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不過”,不過歡,不過飽,好日子不過如此!

人生當官也好,做民也罷,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聽風撫琴,吟詩讀書,其樂融融。

但是凡塵世界,太多紛擾誘惑,滿是物慾的紅塵,如何身心同修,實現半飽人生?唯有捨得吧!捨得決不是無奈的放棄,而是洞悉大勢所趨後的一種選擇,唯大智慧者才懂得捨得。

人生“七不過”,不過歡,不過飽,好日子不過如此!

坐倒話多,睡倒夢多,三天不做事變成笨婆。勤謹勤謹,衣食有準;懶惰懶惰,必定捱餓。勤勞勤勞,衣暖食飽;懶惰懶民,日子難過。

人生“七不過”,不過歡,不過飽,好日子不過如此!

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其實,寬容永遠都是一片晴天。

吃飯吃七八分飽,粗細搭配,葷素相兼。

居室可以乾淨舒適,不必搞得富麗堂皇,那樣極易奪心志而蛻化變質。人生不在於住的房子有多大,而在於在裡面笑的有多甜。幸福不是物質所能持續的。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把健康比做“1”,把事業、地位、財富、愛情等比做“0”,前面的“1”都沒有了,後面的“0”再多又有什麼意義?

人生之味,細細品來,斷然不可少了淡泊,因為多一份淡泊便少一份執迷,多一分寧靜便會多一分明智。

享受一種恬淡的生活,享受一種靜逸的日子。

所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轉變自己的情緒,以更積極的慈悲心、愛心來看待世界,才是化解嗔心最好的方法。

人生“七不過”,不過歡,不過飽,好日子不過如此!

勞不過累

人生一程,或多或少地,總要經歷一些大喜大悲,大喜大悲時認清自己,大起大落間看清朋友。

住不過奢

懶不過墮

不可無所事事,因為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懶驢子是打死也走不快的。一隻懶惰的羊連對自己身上長的毛也覺得負荷沉重,它剝奪你的動力,割斷你你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所以,物要防腐,人要防懶。

人生“七不過”,不過歡,不過飽,好日子不過如此!

方誌敏《可愛的中國》說:“為著階級和民族的解放,為著黨的事業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華麗的大廈,卻寧願居住在卑陋潮溼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寧願吞嚼刺口的崐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軟的鋼絲床,寧願睡在豬欄狗窠似的住所!”

食不過飽的好處有很多。首先能保證胃內不會食物擁塞,有利於胃腸寬鬆蠕動,同時又能使身體運動方便自如。使人經常保持有飢餓感,就會增加食慾激素的分泌,促進胃腸消化技能的增強。適當限制熱量攝入會延長人的壽命。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豐碩的收穫讓辛勤的耕耘者感到欣喜,自然是人之常情。然而這種喜悅只可沉浸片刻,而不可沉湎其中。想要有新的收穫,必須重新耕耘,冷靜思考。

寬容如陽光,溫暖人的心靈;生氣就像自己喝毒藥而指望別人痛苦,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喜不過歡

淡泊,是一種美,一種心態,一種修養,一種境界。淡泊是一種從容,一種寧靜,一種平常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要想淡泊,必須有容。要想淡泊,必須寡慾。

經典的比喻蘊藏著真實,只有保證身體健康,才能讓自己持續不斷地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創造財富,才能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幸福,

食不過飽

膳食必須符合個體生長髮育和生理狀況等特點,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含量適當,全面滿足身體需要,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促進生長髮育和健康。《黃帝內經》提出了“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

人生“七不過”,不過歡,不過飽,好日子不過如此!

怒不過度

在你盡心休閒的時候,所得到的體力和精力的恢復,會為你下一階段的奮鬥增添無窮的動力。因此,要愛惜身體,善待自己!

諸葛亮在《誡子書》寫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