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豪”得有個性,獨立製表品牌瞭解一下

記者|趙曉嬌

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香港蘇富比2019年珍貴名錶春拍上,兩大獨立製表品牌George Daniels和Philippe Dufour同臺競技,再度創下歷史。的確,這幾年隨著人們對鐘錶文化的深入瞭解,獨立製表品牌越來越受到鐘錶資深玩家的認可和喜愛,更是鐘錶大賞和各大拍賣行的“新晉紅人”,拍賣價格也是屢創新高。所以,身邊不免有鐘錶愛好者向我打聽,獨立製表品牌究竟值不值得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什麼是獨立製表品牌?

從廣義上講,除了斯沃琪集團、歷峰集團、LVMH集團和開雲集團旗下的,在腕錶市場上單打獨鬥的品牌,大到如“錶王”百達翡麗,小到一兩個製表師研發幾年才作出一塊兒表的獨立製表師品牌都算獨立製表品牌。

跟集團化的大品牌主要受制於市場不同,獨立製表品牌相對比較“任性”,一般採用更好的材質,更復雜的工藝來實現製表師更天馬行空的想法,所以產量自然也就更少,除去已經集團化發展的品牌如百達翡麗,就連正向集團化發展的亨利慕時,年產量也僅在1500塊左右,其中最為複雜的腕錶通常也就限量10塊以內,甚至只有一塊。價格方面,因為獨立製表品牌產量少,成本高,價格自然就貴,有些甚至是大品牌的2倍以上。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誰在買這些表?

產量少,價格高,還不如大品牌有名,那究竟誰在買呢?其實獨立製表品牌如今在國內市場上的認可程度還有限,但之前在表展上遇到的一些人也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個由六七位個個實力雄厚又懂表的人組成的“老闆團”,他們在表展僅停留一天,大品牌不看,專門到獨立製表品牌區轉。他們最小的三十幾,最大的也就只有五十出頭,問他們為什麼專看獨立製表品牌,其中一位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像我們這種人,你戴一塊兒名錶,大家都會覺得很好,但也很正常,不會引起什麼興趣和話題;但如果你戴一塊兒他叫不出名字,卻一下能夠吸引他的表,那才有意思。”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到底值不值得買?

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個就見仁見智了。如果是從投資的角度,那麼我不建議買,首先,在拍賣行拍出好價錢的腕錶換了時間、地點就未必,比如開篇提到的獨立製表師品牌George Daniels,2016年“George Daniels 35th Anniversary”紀念腕錶,品相全新,當時估價是7-10萬英鎊。最後,這塊表在倫敦以224,500英鎊成交,超出最高估價兩倍有餘!但同樣是這塊表2014年在蘇富比日內瓦場拍賣, 最終卻因沒有一人叫價而流拍。

香港佳士得拍賣行手錶部的資深專家鄒賢群女士也說過,“獨立製表師品牌的腕錶並不是一般藏家能夠認識和接受的藏品。收藏這樣的錶款,需要具備非常豐厚的鐘表收藏經驗和對鐘錶品牌更為廣泛的認識。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獨立製表師的作品產量少,製作工藝複雜,應該是鐘錶收藏者中最頂尖的那批愛好者的‘心頭好’。”

再者,每次拍賣行的拍品都有一條描述是“品相全新”或“完好”,這就很難保證,因為獨立製表品牌一直被詬病的就是售後,規模發展的品牌如亨利慕時,為保證售後,將機芯內最重要的平衡擺陀和遊絲成對兒的發往世界各地經銷商和門店,以保證若最重要的部分出問題,則直接全部換新,以免去腕錶來回運輸等對售後帶來的不便。但若像George Daniels這種品牌,通常都要先付全額定金,然後等上個幾年才能拿到表,然而大師不幸在2011年離世,這表肯定是沒著落了。

所以,從投資角度出發就跟炒股一樣,即便你是資深專家也很難保證每隻股票都賺,因此我並不建議大家從投資角度來購買獨立製表品牌。但若你真心喜歡,就喜歡那獨一份兒的美,想要“豪”得有個性,那麼我十分建議你可以多關注一下獨立製表品牌。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哪些品牌值得關注?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H. Moser & Cie.(亨利慕時)

關於亨利慕時的前世今生,之前有專門寫過,這裡就不多著筆墨啦,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翻看之前的那篇《別人在“拼爹”,他們卻在拼下一代》。亨利慕時無論在技術還是設計等各方面都經過了市場和表迷的考驗,更重要的是它的售後在眾多獨立製表品牌裡算數一數二的啦。至於它未來是否能升值不好說,但它應該是會更好、更強,向著大集團發展,當然除去這些,第一個推薦它是因為它真的很美。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Hautlence豪朗時)

同亨利慕時如“兄弟品牌”的豪朗時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豪朗時在表圈裡是一個讓人過目不能忘的獨特品牌——它擁有極富玩味的設計和總是令人意想不到、甚至往往是史無前例的讀時方式。因此表圈流傳這麼一句話:豪朗時設計的腕上游戲機,即使是富二代都不一定玩得起。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Philippe Dufour (

菲利普·杜福爾)

作為拍賣行的常客,相信很多表迷對Philippe Dufour(菲利普·杜福爾)並不陌生。Philippe Dufour先生於1967年在Jaeger-LeCoultre(積家)開始了他的傑出製表師生涯,之後又先後為Audemars Piguet(愛彼)及Gerald Genta(尊達)工作,隨後進入了Osvaldo Patrizzi的工作室,其間他巧妙地修復了包括大量問表在內的古老的複雜功能表。他為愛彼製作了五隻自鳴表後,於1989年決定以自己的名字為名創制個人的手錶品牌。作為完美主義者,Dufour的每一隻手錶都是手工工藝的完美傑作。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F.P. Journe(儒納)

想必對貴金屬機芯有過了解的朋友,應該對F.P. Journe(儒納)這個品牌非常熟悉。每枚F.P.Journe腕錶採用的機芯均以18K金精心鑄造,所有腕錶錶殼均以最貴重的金屬(鉑金及18K紅金)鑄造。

1976年,François-Paul Journe先生畢業於巴黎鐘錶學校。1978年,他加入其叔叔在巴黎開設的古董表修復工作室,同年製作了自己的第一隻陀飛輪懷錶。1999年,他推出了標有“F. P. Journe - Invenit et Fecit”字樣的天文臺表,同年推出世界上第一隻具有恆力機構的腕錶。之後 François-Paul Journe以自己的姓名創立了品牌,並且將拉丁文“Invenit et Fecit”(發明和製作)的字樣顯示在每一件作品上。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MB&F

作為Harry Winston(海瑞溫斯頓)品牌Opus系列手錶作品背後的策劃人,Maximilian Büsser在鐘錶收藏者中非常有名。以一系列概念腕錶的成功作為契機,Max在2006年秋季推出了他自己的品牌Maximilian Büsser & Friends。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MB&F品牌。MB&F錶款設計一向以不走尋常路著稱,簡直可以用讓人大跌眼鏡來形容,其經典的有外形模仿飛機噴射引擎的HM4腕錶,也有大名鼎鼎的青蛙眼睛表HM3和HM6太空海盜腕錶。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HYT

如果問近兩年哪個品牌躥紅最快,HYT當之無愧,因為他太讓人忍不住驚呼“怎麼做到的”。HYT在一個直徑45mm的錶盤裡裝下了一個極其複雜的純機械裝置,通過液壓裝置,以色彩鮮豔的機油作為時間顯示的載體,讓機油在手錶外圈隨著壓力纏繞運動,想法大膽,顛覆傳統。短短2年的時間,就已經迅速成長為表迷追捧的獨立製表品牌。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Kari Voutilainen

傑出的芬蘭鐘錶師Kari Voutilainen與許多鐘錶大師一樣,在帕瑪強尼從事了十多年的高檔古董表修復工作後,又回到沃斯太浦鐘錶學校主持複雜表修復教學。曾創作出首枚十進制的三問表Masterpiece6,也憑藉The Observatoire榮獲2007年度GPHG最佳男裝表獎項。Voutilainen每年生產40到50枚腕錶,且訂單已經排到了2年之後。

想要“豪”得有个性,独立制表品牌了解一下

Konstantin Chaykin

現任AHCI獨立製表師協會主席的切金玩起主題款來也是頂頂尖的好手。以小丑為基礎而成的豬年限定款及萬聖節限定款,在保留了小丑表設計特色的基礎上,融入了深厚的節日情懷,絕對讓人過目難忘。這兩款全新的小丑表,定會將國內的“小丑熱”推至一個全新的高度。款款都是爆款,切金無愧於鐘錶鬼才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