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厚黑的“成功學”

被厚黑的“成功學”

成功學無疑是影響了一代商界精英的,本是不錯,可它雖好,卻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就象人參並非所有人都能吃。我曾因為在企業工作的關係也旁聽了一些成功課,據說有的極貴,速成,幾節課或幾天搞定,發現那些高大上的課多相似:

1、多數是成功學的老師講著各種與他自已並無多大關係的成功人的故事。

2、你要改變,叫創新,要厭惡現在的自己,要變得象某某一樣。

3、成功可以複製,別人能你為何不能?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4、你要能控制(管理)別人,讓別人給你賺錢……

聽了這些課,你基本上不會再安下心來做自已喜歡的事了,你會盡力挑戰,把自已不喜歡的事做好,會比較容易“成功”。有一次在火車站的一個圖書攤看到一個成功學講課的錄像,舞臺燈光閃爍,老師慷慨激昂,臺下呼聲雷動,十分震撼!---看了不得不思考:這樣的時代,你不成功真對不住自已啊……

我們這代人總留給人家一個勢利的印象,各種有錢沒修養、窮得沒骨氣的事件備受指責。眼下富者不少,貴者卻不多;窮者不多,賤者卻不少。我們從父輩那裡學來的就是努力謀生,當官、攢錢、蓋房、娶媳婦,短、平、快,迅速致富,對“成功”二字的解讀大多僅止於此,高貴的精神追求與閒適主義我們是缺乏概念的,西方的成功學在這個時候款款而來,潤物無聲,幾乎與中國特有的“厚黑學”一拍即合,如虎添翼。《厚黑學》作者原本只是想老酒裝新瓶,宣導隱忍,不言放棄,圓融通透的傳統處世理念,但到了名利場上,那些精英一族卻更願意當成死皮賴臉,不顧廉恥,蠅營狗苟的金科玉律,卻也往往所向披糜,賺了大把大把的鈔票,順理成章成了商業[聖經]。

這個時代標誌性的格言是[一切皆有可能]、[沒有比心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類似的豪言壯語總是讓人熱血沸騰,無限憧憬……似乎人就是無所不能,無所不可……

可是我們多數人都不屑於好好做準備。豪情萬丈!背上行囊!義無反顧……最終才發現我們很難管住別人卻總是受制於人,自以為啥都行卻發現幹不了的事也太多,常常摔得鼻青臉腫,好不容易運氣好手上拽了大疊的鈔票,卻發現仍不能很好地生活---一些人也許成功複製了“成功”,卻並沒有感到成功。太多人只是從原先沒錢的不自由又轉到有錢的不自由中去,在物慾面前我們掌握不了主動權,忙了一輩子,連時間也丟了卻“一天福也沒享過”。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天地大道是成功學最好的註腳,只是對人這一物種來說,光生存似乎遠不夠,衣足飯飽後還是慾壑難填,不象動物那般吃飽了就安份,於是雖有了錢世界還是不太平。

浮躁之下,似乎想起曾經棄如敝履的祖訓。在傳統國學仁義道德教育下的國民貌似乖巧軟弱,羊性十足,於是在西方群狼面前難免就吃了虧,“師夷長技以制夷”,不得不選擇了學作一隻狼,百年以來終於是越來越像了狼,只是顧此失彼,革故鼎新中也把禮教扔得差不多了。於是雖是飽了肚子,卻也越來越沒了方向,發現作狼也不輕鬆,不是不時被別狼算計就是時時刻刻算計別狼,但這秉性似乎一時難改,回過頭來再學做人不太容易,需要時間。眼下國學似有迴歸的跡象,雖然培訓機構裡大多名重於實,不少成人的“國學”也玄得可以,但總算是社會對積澱千年的傳統文化認可的迴歸,明白向內修身的重要,渴望重拾一門“做人的學問”。

衣食足知禮節”,我是相信現在的孩童們多數已不需再為生存發愁,應更有善念,更容易接受人文修養,只是當下很可嘆的是我們還是不由自主地向下一輩傳達著我們這輩的偏激價值觀,「老實人會被欺負的」,「社會永遠是弱肉強食的……」,「商場如戰場」……這些至理名言在現實中往往沒有被正常地解讀,正如一匹未配疆繩的駿馬,常失了分寸。難道我們還希望子孫們如我們一般“不老實”、“你死我活”、“鬥爭”……最終個個都很“成功”?

想象一下,當天下只剩了成功商人是件可怕的事!當下太多的痛苦大多是因為放大了財富的作用而忽視了靈性的追求,相信當財富帶來的區別逐步攤平,靈性得到重視,傳統迴歸,人們必將回到靈魂的正道上來。

高世麟(2016.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