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載崢嶸歲月,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何以趕超世界一流

4月12日,蘇州的大街小巷沐浴春風豔陽,縱橫於古城新區的高架地鐵依舊忙碌不歇,一切似乎和往常沒啥不同。

但仔細辨著味道,空氣中有些節日的氛圍。一種“都挺好”的氣氛瀰漫在這座2500年的城市上空。

25載崢嶸歲月,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何以趕超世界一流

這一天,遠方的客人跨過海洋,南來北往的貴客盛裝而來。晚上七點,新聞聯播莊重的聲音裡聽到了這座城市的發聲,更多的人從金雞湖畔東方之門炫彩奪目的變幻裡看出了“驚喜”。

25載崢嶸歲月,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何以趕超世界一流
25載崢嶸歲月,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何以趕超世界一流

蘇州工業園區25週歲了!!!!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建設25週年成果彙報會在蘇州舉行。國家領導人發來了賀信。

25載崢嶸歲月,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何以趕超世界一流

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首個旗艦型合作項目,25年來,蘇州工業園區實際利用外資315億美元,累計創造稅收8000多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超1萬億美元。

截至2018年底,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70%以上,集聚科技企業超5000家,各類新型研發機構近500家,孵化創新創業項目2000多個。

無疑,25週歲的蘇州工業園區非常成功,在這個特殊生日,無數媒體人和專家都在探討它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在哪裡?

一、在社會治理上成功“借鑑”新加坡經驗

從當年的一片水塘起步,25年間崛起為蘇州最亮眼的名片,園區的發展經驗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借鑑了新加坡的建設之道。

借鑑辦是蘇州工業園區借鑑新加坡經驗辦公室的簡稱,蘇州工業園區借鑑辦副主任張蓁表示,1994 年,“借鑑辦”伴隨園區誕生,自那一刻起,25年來,從規劃建設到招商親商,從人才引育到社會治理,許多貼上園區標籤的“新”事物都出自這裡。

蘇州在借鑑了新加坡的經驗後轉化為自身的動能,銳意創新、開拓創新,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揮灑出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新經驗,蘇州工業園區雖然名字裡帶了“工業”,但它不僅僅是產業園,更是宜居宜業的熱土,是產城融合的高地。

新加坡設有檢討委員會,定期反思政策積弊,做到舉一反三,有錯必改。城市管理是科學,只有善於學習及時總結,修正錯誤完善優點,才能走得更好。

25載崢嶸歲月,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何以趕超世界一流

二、在城市管理上尊重規劃講科學性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感受到的是這裡的街道寬敞整潔,很少見到密如蛛網的電線和凌亂的街邊小店;這裡的馬路鮮少出現反覆開挖重修的現象,即便是在暴雨天氣,也不會有“看海”“摸魚”的城市喜劇;這裡的城市規劃佈局合理,工業區、住宅區、商業區分佈科學;園區的路相對通暢,因為園區建立之初就規定,沿街主幹道不能佈局商業點,住宅小區的大門不能直接面對主幹道,這就讓園區少了許多中國式“市中心”的味道。

後來我知道了,1994年,國內一些城市和園區建設還停留在“邊開發、邊規劃”的階段。園區卻通過借鑑新加坡和國際先進城市規劃建設經驗,用接近蘇州市一年財政收入的高昂代價,編制了一份高標準的總體發展規劃,並建立了一系列的剛性約束機制來保證規劃實施始終如一,保證了園區25年發展建設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說到底,園區的環境美來自於對城市管理的科學性的尊重。

25載崢嶸歲月,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何以趕超世界一流

三、在產業的發展上以開放的姿態圓融包容

中新合作的蘇州工業園區之所以受到舉國關注,原因之一因它享受著“不特而特、特中更特”的光環,某種程度上說,蘇州工業園區也是特區。但和其他特區不同,它不是在改革開放初年誕生的。

當中國改革開放事業進行到第十六年的時候,中國決定邀請新加坡在蘇州陽澄湖畔劃一個圈,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昭示中國繼續開放的決心。

確實園區也做到了開放,在園區最大的醫院是九龍醫院,這是吳江企業家創辦的民營醫院。在園區還有蘇州首家外資診所新寧診所。

園區現在最好的大學是西交利物浦,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典範。

在園區還有英國牛津大學的首個海外校區。

園區有美國的蘋果微軟公司,也有中國的華為,大量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在此投資。

園區外資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各有一片天,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