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2016年,成都市公佈的《成都市建設世界軟件名城規劃綱要(2016-2025年)》(下稱《綱要》)中,印度班加羅爾作為對標城市,被寫入了文件。

《綱要》中提到,成都要以印度軟件產業發展為樣本,通過建立友好城市合作模式,推動成都的軟件產業發展。

在這其中,產城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無疑是成都向班加羅爾學習的重要課題。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綱要》文件截圖,圖源成都市政府官網

成都城市發展的2.0,產業園區驅動城市發展

根據《綱要》,成都市大力發展的主要高新產業園區,包括“南拓”下的高新區新川、天府新區科學城、雙流區物聯網產業園區,城西的武侯區西部智谷、郫都區菁蓉鎮,城北的金牛區西部地理信息科技產業園、金牛區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遠郊都江堰市的軟件產業園,以及崇州市羊馬新城等。2017年8月,“東進”地理中心簡州新城成立,整個環成都高新產業園區圈,正式形成。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綱要》文件截圖,圖源成都市政府官網

作為城市發展規劃的新風向,我們能夠看到的是,成都的城市發展,已由過去單純的商業+住宅這樣“攤大餅”式的擴張,朝著產業園區帶動整個板塊發展,形成多個城市發展極這樣的產城一體化模式轉變。

通過掃描《綱要》文件,我們也注意到,作為成都“北改”工程的重要區域,金牛區落地的產業園就有兩個,而這兩個產業園區的落地點就是現在的北部新城。與此同時,成都市政府發佈的《成都市2016-2035年城市整體規劃》(下稱《整體規劃》)文件中,北部新城板塊被定調為城北副中心。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2035年城市格局

在兩大高新產業園區和城北副中心規劃的加持之下,要說北部新城是“金牛硅谷”,與世界硅谷相比肩,也並非誇大,其中邏輯我們可從同樣是產城一體化發展模式的美國“硅谷”舊金山,和印度“硅谷”班加羅爾的發家史中窺得。

美國硅谷,產城一體化發展的世界級樣本

“硅谷(SiliconValley)”這個名字世界所知,大約是因為《每週商業》中的一篇新聞報道。

當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位名叫唐納德·侯弗勒的記者,在1971年發表了題為《硅谷在美國(Silicon Valley in the USA)》的專題報道。報道中,該記者使用“硅谷”這個詞,用以代指加利福尼亞州北部一片靠近舊金山海灣的地區。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硅谷”路牌

上世紀20年代,硅谷的奠基人特曼從麻省理工畢業後,趕赴斯坦福大學任教,並創辦了電子通訊實驗室。後來,在特曼的資助下,他的兩個學生於一間車庫內成立了惠普,“車庫裡的傳奇”被廣為傳頌,硅谷也最終成為了“硅谷”。

在硅谷形成的過程中,大學院校與科研機構,扮演著孵化器與領路人的角色,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特曼所任職的斯坦福大學。1891年,利蘭·斯坦福夫婦建立了斯坦福大學,此後,惠普、谷歌、羅技、英偉達等眾多科技公司的領導者都在此有過求學經歷。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硅谷在史蒂夫·喬布斯(Apple發起人)、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謝爾蓋·布林(Google創始人)等互聯網大佬的率領下,搖身一變成了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代名詞。

在硅谷高新園區的帶動下,2008年硅谷人均GDP達到83000美元,居全美第一。人口不到全國的1%的硅谷,所創造的GDP卻近全國的5%。這種以高新產業驅動城市發展的產城一體化“硅谷模式”,也為世界各城市所效仿,比如印度的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成都對標的東方“硅谷”

印度政府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推行鼓勵到發達國家留學的政策之後,接著又大力發展IT產業。因此,在外留學、工作的印度人,大多目的地都是硅谷。

印度國內方面,在印度獨立之後的70餘年時間內,班加羅爾相繼創辦了10所綜合性大學、70多所技術學院,以及一大批研究機構,其中就包括了班加羅爾大學、印度科學院、印度科學研究所等。一大批學成歸來的IT人才,也都匯聚於此,為班加羅爾高新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科研人才基礎。

1958年,德克薩斯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建立了設計中心,此後,英特爾、微軟、IBM等知名IT公司,也陸續來此設立分部或辦事處。高新產業的落地,使得班加羅爾成為了印度全國的科學技術產業中心,並在上世紀80年代成為了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被IT業內人士認為擁有挑戰美國硅谷的實力。

在IT產業的帶動之下,印度的主要飛機制造廠、電器、通訊設備、機床、汽車製造、生物製藥等產業也都紛紛落地。如今的班加羅爾已不僅僅是一座IT之城,在眾多高新技術產業的驅動之下,班加羅爾已是印度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印度“硅谷”班加羅爾城市風光

“硅谷模式”的底層邏輯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城市,班加羅爾能在世界高科技行業佔據一席之地,實在難得,在近年來行業內專家學者們的覆盤論證後,最終總結出了“硅谷模式”的底層邏輯。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產城一體化發展模式示意圖,製圖:秦仕林

眾所周知,高新技術產業普遍對於環境的要求都很高,因此,高新技術產業集中的區域,就必須擁有優質自然環境。高新產業園區,就是以優渥的自然環境、科學的城市規劃,吸引高新產業落地,形成產業集群,再通過產業發展,吸引高素質人才匯聚。

在此過程中,為解決產業人才的生活、購物、子女教育等問題,板塊內又會陸續建立起,大型商業體、改善住房社區、優質完整的教育體系等城市配套,從而形成新的城市發展極,完成整個產城一體化發展的閉環。

北部新城如何比肩世界硅谷?

《綱要》文件中,成都的產業目標被概括為了“三步走”戰略。其中提到,2021年,成都的軟件產業規模要超過班加羅爾。我們不禁要問了:北部新城作為成都高新產業的重要發展極,想要與班加羅爾、舊金山等世界老牌“硅谷”比肩,其信心源於何處?

1)三大產業園區共創城市發展新極點

作為城北重要的產城板塊、城市北部副中心,北部新城在重要產業方面已落地有2個國家級的產業中心:中鐵軌道高科技產業園、西部北斗產業園,1個省級重點項目國際商貿城,未來就業人口超10萬人。

這其中,國際商貿城佔地約2090畝,完全呈現後將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輻射力最強、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商貿平臺;西部北斗產業園佔地約350畝,投資額超35億元,預計在2020年將帶動相關產值超過5000億元。

中鐵軌道高科技產業園為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也是中鐵二院在國內落地的首個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項目佔地面積約482畝,截至目前已經吸引了60餘家軌道交通和泛軌道交通類企業和機構入駐,完全建成後,將吸引超200家軌道交通高科技企業入駐,匯聚近3萬的高端人才,預計年產值超百億元。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實景圖,圖源金牛區政府官網

2)“金花”名校助力北部新城教育升級

無論是美國舊金山還是印度班加羅爾,其高新產業發展的共同支撐點,就是學校教育。

在金牛區範圍內,已建有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等高等院校,這些都將為北部新城高新產業的發展培養人才。

同時,金牛區政府還規劃32所幼兒園、20所小學、11所中學,其中就包括了成都十六幼、機關三幼、成都實小、人北小學等“金花”名校。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成都實小北新校區實景圖,圖源學校官網

3)“雙中軸”下的城北人居與商業佈局

產業園區要發展,交通必須跟上。為此,政府投入了大量資源和資金,規劃了“一環一快五軌雙中軸”的立體交通體系,來方便區域內外的交流與連接。

“五軌”包括了1、3、5、9、27號線五條地鐵線,其中,地鐵5號線預計2019年底通車,“一環”是有軌電車環線,“一快”為鳳凰山BRT快速交通,“雙中軸”則是人民北路-北星幹道、鳳凰山高架橋-萬石路兩大主幹道。

其中,鳳凰山高架位於城北片區北星幹道與川陝路之間,始於北二環外拼接北星高架,止於北部新城金芙蓉大道,沿線途經昇仙湖片區、鳳凰山片區,全線長約7.74公里,是“北改”片區骨幹路網之一。據瞭解,鳳凰山高架已於今年1月18日全線通車,並與萬石路相聯通,現在,從二環路出發,駕車僅需約10分鐘,即可到達北部新城。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金鳳凰高架實拍圖

成都的城市發展邏輯,是依附交通中軸的南北豎向發展。正如南拓主幹道天府大道與劍南大道,前者為商業功能中軸,後者為居住功能中軸。與城南的雙中軸模式類似,北部新城的人民北路-北星幹道為商業功能中軸,沿途以保利大都匯為首,形成了保利北中軸商圈;鳳凰山高架-萬石路則為高端居住中軸,利用高架橋實現了北部新城與北二環核心功能區相連。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北部新城交通規劃圖

4)“一山一帶四水”成就城北生態芯

產業聚集已蔚為大觀,生態環境也是不甘落後。

北部新城內擁有鳳凰山、環城生態帶、熊貓基地以及毗河、東風渠等在內的“一山一帶四水”自然生態資源配置,在政府的打造之下,北部新城的人居環境也在逐步改善,在不遠的未來,其宜居程度也足以與班加羅爾甚至美國硅谷比肩。

根據規劃,北部新城將打造兩大主題園區,即339畝的水之心-水文化科普主題園,以及123畝悅動之心-運動活力主題園,流經園區的河道,河面寬度達30米,濱何綠化帶近20米,預計2020年12月竣工。

另外,城北封面級地標建築鳳凰山音樂公園,將在“5·1”期間啟幕。資料顯示,鳳凰山音樂公園,項目佔地約592畝,總建築面積約3.4萬㎡,主要打造有主舞臺觀演區、副舞臺小型室內觀演區及古琴臺觀景區、音藝長廊等景觀節點豐富的市政園區。完全建成後,僅主舞臺就可容納超4萬人同時觀影。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鳳凰山音樂公園效果圖

豐富的生態資源、優質的教育配套,城北新城已然是座宜居宜業的人居新城了。值得關注的是,位於城北居住中軸旁的墅區大盤保利·天匯即將面市,工作於此的產業精英們的改善人居需求,或將在此得到滿足。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保利·天匯鳥瞰圖

在開發商保利的定義中,保利·天匯是以硅谷理念所打造的公園微城市體。在保利·天匯的設計師們精心設計之下,在內,以東西、南北兩大景觀中軸,和地面到屋頂五維植被,為業主呈現四季唯美感官園林;在外,與保利自建的市政公園相契合,形成內外聯動的整體化景觀。

此外,保利·天匯也是將智慧科技,附著在了社區打造的各處細節之中,包括智慧社區系統、電子安防矩陣,以及智能歸家體系。在住宅本身,保利·天匯在對材質精選嚴挑的同時,也是講科技建築的理念融入了住房的各個方面。

成都規劃了一座“硅谷”,未來這裡或將比肩舊金山

中軸景觀的效果圖

住在保利·天匯,你將獲得2.5容積率的園林式居住體驗,127-135㎡的改善大戶標配7.8米公園瞰景陽臺。住在這裡的業主們,出則保利大都匯、優品道、綠地、龍湖四大品牌城市級商圈的繁華,入則享自建區域級1.5萬方社區商業體。

北部新城正在由傳統城市的“野蠻擴張”,朝著高新產業帶動板塊發展的模式轉變,因此,比起北部新城,“金牛硅谷”,或許更加符合這一板塊的未來氣質。

另外,在5月,114㎡智美三房即將加推,如果你想要搶灘金牛未來的“宇宙中心”,保利·天匯或許是你的不二之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