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至親囚禁販賣,受盡傷害從不墮落:她的人生給予我們三點啟示

前段時間,隨著《都挺好》的熱播,原生家庭之痛成為熱門話題。劇中蘇母的強勢偏心,蘇父的懦弱做作,讓我們看到原來天下父母並不都是慈愛寬厚。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無法擺脫人性侷限,面對一個不喜歡的孩子,他們會有心機私慾,甚至會為了自身利益,關鍵時刻犧牲掉孩子的某些權利。

看著劇中可憐巴巴的少女蘇明玉,每個觀眾都忍不住抱打不平。

蘇母壞嗎?

壞!

正當網友們對蘇母口伐筆誅,我自己也對這個“壞媽”恨得牙癢癢的時候,無獨有偶,我遇到了一本書,讀完我竟然發現這世上“壞媽”何止蘇母,書中的“惡母”要比電視劇中的“壞媽”更壞一千一萬倍,其心腸歹毒,手段殘忍令人驚歎,完完全全顛覆了我以前對母親的認知。這個本不配做母親的人,雖然擁有過兩個女兒,但是她用形式不同,殺傷力相同的冷漠、暴戾,把兩個孩子打入人生深淵,嚴重傷害了她們身心。

幸運的是,兩個女兒雖然受盡磨難,飽嘗人間疾苦,但並未以恨報怨,變得和母親一樣惡毒。她們從未被命運厚待,卻從未辜負過命運。自始至終,用一顆向善向暖的溫柔心面對世界,活得自尊自愛,活得充實無畏,短暫的生命猶如燭光,照亮黑暗冷壁,留給人世無盡思考,留給我們三點啟示。

一、惡母給予女兒的人生

《她被給予的人生》是德裔美國作家愛倫· 瑪麗·懷斯曼的作品,全書通過兩個素未謀面的女孩莉莉和茱莉亞的回憶展開,兩段看似關聯不大的故事,卻暗藏玄機,環環緊扣、相互交叉,一步步揭開布萊克伍德莊園不為人知的驚天秘密,同時,將兩個女孩的人生緊密串聯在一起。

惡母是書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她的名字叫做柯若蘭·布萊克伍德。故事開始於1931年7月,美國紐約多賓角。柯若蘭和丈夫霍華德經營著一座農場。外人眼中的他們,過著優渥的中產階級生活,經濟富裕,衣食無憂。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千瘡百孔的生活中,缺憾如鯁在喉。他們經過多年企盼,柯若蘭歷經8次流產,終於等到第一個孩子莉莉的降生。

然而莉莉並沒有享受到無私溫暖的母愛,柯若蘭嫌棄她,鄙視她,虐待她。她罵女兒是“混世孽障,有罪、恥辱”,她在房子最頂部一間小小的閣樓裡囚禁了女兒九年。她從未親過她,抱過她,看她的眼神從來冷冰冰,平時對她非打即罵。她忘記關燈,被母親用油燈燒傷手指;多說一句話,被推倒磕在床邊,把下巴磕出一道疤。

莉莉從來沒有走出閣樓,她的夢想不過是想知道外面的空氣和室內有什麼不同,雨點落在皮膚上是什麼感覺。她央求母親,把窗戶上的鐵絲網去掉,但是換來的是更加兇狠的打罵。

莉莉的父親霍華德,非常懦弱,是個不折不扣的“怕老婆”,他內心雖然對親生骨肉殘存溫情,但是和女兒的接觸,小心翼翼避著老婆。他在莉莉生日時給買了小禮物,被柯若蘭指責:罪孽深重。他給莉莉帶來書,送給她一隻叫艾比的小貓,偶爾去閣樓偷偷看看她,這是莉莉唯一的慰藉。

終於,一個夜晚,趁著霍華德進城辦事,柯若蘭把莉莉賣給了巴羅兄弟馬戲團,成為活人穿插秀表演者。她用賣女兒的錢,買回一匹馬。

叛逆少女茱莉亞是離家出走的孩子,她寧願流落街頭,寒冬時節在公共廁所用冷水洗澡,寧願看人臉色在餐館打小工也不願回那個經濟富庶精神痛苦的“家”,母親的古怪冷漠,父親酗酒,他們與她總好像隔著一段陌生的距離,她不懂為什麼他們不愛她。

在她上高中時,有一次和朋友聚會,父親出門找她發生車禍。

她從此揹負沉重的精神枷鎖,再也不想面對那個深深刺痛她心,令她窒息絕望的母親。

被至親囚禁販賣,受盡傷害從不墮落:她的人生給予我們三點啟示

二、她的人生給予我們三個啟示

全書內容以時間順序展開,以莉莉的遭遇和茱莉亞揭秘兩條線索穿插敘述,到最後巧妙融合,讓讀者全景感受莉莉悽慘悲苦的一生,以及莉莉在惡劣生存環境中堅守的善良,希望,溫柔和對世間萬物的愛。

啟示一:永遠不要怨天尤人,命運這個事情,沒有最苦,只有更苦

人活在世上,很多事情可以選擇,唯獨出生在什麼家庭,沒得選。

我不止一次聽到身邊很多朋友自怨自艾:“唉!真命苦,如果天生在有錢人家就好了,我就不用辛辛苦苦還車貸房貸!”

“唉!如果父母有能力安排工作就好了,我就不用到處求職!”

“唉!我的性格不好,都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學習不好,都是小時候父母關心不夠,耽擱了!”

每當這時,我就想說:“你辛苦,你有莉莉苦嗎?別再找藉口了,你的父母沒有錢,沒有權,文化水平也許不高,對你關心不夠,可是那有怎樣?他們愛你,疼你,把你視作心肝寶貝,這還不夠嗎?為人子女,這是最大的財富。這也是莉莉終其一生,無法實現的奢望。”

命運就是這樣,當你感覺“苦”的時候,總有人比你更苦;當你感覺“苦”的那一刻,也許下一刻更苦。所以,對於與生俱來的一切,永遠不要抱怨,勇敢的去承受,去選擇,去堅守。

莉莉曾經以為,被母親囚禁最苦;可是到了馬戲團才知道,被毒打,被鞭笞,被關進廁所和籠子是家常便飯。當她和動物一樣,被人獵奇觀賞時,她終於知道被母親毒恨的原因:她是“白化病”患兒,上帝忘記了給她塗顏色,她從頭到腳全身雪白。雖然她有完美的五官,聰慧的頭腦,溫柔的性格,可是那又怎樣?她的父母和很多人認為:外表不一樣,內在肯定異常。

她有錯嗎?她願意生成這樣嗎?她也不甘委屈追問過。可是沒有人回答。她只能默默承受一切。肉體的疼痛還能忍受,良知和自尊的泯滅,她無論如何不能苟同。當她不願假扮白化靈媒騙人的時候,當她多管閒事,照顧動物惹得梅里克勃然大怒,要被強暴的時候,她奮起反抗,寧死不從。

被至親囚禁販賣,受盡傷害從不墮落:她的人生給予我們三點啟示

啟示二:我們無法選擇命運,卻可以選擇在命運裡怎樣活著

由於“白化病”,莉莉在馬戲團只能與“畸形人,動物”為伍,參加表演。但是在內心她從來沒把自己當做異類,她憐憫動物,待人真誠友好,從來不憎恨別人。她的美好深深打動了英俊的馴象師科爾和刺青女格蘿瑞,從而收穫了一段雖短暫卻甜蜜婚姻和一份真摯的友情。

茱莉亞曾經因為“不被愛"玩世不恭,桀驁叛逆,當她以為不公平,不幸福的命運就是一生,準備渾渾噩噩了此殘生時,律師找到她,告知母親已去世,她已成為布萊克伍德莊園的唯一繼承人。回到家裡,她發現肩負的責任以及父母隱藏的重大秘密。她剝絲抽繭,查找出的真相令她震驚並心痛不已:她以為胎死母親腹中的姐姐莉莉,原來一直生活在閣樓裡,而且莉莉並不是她的什麼姐姐,而是她真正的媽媽,她是莉莉和科爾的愛情結晶菲比。

當莉莉和科爾因為拯救大象佩鉑被馬戲團老闆巴羅殺害的時候,柯若蘭為了奪走並佔有這個健康的“小女兒”,不給受傷的莉莉醫治,又一次把她囚禁直至死亡。

殘酷的命運令茱莉亞清醒,她決定和莉莉一樣:面對別人給予的人生,在無法選擇的命運裡,選擇屬於自己的方式活著。

被至親囚禁販賣,受盡傷害從不墮落:她的人生給予我們三點啟示

啟示三:人活在世間,傷害和磨難在所難免,重要的是疼痛過後,你收穫了什麼?

有些人,通過疼收穫了怨恨,生生把自己的心變成一座復仇的牢獄,緊盯別人的同時,亦把自己囚禁於黑暗。有些人收穫了放棄,不再勇敢,不再相信一切美好的東西,自甘墮落,隨波逐流。有些人,收穫了愚智,在別人給予的苦難中,自我懷疑,自我懲罰,自我否定,陷入命運的泥沼。

莉莉的一生,歷盡苦難,令人揪心,被至親的人虐待拋棄,又被馬戲團的老闆毒打無數,但是她心中充斥的從來不是仇恨,哭過之後,洗把臉,換條裙子,她看到的又是清風和天空。她的生命如同火花,短暫絢麗,通過自己的努力,擁有過一個相愛的人,生過一個可愛的女兒,遇到一個真心疼惜地朋友,也算此生無遺憾。

茱莉亞在經歷過種種殘酷之後,慢慢明白生命的意義,她也找到了紀念爸爸媽媽最獨特,最好的方式。布萊克伍德莊園在一把大火中的消逝殆盡,連同那些秘密、罪惡、慾望、黑暗、噩夢。

新房子的崛起,也是茱莉婭的新生。以後,無論怎樣,她都會給予自己一個無悔的人生。

通過苦難,收穫堅強和勇敢,收穫智慧和成長,這是生命裡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最讓我們靈魂安寧的一件事。

被至親囚禁販賣,受盡傷害從不墮落:她的人生給予我們三點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