節和道義的途徑,然而確是能夠生存的途徑。(以自身利益為標準是小人的生存法則,至於道德和仁義以及他人的看法小人是從不在乎的)

下一卷,明鑑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