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半年翻5倍!武漢這家公司能借華為5G成功“摘帽”嗎


股價半年翻5倍!武漢這家公司能借華為5G成功“摘帽”嗎


對於*ST凡谷 (002194) 的投資者們來說,眼下最關注的就是*ST凡谷是否能“摘星脫帽”了。

4月以來,武漢凡谷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凡谷”)陸續發佈2018年年報、一季報,淨利潤雙雙飄紅。在“帶帽”一年後,*ST凡谷向深交所遞交申請撤銷退市風險的警示。

然而,因年報問題較多,沒有等到脫帽批覆的*ST凡谷先接到了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

4月22日,深交所“十問”*ST凡谷,直指其2018年實現盈利主要依賴資產處置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要求說明公司是否具備持續經營能力。

儘管如此,隨著5G商用的臨近,武漢凡谷的華為、愛立信、諾基亞“戰略供應商”、“核心供應商”的標籤,依然吸引投資者們大舉殺入。

半年來,*ST凡谷的股價翻了近5倍,從2018年10月30日的4.16元上漲至現在的19.56元。據支點財經統計,該股票在此期間共收穫41個漲停。

截止記者發稿,武漢凡谷未就深交所問詢做出回覆,*ST凡谷能否成功摘帽仍是未知數。


凡谷往事 12年前的造富神話


對於武漢凡谷,湖北人並不陌生。

公司的前身為“武漢凡谷電子技術研究所公司”,成立於1989年,由孟慶南、王麗麗夫婦等人創辦。

1999年,公司改製為武漢凡谷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採取整體變更方式設立武漢凡谷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7日,武漢凡谷登陸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併成就一段造富神話。

當日收盤,公司股價收於43.50元,較發行價21.10元上漲106.3%。以收盤價計算,武漢凡谷控股股東孟慶南、王麗麗夫婦以及他們的兒子孟凡博,總身家超過60億元。

根據當時的股權結構,武漢凡谷還另外誕生1位億萬富翁、1位千萬富翁、47位百萬富翁,均為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技術骨幹。

在尚無微信朋友圈刷屏的2007年,武漢凡谷以“白手起家的湖北新首富家族”、“擁有百萬富翁最多的湖北上市公司”等標籤一度“霸屏”湖北各大平面媒體頭版。

上市後,武漢凡谷業績表現出色,淨利潤連續三年穩定增長。支點財經發現,這主要源於其所處行業當時良好的發展趨勢,以及公司較寬的“護城河”。

公司以移動通信天饋系統的射頻子系統及器件的研製、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主營業務,核心產品濾波器被廣泛運用於2G、3G、4G、5G通信網絡。

何為濾波器?業內人士告訴支點財經,廣義來說,濾波器是指能把噪聲過濾掉的系統。通俗來講,它就像一個過濾網,可以消除干擾雜波,讓有用信號儘可能無衰減地通過,保證手機準確通話。在移動通訊基站上,濾波器為核心部件之一。

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提及,2005年,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市場總金額約5400 億元,基站系統佔移動通信設備的份額約為 40%,基站天饋系統射頻器件佔基站的價值份額約為 5%。如此計算,僅在2005年,武漢凡谷所處行業已經是個百億市場。

武漢凡谷自稱當時國內最大、全球第四的射頻器件廠商。2006年,公司佔全球射頻器件市場份額約8.78%。

武漢凡谷與華為的合作始於1997年,曾以超過50%的總採購額成為華為最大的射頻器件供應商。2001年,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也相繼成為其客戶。

2008年、2009年,國內3G牌照的陸續發放,為武漢凡谷快速發展再添一把火。2009年11月,孟慶南、王麗麗夫婦正式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湖北首富寶座。


股價半年翻5倍!武漢這家公司能借華為5G成功“摘帽”嗎


風險漸現 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投資原則。在招股說明書中,武漢凡谷曾自爆有“客戶集中和過度依賴通信領域的風險”。

2004-2006年,武漢凡谷前五大銷售客戶合計銷售額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99.16%、96.37%、97.32%。其中,華為佔比分別為 65.23%、79.21%、70.65%。

2012年起,這一風險漸漸顯現。武漢凡谷的業績猶如坐上過山車,隨著移動通信行業“共振”。

支點財經查詢到的公開數據顯示,2012財年,愛立信營收增長近乎於零,淨利潤同比下滑53%;華為實現154億元淨利潤,但銷售收入同比增速也降至個位數;中興通訊則出現約28億元的虧損。

大河無水小河干。在整個通訊設備行業處於低谷的2012年,武漢凡谷業績遭遇斷崖式下滑。當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9億元,同比增長3.89%;實現歸母淨利潤3928.39萬元,較上年度的1.60億元同比下降75.52%。

對於業績下滑,武漢凡谷解釋,是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職工薪酬成本上漲共同所致。

市場本就不景氣,還要再遭分食。武漢凡谷一位前高管人士告訴支點財經,2010年前後,射頻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大富科技等一批對手迅速崛起,武漢凡谷因此遭大客戶不斷壓價。

大富科技成立於2001年,主營業務為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等的生產、銷售。大富科技的核心客戶也是華為、愛立信。大富科技招股書顯示,2008年-2010年,該公司對華為、愛立信的銷售額持續增長。

2014年是中國4G商用元年,業績萎靡兩年的武漢凡谷,終於在這一年迎來爆發,營業總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較上年增長57.64%、180.05%。

然而,隨著全球進入4G通信到5G通信的過渡期,2016年起,武漢凡谷再度陷入因行業不振導致業績大幅下滑的窘境。當年,公司淨利潤虧損達1.65億元。2017年,淨利潤虧損繼續擴大,達5.14億元。

其中,多項主要產品的毛利率為負。雙工器、濾波器、射頻子系統毛利率分別為-16.59%、-14.73%、-10.24%。上述產品銷售佔營收總額90%以上。武漢凡谷將之歸因於行業競爭的加劇及原材料價格上漲。


接連爆雷 違規披露信息受處罰


虧損給這家曾經的明星公司帶來巨大壓力。為了讓業績不太難看,武漢凡谷不惜鋌而走險。

2017年9月13日,武漢凡谷突發公告稱,公司由於涉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並暫停上市。

直到5個月後,武漢凡谷的一則公告才揭示其中實情。

2018年2月7日,武漢凡谷發公告稱,因少計自制半成品的領用,2016年上半年度,公司虛增營業利潤1559.59萬元,虛增存貨1559.59萬元,虛增的營利佔當期披露營利的51.17%;2016年第三季度,公司以同樣方式虛增營業利潤3810.65萬元,虛增存貨5370.23萬元,虛增的營利佔當期披露營利的115.09%。

武漢凡谷因此被湖北證監局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

與此同時,武漢凡谷內部的一些管理問題也暴露出來。2018年3月9日,針對上述違法行為,公司在網絡平臺舉行公開致歉會。

據媒體報道,在致歉會上,不少疑似武漢凡谷員工的人發聲,直指公司以不發年終獎金、強制員工休息、待崗等做法,變相降低員工工資逼走員工。

此次事件之後,武漢凡谷多位高管陸續離職。

2018年7月,孟凡博辭去總裁(總經理)一職,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時年23歲的孟凡博加入武漢凡谷,先後在公司研發中心、市場部等部門工作。2012年2月,孟凡博開始擔任公司總裁;2015年1月,正式當選為公司董事長,兼任公司總裁。

值得一提的是,接替孟凡博總裁(總經理)一職的是其母親王麗麗。

因連續兩年的虧損,2018年4月,武漢凡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變更為*ST凡谷。在保殼關鍵之年,*ST凡谷前三季度依然虧損5288.29萬元。隨著暫停上市的警報響起,為實現扭虧,王麗麗上任後,武漢凡谷即展開一系列大動作。


股價半年翻5倍!武漢這家公司能借華為5G成功“摘帽”嗎


賣地扭虧 能否摘帽仍是未知


2018年11月,*ST凡谷引入戰略投資方。實控人之一、孟凡博之父孟慶南將其持有的19%股份,轉讓給深圳市恆信華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後,又引入職業經理人、華為前高級副總裁夏勇,選舉為公司非獨立董事。

武漢凡谷表示,夏勇的加入,可以使公司充分吸收華為領先的管理經驗,彌補短板,推動*ST凡谷新戰略的快速落地。

4月3日,*ST凡谷公佈2018年業績,實現營業收入約11.95億元,同比下降16.16%,實現歸母淨利潤約為1.89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136.7%。

不過,扭虧為盈靠的是處置資產。年報稱,公司與武漢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中心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補償協議》,確定相關地塊收回補償總價2.90億元,該交易在扣除相關稅費等價值後,確認收益為2.43億元。這意味著,*ST凡谷在2018年的扣非淨利潤仍虧損約6990.36萬元。

4月22日,深交所因此對*ST凡谷發出年報問詢函,就公司是否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等10個問題展開追問。要求*ST凡谷在4月25日前就問詢做出回覆,說明公司營業收入下滑,及近三年扣非後的淨利潤持續為負的原因,詳細說明公司擬採取的改善經營業績的具體措施等。

4月25日,*ST凡谷發佈公告稱,將延期回覆深交所的上述問詢。截至記者發稿,*ST凡谷仍未做出回覆。

那麼,5G商用是否能成為*ST凡谷再度“翻盤”的機會?

財通證券4月3日發佈的研報中稱,5G商用將帶動射頻組件需求量大幅增加。以5G代表性技術 Massive MIMO基站為例,單個射頻單元中的濾波器從傳統4G時代的2發2收為主,達到64發64收,甚至128發128收,使濾波器的市場需求成幾何級增長。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已確定在2019年實現5G商用。

4月25日,*ST凡谷發佈一季報。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3.82億元,同比增長58.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04.57萬元,扣非淨利潤2927.09萬元,均較上年同期由虧轉盈。

與此同時,就“5G”話題,*ST凡谷在“問董秘”平臺與股民頻繁互動,陸續透露出部分型號的5G產品已經通過認證並銷售,公司2019年將重點提升5G大批量生產能力,目前5G產品訂單充足,涵蓋國內外主流設備商的產品等信息。這不由讓人充滿期待。

END

記者丨肖麗瓊

出品丨湖北日報傳媒集團 支點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