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讀後感

一場悲劇的開始,註定有平凡和不平凡的角色出現

。而一個苦役犯用一雙平凡的手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不平凡的世界。人們總是為了生而活著,而他卻總是在為了死而做準備。他是一個大寫的人,他——冉阿讓,把自己的人生之旅走得那麼漂亮。

人生的悲慘莫過於此,從小就失去雙親,失去自己心靈的港灣;人生的悲慘莫過於此,獨自承擔起全家的重擔,但還是前途迷茫,毫無出路;人生的悲劇莫過於此,只為了因受飢餓而哭泣的幼小侄女和外甥女,去偷了一塊麵包,獲五年徒刑後有多次越獄失敗才服刑19年的苦役犯冉阿讓,到四十六歲才被釋放出來;人生的悲劇莫過於此,自己想要重新改過,當他被釋放出來時接受的卻是人們對他的歧視,最後只有仁慈的主教米里哀,把他當人招待。這些都讓這個叫冉阿讓的人經歷了,但在這悲慘的命運前,他決不低頭,他要挺起胸膛,不在乎別人異樣的眼光,堂堂正正的往前走,直至走到生命的盡頭。

在服刑期間他早就養成了那種惡習。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不公平待遇之後他就決定報復這個社會。但就在他實行報復行竊大主教的第二天就被警察抓回,但大主教並沒有以牙還牙,反而幫他圓場並送他一對銀燭臺。因此他被感化。幾年後,憑他的努力,他改換身份並在一座濱海小城當上市長,並讓其城市變得繁榮富強,且因此威名遠揚。這時,他認識一名貧苦的女工,幫她擺脫困境,並救回他“女兒”但黑心的

德納第再三推託敲詐。在一切發展順利時,他經他服役時的監獄長及現在的手下沙威得知,有一名可憐人被誤認為冉阿讓,歷經許久的思想鬥爭,他終於決定去拯救那個可憐的人。但也因此服刑。在苦役期間,他詐死,併成功從德納第手中領回珂賽特。數年後,進步貴簇青年馬裡尤斯愛上了長大的珂賽特。但悲劇再次重演,德納第綁架了冉阿讓,而馬裡尤斯就在一旁,然而德納第正是馬裡尤斯父親的恩人,他陷入抉擇之中。最終,他用妙計救下冉阿讓,而德納第則被抓。

正所謂苦海無涯,回頭是岸,這句話在冉阿讓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個人變壞需要多久?是的,很快。那一個人變好要多久呢?答案不唯一,但冉阿讓卻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進獄後,他精神漠然,麻木,總想著不勞而獲,但是在德拉馬若主教的指導下,逐步從寒冷走向溫暖,終於會流下懺悔的眼淚,他是好樣的,我們應該要改變,我們要學會變得更好。

有責任心,有擔當是他的魂。當尚馬秋被誤會是當年的苦役犯冉阿讓時,他飽受痛苦,一邊是對芳汀的照顧不知怎麼辦,一邊又對別人為自己接受法律的制裁而難受,他陷入兩難的痛苦中,但最後他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出來,指出該被抓的人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他的行為使我為他折服,他堂堂一個市長,他本可以安心地過個好日子,但是他還是站了出來,當他答應芳汀要幫助她找女兒時,他盡心盡力地去辦這件事,甚至不惜花費大量的錢財,因為他覺得這已變成他責任的一部分,他必須要做到,最後她的女兒——柯塞特因而能幸福地生活。他這樣做,這是他純潔的靈魂的表現!

有同情心,愛幫助別人是他的血。當別人無羞恥地向他索取錢財時,他毅然決地拿出錢財來送紿別人,他想要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幫助別人,他想要給世界多一點溫暖、多一點愛,他希望這個世界能變得更美好,我覺得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人,才能無私地給世界美好。

寬容大量是他的心。他的寬容一刻不停地在工作,正如他那一顆鮮紅、一直在跳動的心,世間因他而光明。當沙威一直視他為眼中盯、肉中刺時,一直明目張膽地傷害他,一直想方設法地除掉他,但冉阿讓根本就不計較,也不記仇。

冉阿讓揹著在戰鬥身負重傷的青年人馬裡尤斯在下水道中行走。在途中遇到了認為他殺人越貨的柺子德納第與奉命捉拿他的警探沙威二人他始終保持鎮定,並在心中一直秉承把救人放在首位的原則,最後成功送馬裡尤斯到其爺爺家。而沙威被其高尚的行為感動,羞愧難當而跳河自殺。

常理來看,冉阿讓完全可以不去救馬裡尤斯,因為馬裡尤斯可是那個勾引自己“女兒”的不良青年,更何況此人是自願參加學生起義,他最後的死活與冉阿讓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可是冉阿讓毅然決定扛起小夥子,用他有力的胳膊扛著馬裡尤斯在下水道中緩緩前行。此刻他忘了自己曾是苦刑犯,他只是一個老人,為了救助一個青年,甚至是一個自己曾經討厭的青年,竟然不顧自身的安危,義無反顧地、全心全意地幫他。而且他在幫助的時候,多次遭到旁人的誤解,可是他用坦蕩的胸懷包容了一切誤解,永不放棄地堅持走到了最後。

做一天的好人容易,做一輩子的好人難。冉阿讓不失信於人而去養活一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女孩珂賽特並且視其為親生女兒,冒著生命危險救活青年馬裡尤斯,一次次地原諒一直追殺自己的警察沙威……他的“堅持”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最為難能可貴。

面對著窮困潦倒,世態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的人。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進行詐騙,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掩蓋不住他醜陋的本性。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另一種就是像冉阿讓這樣的人。“人間所有的勇氣,所有的美德,所有的英雄品質,所有神聖的精神,他都具備。”這是在小說的末尾,青年人馬裡尤斯知道冉阿讓的身份後對他發出的評價。

在第二部中,馬呂斯與柯賽特相識並相愛,而後來馬裡尤斯又因冉阿讓受到威脅舉家搬遷至英國,將無法再見珂賽特,才加上向外公求援失敗,悲痛欲絕,因此參加街壘,並且成為頭領。冉阿讓得知消息後,也趕來參加。隨後經過激烈的戰鬥,街壘被攻破,馬裡尤斯的朋友集體戰死,馬裡尤斯被冉阿讓救下,隨即轉移到外公家。最終外公回心轉意,接納珂賽特,兩人最終結婚。冉阿讓為他們獻出積蓄。可惜的是,不久他撒手人間。

沒有這些磨難,怎能磨平心中的怨;沒有這些挫折,怎能挫掉他的傲氣;沒有這些坎坷,怎能讓他輝煌地走過他的人生之旅;沒有這些悲慘,怎能成就一個大寫的人。正是這些苦難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