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6個月,易被認定“非正常戶”被吊銷營業執照,為何原因

2019年稅務大改,增值稅稅率下調+小規模自開專票範圍擴大+社保移交稅務+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新標準等一系列新規出臺,稅收政策優惠越來越多,註冊企業的數量也在提高,但有一些企業正走上違規的道路,以無經營、無業務為理由,常年零申報。

零申報不是你想報,想報就能報

一般我們認為只要公司沒有啥業務,不就能零申報了嘛;還有的公司,有業務也隱瞞收入的,硬是要零申報,其實這都不對。

要求的零申報企業是:企業納稅申報的本期數據和往期數據均為0,一般只存在於未開展經營的企業,或是準備註銷正在清算的企業。

一般來說長期零申報超過6個月,就會被列為“非正常戶”…

6個月不經營,可能被吊銷營業執照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明文規定:

“公司成立後無正當理由超過六個月未開業的,或者開業後自行停業連續六個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後果

吊銷營業執照會給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責任人帶來一定的限制。

(1)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名稱三年之內不得使用;

(2)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

(3)被吊銷企業的出資人或有限公司的股東應依法履行組織清算的義務,拒不清算的,要承擔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後果;

(4)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應當將營業執照公章、合同專用章等繳回原登記機關,拒不繳回的,屬違反登記管理法規的行為,可以提請當地公安機關協助收繳。利用應收繳的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按無照經營論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被吊銷營業執照和嚴重違法違規的企業及其負有責任的法定代表人的不良信息將被鎖入警示信息庫,實行分類監管和“黑名單”制度,擴大失信行為的公示範圍,不但相關人員在其他企業的任職會列入監控範圍,也方便投資人、交易對象、消費者進行市場調查,保障交易安全,這些不良信用記錄並不因企業消亡或責任人離職而終結,將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在責任人個人名下不能消除,使其承擔失信於社會的後果。

企業經營6個月,易被認定“非正常戶”被吊銷營業執照,為何原因

如果有你公司的話,請一定要走正規流程把公司註銷掉,特別是同時還有稅務遺留問題的。因為稅務方面,是永久監控黑名單,就算是三年期滿如再註冊公司,還是一樣會被追溯罰款。

關於零申報

會計人必須知道的8個問題

什麼情況下能進行零申報呢?

零申報指企業納稅申報的所屬期內沒有發生應稅收入,當期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真實申報數據全部為0,可以進行零申報。零申報並不僅僅指收入為零,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當期收入為0就可以零申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如果當期沒有銷項稅額,且沒有進項稅額,才可以零申報;企業所得稅納稅人當期未經營,收入、成本都為0才能零申報。

(1)取得免稅收入只需零申報?

不久前,某企業的會計來到辦稅服務廳,諮詢零申報的問題。

“我們企業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已經按規定辦理增值稅減免稅備案,2019年第一季度銷售蔬菜收入20萬元,全部符合免稅條件,可以零申報嗎?”

已經進行減免稅備案的企業可以零申報麼?不少納稅人會有這樣的疑問。

這種情況是不可以零申報的。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增值稅減免備案的納稅人應納稅額為零,但並不代表該納稅人可以零申報,而是應該向稅務機關如實申報。正確的申報方式是將當期免稅收入20萬元填入增值稅申報表第12欄“其他免稅銷售額”完成當期申報。

(2)月銷售額未達10萬元只需零申報?

某公司向稅務人員提出了納稅人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我們公司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當月銷售收入20000元,可享受小微企業增值稅免稅的優惠政策,可以零申報嗎?”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容易陷入“月銷售額未達10萬元只需零申報”的誤區。實際上,按照相關規定,在享受國家稅收優惠的同時,應該向稅務機關如實申報。正確的方式是計算出不含稅收入,再用不含稅收入算出應繳納增值稅,填入申報表相應欄次享受免稅。

(3)當期未取得收入只需零申報?

“我們公司剛剛開業,這個月購買設備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5份,進項稅額8500元,已經做了認證,但是沒有取得收入,請問可以零申報嗎?”

雖然沒有取得銷售收入,但是存在進項稅額,如果該納稅人因未發生銷售辦理零申報,未抵扣進項稅額會造成逾期抵扣而不能抵扣。正確方式是在對應的銷售額欄次填寫0,把當期已認證的進項稅額8500元填入申報表的進項稅額欄次中,產生期末留抵稅額在下期繼續抵扣。

(4)企業長期虧損,企業所得稅可零申報?

“我們公司長期虧損,沒有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企業所得稅可以零申報嗎?”

企業的虧損是可以向以後五個納稅年度結轉彌補的,如果做了零申報,則第二年盈利就不能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了,會造成企業損失。如果當年做了企業所得稅零申報,卻將虧損延長到以後年度扣除,是違反稅法規定的,所以虧損企業要慎重零申報。

(5)已預繳稅款只需零申報?

前不久,某企業的張會計給辦稅服務廳打來諮詢電話說:

“我們平時給客戶提供建築服務,也銷售一些建材,屬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這個季度我們提供建築服務取得不含稅收入5萬元,已經到辦稅服務廳代開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繳納1500元稅款,是不是就可以做零申報了?”

雖然代開發票已經繳納了稅款,依然不能簡單地做零申報處理。應該在規定欄目填寫銷售收入,系統會自動生成已經繳納的稅款,進行衝抵。

(6)取得未開票收入只需零申報?

某企業是一家新成立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9年1月增值稅應稅銷售額100萬元(未開票收入),銷項稅額13萬元,當期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10份,進項稅額13萬元,未認證。

最近,公司劉會計打電話到辦稅服務廳諮詢是否可以因當期未認證增值稅進項發票而進行零申報。

如果納稅人違規進行零申報,不僅要補繳當期稅款還要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正確方式是該納稅人應將當期收入100萬元填入未開票收入中,按規定繳納當期稅款。

(7)籌建期可做零申報?

“我們是籌建期的新辦工業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8年12月仍在籌建中,當期未發生銷售,也未認證增值稅進項發票,可以進行增值稅零申報嗎?”

籌建期的納稅人2019年1月申報增值稅時可以辦理零申報。如果當期該納稅人有增值稅進項發票,且已在當期進行認證,則不能進行零申報,需按規定填寫當期進項稅額。

(8)如何正確做零申報?

免稅、無應納稅款與零申報,雖然最後結果都是應納稅額為零,但是區別很大,納稅人要正確進行零申報。違規零申報會造成企業利潤損失,更會影響企業信用,增加稅收風險。再次提醒大家:

2019年稅務政策正在規範行業的發展,每一項決策也在全面提高企業以及個人的操作標準,所以請大家配合稅務,勿踩紅線,切勿違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