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2019預測之0.2版


吳曉波2019預測之0.2版


吳曉波2019預測之0.2版


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跨年演講很受關注。

今年他講了2018留下的五個懸念以及2019的幾個預測。

懸念1:中美貿易戰何時能夠打完?

116年來,美國已經打過三次重要的貿易戰:第一次是跟英國人打,第二次是跟蘇聯人打,第三次是跟日本人打,今年打我們是第四次。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中國的GDP增長率平均在9.2%左右,美國在3%左右,如果這個曲線一直往下畫,十二年到十五年之間,中國的經濟總量就會超過美國。

如果十年後我還有機會舉辦年終秀的話,在2028年的時候,大概率中美貿易戰可能還沒結束。

(馬將軍:戰,止於貿易就好了。)

懸念2:企業家的投資熱情靠什麼激活?

2018年大概是我見過民營企業家最為沮喪的一年。

所有的經濟問題都可以用數據衡量,用公式計算,最難的就是信心。

我認為,要重新定義民營經濟的地位。

在今天舊基礎設施和新基礎設施並存的環境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已經不再是主、配角作用,他們是雙主角景象。

如果這個歷史定位不能被確定的話,客觀上講,中國2700萬民營企業的信心很難被真正喚醒。

(馬將軍:再大膽一點就更好了。)

懸念3:是不是出現了“消費降級”?

我認為今天出現的真實情況是“消費分級”,拼多多和趣頭條在2018年的火爆,其實是兩個紅利帶來的結果,第一個紅利是智能手機大規模下沉到四五線城市以及鄉鎮,另一個紅利是社交紅利,在平臺流量被吃光的情況下,社交工具成為私域環境裡一個新的信用基礎。

這並不意味著消費降級,只能說明消費圈層分化越來越明顯,層次變得越來越多。

(馬將軍:反正我已率先降級了。)

懸念4:房地產會不會崩盤?

另外一個真實的數據,過去一年全國70大城市的房價,拿到數據之後我也吃了一驚,房價下降的城市只有三個(北京、上海和廈門),其餘67個城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2019年,房地產行業將出現非常糾結的局面,在大規模的人民幣增發和居民消費恐慌下,不動產仍然是非常大的承載物。

我認為從一季度開始,房地產政策的波動將成為我們看宏觀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馬將軍:意思是還要再看看。搞不清楚他的“真實的數據”來自哪裡,官方的全年房價肯定沒有統計出來。這真是一個過於令人吃驚的數字。)

懸念5:創業還會不會繼續熱下去?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專門找了一家企業——優客工場,要了一組數據。

最多的創業企業在哪裡?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最少的是製造業領域。

今天創業為什麼降溫呢?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已經吃完了。

新制造需要很多軟件信息技術、文創、工業設計,幫助我們變成新的經濟。未來沒有所謂的傳統產業,所有的產業都跟新經濟有關。

(馬將軍:全民創業大潮已經退了。我們這個民族並不以創造力見長)

關於2019年,我們繼續做一些“危險”的預言。

1. 2019年上半年仍會延續一個比較寒冷的狀況,下半年會怎麼樣呢?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剛才管清友的演講有一個比較“狡猾”的標題——《隧道的微光》,他有沒有告訴我們隧道有多長啊。

所以朋友們,明年上半年,大概率現金為王。

(馬將軍:許小年說2019沒有什麼不確定性,幾頭灰犀牛就蹲在那裡,隨時可能衝過來。)

2. 我們簡單算了一下在過去四個月裡面,各省基建投資計劃,加起來大約是4萬億,把配套資金加一起和2013年差不多,大概10萬億左右規模。

如果這一輪的經濟危機繼續通過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通過制度創新激活民營經濟,那麼經濟復甦可能會以一種物價膨脹的方式實現。

(馬將軍:到處都在挖路。抓瞎。撈油水)

3. 講幾個好消息吧。

2014年開始,我覺得中國製造發生了非常多的變化。製造業是我最熟悉的一個行業。這幾年我去一些工廠,從一條柔性生產線開始,看它的傳感器技術、雲計算平臺等等。

我看到技術驅動成為一種新的能力,消費者也喜歡買單;同時定製成為一種趨勢,只有定製以後,它的生產成本之外會增加一個情感成本,情感成本是柔性的,這會讓我們的產品擺脫成本優勢。

我還看到很多公司把硬件和軟件結合,提供的是一套解決方案。然後各個行業出現了大規模跨界,再然後我們看到了頭部效應,那些體積比較弱的企業,在未來三年內日子仍然會非常非常非常難過。這一輪危機會淘汰一大批企業,使一些頭部公司的品牌能力、製造能力、渠道能力進一步加強。

4. 這幾年出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消費變化:第一,本土甦醒。今天的90後天生本土意識非常強。第二,顏值迭代。你今天去商場買衣服買鞋,並不意味著你缺,而是因為你認同它的文化符號和審美追求。第三,物美價平。過去我們一直被“物美價廉”誤導,當物美價廉成為一種消費哲學,這個市場上沒人願意為你的技術創新買單,他們只為便宜買單。最近這幾年我們買東西變了,先看喜不喜歡,“物美價廉”逐漸被主流消費觀拋棄。第四,細分為王。一方面頭部企業越來越集中,一方面細分市場越來越大,“大而強”和“小而美”同時存在,將成為未來中國市場的一大景象。

5. 2019年會出現三個商業模式創新:

1)圈層社交。今天我們做一個產品千萬別想賣給所有人。

2)私域電商。2017年形成的私域社交流量,會在2019年呈現井噴,因為平臺流量越來越貴,企業通過平臺獲得消費者的成本越來越高。

3)會員制。獲得有效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怎麼辦呢?我需要用心長期的經營他,讓他和我產生重複的交易行為。

我認為,會員制將成為2019年最流行的消費者關係模式。

6. 車業突變,5G來襲

過去一百年來的製造業“皇冠產業”到了2019年將出現產業週期的新拐點,進入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的新週期,車業在明年會發生新的突變。

同時5G要來了!

如果說3G和4G改變人和信息的關係,5G會改變什麼?

下面是高通給我們的預測:5G將改造精細農業、靈活製造、智能物流、無人駕駛、協作工作空間、無人機運輸、沉浸式娛樂、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等等。

(馬將軍:好像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好消息。當然,5G是一定要搞的了,無人駕駛也很有搞頭,就看能走到哪一步。)

有一個怎樣的國家,就有一個怎樣的人民,有怎樣的人民,就有怎樣的國家。這個國家好還是不好,明天在哪裡?其實不在於我們有多少機器、黃金和高樓,而在於我們每一代有怎樣的人。如果一個時代的機遇屬於年輕人,那麼就是國運所在!


(馬將軍:開始扯蛋。好吧,是這個理。)


吳曉波2019預測之0.2版

海通姜超,

也算個名角咯。

預測了2019年“可能會發生的五個變化”。

下面這個跟我瞎想的差不多。提名一下。

在過去10年的貨幣超發時代,中國資產配置的最佳選擇是房地產。原因在於貨幣超發導致了高通脹預期,而房地產等實物資產最受益於物價上漲。從2008年到2017年,中國的廣義貨幣從40萬億元增長到167萬億元,年均增幅高達15%。過去10年很多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都在3倍以上,折算成年化漲幅超過15%,這差不多就是同期中國的貨幣增速。但2018年廣義貨幣增速降至8%,我們預測未來10年的貨幣增速均值就在7%~8%。假如房價漲幅與貨幣增速基本相當,那麼對應的房價潛在漲幅就會降至每年7%~8%。但我們還要考慮中國的房子沒有土地所有權,只有房屋的所有權,而房屋的實際使用期限就在50年左右,所以相當於每年折舊2%。因此扣掉折舊以後未來中國房價每年的潛在漲幅或許就在5%左右。而且還要考慮過去10年中國的房價上漲透支了居民收入,所以可能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房價都未必會漲了。在貨幣超發時代,全社會的資金都在流向房地產,使得股市缺乏長期投資資金。同時從產業結構來看,貨幣超發使得金融和地產行業畸形發展,也使得上市公司的結構以週期行業為主,企業缺乏創新動力、盈利增長不可持續,無法創造穩定的回報。但如果未來貨幣不再超發,房價漲幅回落將抑制地產行業發展,而利率下降會抑制金融行業擴張,而房價和租金漲幅回落、貸款利率下降均有助於降低企業成本。同時如果財政政策轉向減稅讓利,降低企業的稅收成本,那麼就會形成金融、地產和財政三方面反哺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促進消費和創新,從而創造出穩定可持續的回報。股市將進入真正的回報時代。


吳曉波2019預測之0.2版


中泰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也是個人物。

他比較懂傳播。

12年前,寫了個文章叫《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

意思就是要敢於加槓桿,借錢去買那些買不起的東西。

現在你知道了,負債買房的人都賺到了。

前兩天,李首席又說了句有意思的話,

“要買自己買不到的東西“。

步入到商品和資本雙過剩的時代,如今什麼東西還買不到?也有例外,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由於眼下實行外匯額度管理,換匯有額度限制,不是你想買多少外匯就可以買多少。你如果擔憂本幣會大幅貶值,那不妨買黃金,不論是實物黃金還是紙黃金,不論是黃金期貨還是黃金ETF,都可以起到對沖貶值風險的作用。這就是達到了“買自己買不到的東西”的目的。即便在一個全面過剩的商業環境下,總是存在某些長期緊俏的或者供不應求的東西,而其背後的原因還是非常值得研究。比如,這些年來,中華軟殼煙和飛天茅臺都是很難買到的東西,尤其是後者,存放越久,價格越高,不僅有消費屬性,還有投資屬性。由於這類商品能夠買到的量通常有限,即便收藏期間價格增值幅度很大,對家庭資產組合的增值貢獻度則未必大。但如果你買這些具有投資屬性商品所對應的公司股權呢?這樣的話,投資規模就不再受到限制,而且也不用擔心買到假貨。對於“價值”的評估需要用歷史的眼光。記得上世紀80-90年代,舉國崇尚外菸,“萬寶路的世界”佔領了中國的體育文化娛樂行業的商業廣告;之後,隨著國產煙走向高端化,菸民們消費又逐步迴歸到國產煙,如今,中華煙獨佔鰲頭,成為紅白喜事的“標配”。國內白酒市場也是如此,洋酒儘管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笑到最後的還是國酒,而且作為小眾的醬香型白酒被越來越多高端人士的味蕾所接納,頗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其實,這背後隱含著歷史和文化的積澱。尤其在飲食文化方面,味蕾的傳承力量是無可匹敵的。因此,在中國,買不到的東西通常與5000年的厚重歷史有關;而在美國,買不到的東西則與科技創新有關,因為美國的歷史即便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算起,也只有500多年時間。


馬將軍說三點


1、

終於輪到我了。

先說一個真實的段子。

話說著名的中金公司發佈了2018年十大預測,

然後錯了九個半。

中金分析師王漢鋒說:

這讓大家知道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在年初有怎樣的憧憬,在年底又有怎樣的失落。

好吧,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我原諒你了。

2、

在我小的時候,一年就是我已過完的人生的幾分之一。

在我年輕的時候,一年就是我已過完的人生的二十分之一。

現在,一年也就佔個2%多一點。

去年,今年,都不過是一個年。

年,這頭怪獸,我已經不怕它了。

如果不是誤以為你們都在等我發表重大預測,

我根本就不搭理它。


吳曉波2019預測之0.2版

3、

要說就說三千年。

我喜歡的歷史學家黃仁宇說,

如果你相信歷史長期發展的必然性,那麼當你經歷了種種失敗,年老時回望自己的人生,才能平靜地接受命運,體會其中的必然,然後靜靜地等待隧道的盡頭開始展現一絲曙光,證明那些企圖逆轉命運的努力,並非無謂和徒勞。


中國歷史長期發展的必然性是什麼?

是從一個帝制國家走向現代國家,

現在已經到了隧道的盡頭,

曙光時隱時現,

也許還需要兩代人,就將豁然開朗。

4、

許小年說,未來三五年都沒有什麼不確定性。

如果你相信,

那麼,恭喜你,一個躺贏的時代到來了,

只要你不投樓市不投股市不投幣不投p2p,你就贏了。

可以投的只有黃金。

週期天王周金濤在2018、2019“萬劫不復之年”推薦的唯一品種就是黃金。

也許還有李迅雷沒有明確說的。答案自己找。

5、

據說日本人有一個“失去的十年”,

但我看日本人還是很厲害啊。

日本人好像也沒有變成別的什麼人。

一年,三五年,

不努力,不積極,不逆襲,不強迫自己快樂,不責怪自己不如人,

可不可以?

天不會塌下來吧。

天從來沒有塌下來過。

6、

好吧,你還年輕。

那麼送你另外一句話,

芒格說的:

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才是我們可以作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