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鉅虧11億背後:主營業務迷失,超級IP夢碎


華誼鉅虧11億背後:主營業務迷失,超級IP夢碎

當下影視,漫威天下。

在成為中國電影史最快破20億影片後,《復聯4》以80%的排片率,引起影視圈的爭議。

4月28日,柏林影帝得主王景春,在社交媒體公然怒懟《復聯4》排片過高現象:“真不要臉!有本事排100%呀!”

華誼鉅虧11億背後:主營業務迷失,超級IP夢碎

其實,高排片率背後,是整個電影行業嚴峻的經營壓力。影視院線選擇高排片率,更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藝恩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國內觀影累計減少8000萬人次。另外,整個電影市場的頭部效應愈發明顯,2018年國內票房最高的前5部影片,約佔總票房的25%,大多數腰部及以下電影都在賠本賺吆喝。

不難理解,院線拼命提高《復聯4》排片率,只為從最熱的影片中討一杯羹!

01 優質影片缺失,華誼大虧11億

實際上,自2018年至今,影視行業並不景氣。這從其公佈年報中,可見一斑。

業績較好的是中影。2018年度,中影營收90.38億元,同比增0.55%,而2017年同期營收,則大增了14.6%。2019年一季度,中影營收22.26億元,同比增1.2%。看似不錯的營收,掩蓋了報告期內中影主投《流浪地球》,實現46.5億票房營收的巨大加成。若否,中影亦難全身而退。

而華誼兄弟就有些慘不忍睹了。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度,華誼營收38.91億元,同比降1.40%;而同期淨利潤為-10.93億元(因商譽導致的資產減值為9.7億元),同比增-231.97%。更有甚者,其2019年一季度營收僅為5.92億元,同比大降58.21%;同期淨利潤只有-0.94億元,同比增-136.33%

華誼鉅虧11億背後:主營業務迷失,超級IP夢碎

華誼兄弟將一季度營收/利潤大降歸因於:受影視行業規範調整、公司業務優化整合及影視項目生產的週期性影響。

顯然,僅僅歸咎於週期性因素不盡合理,優質影片缺失才是營收大降的根本原因。趣識財經從一季度財報中,窺得端倪:

第一,優質電影、電視劇跨年/春節檔缺席,是華誼兄弟營收大比例減少的主因;在2019跨年賀歲爭奪中,華誼兄弟力推《雲南蟲谷》,僅攬1.5億票房收入;同期一年前《前任 3》卻有近20億的票房收入。

第二,影院建設及實景娛樂板塊等項目開工,加大了線下業務成本;

第三,音樂版權合作等投入也影響了收益。

繼2017末上映《芳華》、《前任 3》,合計取得近35億票房收入後,華誼兄弟高票房影片便銷聲匿跡。在華誼兄弟2018年報呈現的代表影片中:《遇見你真好》、《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小偷家族》、《江湖兒女》、《找到你》、《胖子行動隊》、《雲南蟲谷 》,僅《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一部影片票房破5億,其餘大部票房了了。

不難發現,高票房影片,正成為影響公司盈利的關鍵密鑰,但這正是華誼兄弟所缺失的。低票房背後,折射出華誼兄弟在高品質影視作品深耕中的嚴重不足。

啟泰文化創始人楊碩曾公開指出,以前電影片子只要不太差,“吆喝”三天就能回本,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消費者更關注優質內容。

在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北影副校長俞劍紅也指出,電影內容/類型突破很重要,與國外盛行科幻片相比,中國更多的是魔幻電影,但流浪地球便實現了中國科幻片的突破,它以好故事/內容,引起受眾的共鳴,賺的了票房。

02 主營業務迷失,超級IP夢碎

曾有媒體公開報道稱,除卻電影業務外,王忠軍將實景娛樂和遊戲看做是華誼兄弟的未來。在將華誼兄弟電影業務留給王忠磊後,自己專注於實景娛樂和藝術愛好。

年報顯示,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已於2018年開業,這是華誼兄弟首個電影主題公園;華誼兄弟(長沙)電影小鎮已於2018年12月全面對外開放。

華誼鉅虧11億背後:主營業務迷失,超級IP夢碎

▲華誼兄弟的業務佈局

隨著電影小鎮、主題公園的開業,華誼兄弟在實景娛樂領域的投入也水漲船高,2018年達0.98億,同比激增3212.42%。其成本佔總營業成本的比例也由2017年的0.14%,急劇上升至2018年的4.58%;但成本急劇上升,並未換來相應的利潤回報。

在華誼兄弟年報披露的主營業務毛利率中,能清晰發現,影視娛樂以佔94%營收體量,亦能實現45%毛利潤,遠高於實景娛樂的34%。

華誼鉅虧11億背後:主營業務迷失,超級IP夢碎

▲華誼兄弟2018年報披露

當數據證明,電影是影視公司的立足之本時,華誼兄弟卻對影視內容製作毫無作為,只鍾情實景娛樂。

華誼兄弟描述自身核心競爭優勢在於,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和全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即以原創電影 IP 為基礎,整合影視、互聯網、商業、文化旅遊資源,創新性地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文化旅遊業態,形成“IP 驅動的全娛樂產業鏈全產業鏈佈局”。

但事實卻在“啪啪打臉”。華誼兄弟核心問題便是優質IP深耕不夠、高品質影片發力不足,這對營收佔比超90%的影視娛樂產生致命影響,進而拉低整個華誼兄弟的經營業績。

華誼兄弟一季報,披露了2019年計劃上映的影片,優質IP依舊少的可憐。


華誼鉅虧11億背後:主營業務迷失,超級IP夢碎


北影副校長俞劍紅表示,未來優質IP崛起將是一大方向,比如甯浩、徐崢、吳京等演員,其自導自演的影片往往效果很好。相反,專業的影視公司,在優質IP打造上往往效果不佳。

2015年,華誼兄弟以極高溢價收購馮小剛的公司東陽美拉,希望深度捆綁打造超級IP;而馮導也以業績目標,對賭華誼兄弟。按照股權轉讓時所籤條款,如果馮導業績未達承諾目標,差額將由其以現金補齊。

2018年,慘淡同樣適用於馮導,在馮導個人補償華誼6821萬之時,華誼兄弟的超級IP之夢也宣告破滅!

03 結語:最難的2019

2018年,華誼兄弟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成績單——虧損近11億元,但或許最慘淡時刻還沒到來。

拋開巨大的虧損不論,一個更嚴重問題出現在華誼兄弟面前,那就是追尋頭部優質影視內容上的戰略搖擺。“很難想象,一向以影視內容著稱的華誼,2018年居然沒有新上映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影片,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捉妖記等高票房影片,紛紛‘繞道華誼’。”一位影視行業觀察者直言。“而且這一趨勢,或將延續至整個2019年,第一季度已經開了一個‘壞’頭。”

來自藝恩的統計數據顯示,投資2000萬以下的影片,盈利率約為3%;投資在3000萬到8000萬之間約為10%;投資在8000萬以上的盈利率約26%;電影頭部效應明顯。

趣識財經得到多方反饋:“隨著移動手機網劇盛行,銀幕電影更具‘劇場特性’,觀影更為獲得高品質銀幕體驗,普通影片通過手機即可獲得”。打造高品質影片、獲取優質影片播放權,正成為影視公司打造的核心競爭力。

2018年以來,移動互聯網進一步普及,5G山雨欲來,加之影視劇稅收大漲,使許多藝人轉向網絡電影/電視劇製作。幾重作用加持下,大部分影視劇也變成了快銷品,手機對銀幕的替代效應正在顯現。

據媒體消息,蘋果已於2019年進軍影音流媒體平臺市場,從各大影業挖角以打造自創視頻業務。無獨有偶,近日傳言“退出”中國的亞馬遜,也在大舉進軍文娛行業。

而在國內,背靠互聯網大廠的視頻播放軟件,也在網絡自制劇、IP打造上摩拳擦掌;同時,知名演員自帶IP光環,自編自導的影片,也大放異彩。而影視公司,將在兩端受氣。

無論對華誼兄弟,抑或其他影視公司,2019,或將更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