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中國有真正的職業樂團嗎”一文的幾處事實性錯誤

昨天,朋友圈被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前中提琴聲部演奏家、著名樂評家景作人老師的一篇名為

“中國有真正的職業樂團嗎”(以下簡稱“景文”)一文給刷屏了。作為後輩,深有感觸,興之所至想要為此文註解一番,絕無冒犯之意。以下嘗試糾正景文的幾處事實性錯誤。

景文開篇道,“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中國的交響樂團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推行職業化體制以來,中國的交響樂團逐漸與世界接近,在很多方面融入了國際軌道,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首先,今年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因而絕對沒有“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一說。

其次,中國的交響樂團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主要且集中體現在了1996年中央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改革和2000年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改組以後,所以“發生的巨大變化”基本上都是千禧年往後的事情,跟改革開放的確也有關,但實在是扯不到四十年那麼遠。

再次,景文所述“特別是推行職業化體制以來,中國的交響樂團逐漸與世界接近”,中國推行樂團職業化的發展模式恐怕不是“與世界接近”,而是“跟西方接軌”吧。

景文第二段,“我認為,像中國愛樂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杭州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這樣的樂團,都是中國交響樂團職業化改革的受益者,它們在四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依靠較為先進的觀念和相對完善的體制,在專業上取得了人所共見的成就。”

坦白說,這段文字實在是不忍卒讀,說中國愛樂、國交、上交、上愛、杭愛、北交、天交、深交和廣交都是中國樂團職業化進程當中的受益者固然不錯,但“它們在四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一句便大錯特錯,有點想當然。

要知道,中國愛樂是2000年5月在中國廣播交響樂團的基礎上重組的,國交是1996年基於中央樂團改制的,上愛是2004年4月經由上海廣播交響樂團更名的,杭愛是2009年才全新組建的,天交始建於1985年,深交創建自1982年。這九大樂團裡有“四十餘年發展歷程”的,滿打滿算也不過是隻有六個而已。

纠正“中国有真正的职业乐团吗”一文的几处事实性错误
纠正“中国有真正的职业乐团吗”一文的几处事实性错误

2009年4月20日,杭州愛樂樂團建團首演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

景文第三段,“然而,中國的交響樂團真的實現了職業化嗎?真的在各個方面都與世界接軌了嗎?這兩個問題非常發人深思,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恐怕根本就沒有認真去思考過。”

這兩個問題是否發人深思且另當別論,但其實很多人都已經去認真思考過了。

剛剛過去不久的在深圳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樂團藝術管理論壇,齊聚國內各大樂團掌門人共同商議過;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理事會)每年的年會也都有在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怎麼就可以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恐怕根本就沒有認真去思考過”呢?此言差矣。

纠正“中国有真正的职业乐团吗”一文的几处事实性错误
纠正“中国有真正的职业乐团吗”一文的几处事实性错误

Fantastic

Classics

纠正“中国有真正的职业乐团吗”一文的几处事实性错误

微博:@酌樂古典

纠正“中国有真正的职业乐团吗”一文的几处事实性错误纠正“中国有真正的职业乐团吗”一文的几处事实性错误
纠正“中国有真正的职业乐团吗”一文的几处事实性错误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