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成功=99%的汗水+1%的靈感。

這是大發明家愛迪生告訴世人的成功公式,這位一生都在努力工作的“發明大王”,用2000多項發明向全世界作了詮釋。

切實的努力是獲得成功的最好捷徑,當你問及每一位成功者的秘訣是什麼時,他們都會有相同的一個答案:總是比別人更努力,並且千方百計地做到最好。人生中任何一種成功的獲得,都始於勤並且成於勤,與其整日幻想、算計,不如紮紮實實地做出成績,那麼成功就會走向你。

一個人只有真正投入進去,拋開名利得失,達到一種忘我甚至狂熱的境界,才能有所作為。

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夢想,都渴望成功,都想尋找一條捷徑讓自己平步青雲。但捷徑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的,只有用心做事、勤奮耕耘才是正道。

人生很難有永遠的依靠,靠人不如靠自己。在這個競爭的社會里,不存在長期的保單,機遇留給有準備、有實力的人,沉住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聰明的大腦經營事業與人生,才是最有效的捷徑。

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很久以前,有個叫阿松的人,他的心願是成為一個大富翁。阿松覺得成為富翁的捷徑便是學會鍊金術,於是他把全部的時間、精力都用於研究鍊金術。幾年後,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家中變得一貧如洗,連飯都吃不上,但阿松還痴迷於鍊金術的研究。

阿松的妻子跑回孃家訴苦。她父母決定幫助女婿改掉惡習,便讓阿松前來相見。岳父母對阿松說:“我們已經掌握了鍊金術,只是現在還缺少一樣鍊金的東西。

“快告訴我,還缺少什麼?”阿松急切地問。

“我們需要5公斤從香蕉葉下收集起來的白絨毛,這些白絨毛必須是你自己種植的香蕉樹上的。等到收齊白絨毛後,我們就可以煉出金子來了。”

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阿松回家後,立刻在已經荒廢多年的土地裡種上了香蕉。為了儘快湊齊白絨毛,他除了種自己家以前就有的地外,還開墾了大量的荒地。當香蕉成熟,他小心翼翼地從每片香蕉葉下收集白絨毛,而他的妻子和兒女則抬著一串串香蕉到市場上去賣。就這樣,10年過去了,阿松終於收集到5公斤白絨毛。

一天,阿松一臉興奮地拿著白絨毛來到岳父母家裡,向岳父母討要鍊金術。岳父母指著院中的一間房子說:“去把那邊的房門打開看看吧!”

阿松打開那扇門,他看到房子裡全是黃金,妻子和兒女都站在屋中。妻子告訴他,這些黃金都是他這10年裡所種的香蕉換來的。面對著滿屋金光閃閃的黃金,阿松恍然大悟。從此以後,他更加用心、勤奮地勞作,終於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翁

世界上哪有鍊金術,真正能夠煉出金子來的是自己勤勞的雙手。阿松用十年的努力,不僅收穫了一屋子的黃金,而且收穫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

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有一位哲人曾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頂的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俯視萬里,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缺少勤奮的精神,哪怕是天資奇佳的雄鷹也只能空振雙翅;有了勤奮的精神,哪怕是行動遲緩的蝸牛也能雄踞塔頂。

天道酬勤。人生的收穫不是上天的恩賜,也不是依靠幸運就能得到的,而是通過實實在在的努力所得。對於成功來說,環境、機遇、天賦、學識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奮與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投入更多的汗水,才能換來更大的收穫;你付出得越多,你才越有可能成功。

勤奮比聰明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