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量子力學

中學時,因為理化基礎實在薄弱,選了文科,導致自己對理科知識的嚴重缺失。最近因為讀《大歷史》,順便讀一些理化方面的科學書籍,比如這兩天讀的《七堂極簡物理課》(簡稱《七》),發現科學知識實在是既有趣,又大開腦洞,你會發現萬事萬物底層深處的類通性。正如《七》中所說:“

無論是欣賞藝術,還是領悟科學,我們最終得到的將是美的享受和看待世界的全新視角。”你對世界的理解會更加通透。

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一個是廣義相對論,研究宇宙中天體運動規律;另一個就是量子力學,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實際上,就是科學家想從宏觀與微觀兩方面揭開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關於“相對論”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今天來了解一下“量子力學”知識。

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量子力學

一、“量子”組成

也就是微觀世界裡的物質組成。我們看到的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由一個原子核和圍繞它的電子組成,原子核由緊密聚集在一起的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質子和中子質量差不多,但比電子大多了)則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美國物理學家默裡·蓋爾曼(Murray Gell-Mann)為它們取名“夸克”(quark)。

夸克之所以能粘成質子、中子,是因為微觀世界裡還存在一種“膠子”的粒子(科學家真能瞎想;我有時想:這種微觀粒子向下分與宏觀天體向上分,都是無窮盡的)。所以,我們身邊的所有物體都是由電子、夸克、光子和膠子(四種粒子質量差不多)組成的,它們就是粒子物理學中所講的“基本粒子”。

除此之外還有幾種粒子,例如中微子(neutrino)——它佈滿了整個宇宙,但並不跟我們發生交互作用,還有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不久前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的粒子。但這些粒子並不多,只有不到十種。這少量的基本原料,如同大型樂高玩具中的小積木,靠它們建造出了我們身邊的整個物質世界。

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這些“粒子”都是一種“場”的量子,比方說光子是電磁場的“量子”。

二、粒子運動

1、量子公式

粒子運動似乎有一定的規律,科學家們也總結出一套量子方程,比如基本的薛定諤(20世紀奧地利科學家)方程。元素週期表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偏偏是這些元素被列在表上呢?為什麼元素週期表的結構是這樣的呢?為什麼這些元素和週期會有這樣的特徵呢?答案就是,每一種元素都是量子力學最主要方程的一個解。整個化學學科都基於這一個方程

2、不確定性

但基本的粒子運動基本是不確定的。在量子力學中,沒有一樣東西擁有確定的位置,除非它撞上了別的東西。而且這些“粒子”從一處到另一處的飛躍大多是隨機的,不可預測。我們無法預知一個電子再次出現時會是在哪兒,只能計算它出現在這裡或那裡的“概率”。

有時就像我們人類,思維到處發散,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每天的活動都是無機的。但也有極少數積聚了足夠的能量,進入了一個大能量、自我進升的軌道,實現了“進化”,這在“量子力學”中叫“量子躍遷”。

所謂“量子躍遷”(很著名),是指電子只有在特定的能量之下才能從一個原子軌道“跳躍”到另一個原子軌道上,並同時釋放或吸收一個光子(能量載體)。

海森堡(1901-1976,德國著名科學家)想象電子並非一直存在,只在有人看到它們時,或者更確切地說,只有和其他東西相互作用時它們才會存在。當它們與其他東西相撞時,就會以一個可計算的概率在某個地方出現。從一個軌道到另一個軌道的“量子躍遷”是它們現身的唯一方式:一個電子就是相互作用下的一連串跳躍。如果沒有受到打擾,電子就沒有固定的棲身之所,它甚至不會存在於一個所謂的“地方”。

所謂的真實“只不過是相互作用造成的”,不然就是一種虛無。比如時間,由於相互作用的事件發生,才有“事前、事中、事後”,才有“時間”概念存在。這也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奇特定律:

存在的每樣東西都是不穩定的,永遠都在從一種相互作用躍遷到另一種相互作用

3、概率論(現在專門有“統計物理學)

粒子運動有時還遵循一種“概率論”,比如“熱傳導”。

19世紀,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和奧地利物理學家玻爾茲曼(Ludwig Boltzmann)發現了熱的本質。

“一個熱的物質並不會包含熱質,它發熱僅僅是因為其中的原子運動速度更快。原子和原子團組成的分子處在不斷運動的狀態中,它們快速移動、振動、跳躍……。冷空氣之所以冷是因為空氣中的原子,更確切地說是分子,跑得比較慢;熱空氣之所以熱是因為空氣中的分子跑得比較快。”

那為什麼熱的物體容易傳導給冷物質,而不是反之?

玻爾茲曼的解釋非常精妙,用到了概率的概念。熱量從熱的物體跑到冷的物體上並非遵循什麼絕對的定律,只是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比較大而已。原因在於:

從統計學的角度看,一個快速運動的熱物體的原子更有可能撞上一個冷物體的原子,傳遞給它一部分能量;而相反過程發生的概率則很小。

神解,佩服。

三、量子力學世界:一個由事件而非物體構成的世界。

《七》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微觀世界:

即使我們觀察的是空間中一塊沒有原子的區域,還是可以探測到粒子的微小湧動。徹底的虛空是不存在的,就像最平靜的海面,我們湊近看還是會發現細微的波動和振盪。構成世界的各種場也會輕微地波動起伏,我們可以想象,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在這樣的波動中不斷地產生、消失。

這就是量子力學和粒子理論描述的世界,大開腦洞。

1903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