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這樣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間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還記得2016年的現象級記錄片《人間世》嗎?

時隔兩年,2019新年的第一天再度歸來,《人間世2》的第一集主題《煙花》,寓意煙花易冷稍眾即逝。

將鏡頭對準了一群孩子,他們被百萬分之三的幾率“眷顧”,本該無憂無慮享受著童年美好時光的他們,因為骨癌,押上自己的胳膊、腿,甚至生命。

無助、難過、悲傷、害怕,病人、家屬、醫生、病友,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人世間最催淚的一幕。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有人說這是一部隔著屏幕都能嗅到消毒藥水味的紀錄片,最真實敏感的生命故事,震撼、真實,僅僅只是看上5分鐘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流的事實。

而在上海這座摩登的城市裡,有一個這樣的地方,人們習慣稱之為“城中癌症村”。

就一定有癌症村/

位於東安路上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附近,居住著這樣一群每天和生死較量,抱著求生渴望的人。

聚集在上海腫瘤醫院附近的小巷裡、弄堂裡,蝸居在幾十上百塊錢簡陋的小隔間裡,沒有快樂和歡笑,只有陰暗和沉重,發生在這裡的故事多半是慘烈且悲劇的。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順著地鐵下來往左走,隨手就能收到好幾張“短期住房”的名片

大約再走上幾分鐘,經過一個小門,就能看到城中村一樣的平房區,外觀破破舊舊、內部擁擠壓抑,到處堆放著生活垃圾,散發著令人生嘔的氣息。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就像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我們看不到死亡的恐懼,他們也看不到生命的陽光

,再多的呻吟穿透不過城市的喧囂。

隨著住進來的外地腫瘤患者越來越多,本地人已經很少住在這裡。這裡聽不到歡笑,更多的是哭聲。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在小巷裡就碰巧遇到一位退伍軍人,經營著這樣一家小旅社。小間80元一天,雙人間100~130一天,有時候看到困難的,能給他們便宜點就便宜點,誰也不想賺這份救命錢。

老闆說:“自己在這裡經營了4年,雖說是破舊了點,但因為靠近醫院,又足夠便宜,有很多長期客戶,客人源源不斷。”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對於那些外地來的病人和家屬來說,便宜才是最主要的。他們在這裡等待一張床位,或一份新的治療方案,十天半個月的、或許一個月以上也是常有的事,哪敢去選擇優質的住宿條件。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還會經常通過手機來電識別房客的來處,每個房間住著幾個人,誰得了什麼病,他一清二楚,遇到實在困難的患者,老闆毫不猶豫的跟幾個老戰友捐錢,緩解燃眉之急。

提到老戰友,老闆吐入在這家小旅社就住著他的老戰友,隨後老闆領我們上樓,找到了夫妻兩口....

/一間房,與死神最後的較量/

每個簡陋的房門背後,都有一個傷心的家庭,它們抱團取暖,生活在這塊求生的島嶼裡。

妻子一年前檢查出來患了乳腺癌,夫妻兩隻好揹著沉重的行李,來到上海治療,找個價格還算合適的地方住下,離醫院近,價格便宜,是他們選擇居住的重要原因。

至於環境怎麼樣,相比較看病的開支,可以忽略不計。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房間裡的桌子上擺放著一捆白菜,用鐵鍋裝著飯菜都沒有超過三分之一

兩個人一天幾乎不花錢,除去住宿費,飯費,一天都不超過10元,早飯就是饅頭就著水吃,每天吃的都是幾元錢的素菜。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提到看病,夫妻倆陷入憂愁:“上海吃的住的都貴,多住一會也不行。”

“我們第一次來上海化療就花上幾萬,到現在光醫藥費都用掉好多萬了,也不知道還能治多久,只怪自己健康的意識太薄弱,太倒黴。”

每天早上6:00就要在醫院排隊,晚去一會指不定幾點才能輪到我們,一看就是一整天,連口飯都吃不上。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但唯一能讓他們高興的是,醫生說好在是早期,發現的早,沒什麼太大問題,夫妻倆也是鬆了一口氣,和她一起看病的病友有幾個都離世了,但她還活著。

對她來說,生活有點苦,有生存的機會就很甜。

以前覺得得了絕症我就好好的到處旅遊然後死去,只有當生命的倒計時開始,你才知道自己有多麼想活下去。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其實住哪裡、吃什麼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醫生能給什麼樣的治療方案,手裡的錢又能支撐多久。

/生活總是在最絕望處,擠出一絲陽光/

樓上的四川阿姨剛和她的家人通完視頻,聽說我們採訪她,急忙喊道:“我去收拾一下,你們等一下,我這裡太亂了.....”我們要求坐著,阿姨也是硬要邊運動邊聊。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自己患乳腺癌不到半年,半年間精神狀態明顯掉了大半截,一開始簡單的咳嗽,到後來連口飯都吃不下。開始出現疼痛的症狀,家人把阿姨送到小縣城裡的醫院檢查,醫生開了幾副消炎藥就打發他們走了。

起初確實有效果,但接二連三的疼痛依舊折磨著阿姨,忍痛坐著大巴來到四川腫瘤醫院做檢查,才恍然自己得了癌,經過漫長的4個療程,投進去的錢基本打水漂。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聽醫生、朋友都說上海的治療技術好,可是到哪裡借錢呢?

“花了十幾萬,孩子還在讀書,上哪去弄錢?借了親戚朋友幾萬多元了,能借的人都借了,再借也不好了。”

在老家,只要欠上鄉里鄉親的錢,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還上,來上海看病,其實最大的動力就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對咱農村人來說,來上海看病,如果連這裡都不行,那也死心了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好再自己生了個好癌,也沒花上特別大的費用,現在只差放療,準備回家過年了。

我想每一條與腫瘤患者有關的巷子,變幻的是四季樹葉綠了枯青了黃,不變的是這裡的人們來來又去去,相聚又別離,阿姨說:“來過的,真的不要再回來。”

/他們從全國各地奔向這裡,為了生的希望,也為了死的絕望/

“如果這裡也看不好,那就真的只能放棄了”,準備臨走時一位40歲出頭的鼻瘤患者說起這番話:

“醫生推薦來上海看病,大醫院,在這裡能更好活命。不然我們也不會千里迢迢跑過來。醫院裡面連開刀都要排隊等床位,根本不可能讓我們這麼長時間住院化療,都得住在外面。”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等我衝上去想詢問更多的時候,他們已經走遠了.....

在這裡大多數都是來放療、化療的,時間長、得反覆來,需要家人的陪伴。雖然房子又小又破,但還能燒燒弄弄、補充營養,不像酒店,房錢貴、吃什麼都得外面買。

因為隔壁就是腫瘤醫院的關係,這裡形成了一條集吃、住、一條龍的“癌症村”。

在小巷子裡,最多的是三種生意分別是:家庭旅館、小吃水果攤和理髮店。很多患者由於化療反應比較大,整個人懨懨的沒什麼精神,平時不跟外人接觸,這些開放在附近的店,就是最好的交流區域。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這家雜貨鋪,開了將近3年,來這買東西的都是腫瘤患者,幾年間價格從未漲過,只為這些患者能省一分是一分。

雖然生意一直都很好,但這裡的每一天,談論的都是生與死的話題,呻吟聲和爭吵聲交織在一起,太沉重。很多家庭都是一人生病,拖累全家,尤其是對於晚期病人來說,奇蹟更是萬分之一,大部分治療的意義,只能是延續痛苦,苟延饞喘。

老闆說自己親眼看到過,化療八次了,一次化療,至少一萬七八,最後花了幾百萬,也沒留住人,那根本就是無底洞,時常忍不住勸他們:回家吧,別浪費錢了。

/對於生活的苦難,很多人更多是無能為力/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3號門,每個人都帶著沮喪的心態進進出出,不願去觸摸生命中那些不可承受之重。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最讓人心寒的是,這裡曾經為一張排隊號起了紛爭,有人直呼都是命,誰先不一樣呢?

不僅是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在各大省會城市同樣存在這樣的癌症村,他們每天都在和死神較量,有些仍免不了人財兩空,也有你我想像不到的堅強和美好。

有時候,只有親眼目睹了才會知道生命的脆弱和堅強,都是超乎想像。面對疾病,無一例外,我們選擇了勇敢和不低頭;面對死亡,我們選擇了畏懼和活下去。

願你更敬畏生命。2019年,世間少一些病痛,多一些美好。

我們走時遇見了一位大叔,坐在醫院外的長椅上,無比的安靜,兩眼無神望著天空,不敢想象他承受的又是什麼。

- END -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圖片/阿旭

‍設計/zs

在上海,有这样一座癌症村,看透人世间

商務電話 /微信: 186167044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