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忘記,在密北的山溝溝裡,曾經有一支叱吒風雲的抗戰隊伍


這是位於河南鄭州新密市伏羲山景區內田種灣村的“中原豫西抗日紀念園”。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曾是“密北抗日民族政府舊址”、“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舊址”,和“密縣抗日獨立團團部舊址”。圖上就是“密北抗日民族政府舊址”。密北抗日民主政府是在原密北抗日民主政府舊址修建而成,主要分為6個展廳,均為史料展覽廳。

這個紀念園,以密北抗日民族政府舊址、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舊址為核心,周圍分佈著曾經的密北抗日獨立團、戰地醫院、特務連、拓展訓練場等場所。圖上是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舊址全貌。

這是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舊址的大門。大家發現了沒有?這裡的建築均為就近採集的石材為主體建築材料,雖然相當一部分建築都是在舊址上恢復建設的,但這些建築看上去依然顯得非常厚重、簡樸和滄桑……

豫西抗日革命根據地作為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的19個革命根據地之一,雖然創建的稍微晚了一些,但軍事戰略意義十分重大,它的建立是八路軍自1944年局部反攻取得的重大成果,並加強了陝甘寧邊區與華北、華中解放區之間的軍事戰略聯繫,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未來的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重返豫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4年10月中旬,在皮定均、徐子榮的主持下,中共豫西地委和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在偃師縣佛光略召開會議。會後,皮定均指揮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展開了一系列軍事和政治行動,相繼開闢了一些抗日根據地。當時,密縣北部五指嶺山的小村田種灣村北有條簡易公路,是聯繫鞏縣、密縣兩地的交通要道。


導遊跟我們說,這裡有一個和電視劇情節相似的史實,說是在1944年10月份,國民黨第一行政專員公署遷駐密縣新莊寨後,專員王光臨收編當地豪紳劉幫俊、李群英的私人武裝成立所謂的“遊擊大隊”,駐守田種灣。

這支武裝明裡打著抗日的旗號,暗中卻和日本人勾結,幹了不少欺壓百姓的勾當。先遣支隊進入豫西后,他們又調轉槍口,製造了多起磨擦事件。為打通先遣支隊在鞏縣、密縣之間活動的交通道路,同時也是為了還密北一帶安全的政治社會書面,先遣支隊決定消滅這股賣國求榮頑軍。

1944年12月21日拂曉,先遣支隊三團在鍾發生、沈甸之的率領下,從鞏縣茶店出發,首先消滅了五指嶺上的一小股頑抗軍事力量,攻佔了五指嶺。

然後,兵分兩路,向田種灣和尖山地區之敵發起突然襲擊,豪紳劉幫俊的鄉自衛隊住田種灣守軍60餘人全部被活捉,尖山的李群英大隊被擊潰,其中隊長王同新手下20餘人被擊斃。

田種灣戰鬥結束後,三團在原地進行休整。不久,支隊司令部也由偃師遷到了田種灣。這裡頓時熱鬧了起來,軍民抗日熱情非常高漲,也影響和帶動了周邊地區抗日力量的集聚。

在此期間,在三團兩個連的接應下,名義上歸屬國民黨遊擊大隊領導的“雙十支隊”舉行起義,為密縣抗戰工作的開展奠定了武裝基礎……圖為當年三團舊址。

這個真實版的抗戰故事,聽了以後,是不是讓你有一種在電視劇裡似曾看過的感覺?其實,密北這一帶,發生在抗戰時期,像這樣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相當多。聽導遊說,這個地方最後一位抗戰老兵,已經於去年離逝,聽到這個消息,心情頓時沉重了許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