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顏悅色”僅在長沙?其他城市門店和他們沒有關係?

去長沙玩耍,無論是各種長沙遊記裡對茶顏悅色的誇讚還是在長沙街頭密集佈局的茶顏悅色,都讓多數人對這個中國風奶茶產生了興趣。

“茶顏悅色”僅在長沙?其他城市門店和他們沒有關係?

旅行初始,就已經產生“來長沙一定要喝茶顏悅色”“ta只在長沙開店,聽說其他城市都是假的,一定要喝一喝正宗的”,諸如此類的念頭。(這是大多數遊客的心理,注意我們已經將茶顏悅色與長沙掛鉤了)

“茶顏悅色”僅在長沙?其他城市門店和他們沒有關係?

茶顏悅色飲品體驗

不吹不踩,平心而言:茶顏悅色的品牌形象走中國風設計,可以說在一眾歐式簡約風的網紅店中脫穎而出了,風格鮮明同時顏值高,消費者自然會多加關注,好感倍增。值得稱讚的是,包裝上的圖片除了古風漫畫人物還有故宮文創開發的Q版皇上娘娘(據一家茶顏悅色裡賣周邊茶的工作人員說,花了幾百萬買的使用權)。如果是真的,這一舉動可以看出茶顏悅色發展品牌文化內涵的決心。要知道故宮IP雖大,但不會成為大家購買茶顏悅色的原因,茶顏悅色願意支付這筆費用短期是不會有回報的。

“茶顏悅色”僅在長沙?其他城市門店和他們沒有關係?

此外,飲品本身口味不錯但不至於驚豔,就是平常奶茶(貢茶、一點點的奶茶,撇開奶蓋珍珠那些花樣不說)的味道。就像所有的奶茶店都會提供奶茶類、茶飲類、鮮奶等等,但招牌的那幾款總是最受歡迎的當然也是最好喝的,茶顏悅色也提供了豐富的品類,同時有幾款招牌飲品備受歡迎,如幽蘭拿鐵、聲聲烏龍等(這兩款飲品,前者奶油很好吃,後者奶沫也不錯,不過幽蘭拿鐵的拿鐵是奶茶)。

“茶顏悅色”僅在長沙?其他城市門店和他們沒有關係?

茶顏悅色店鋪裡的宣傳標語

在茶顏悅色的店鋪裡有幾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茶顏悅色只開在長沙,其他城市均為假冒”“有錢了就去告他們”“離開長沙之前,再喝一杯茶顏悅色”(具體字句記不真切,大體上是這樣的意思)

與此搭配的消費場景是長沙隨處可見的茶顏悅色以及每家店鋪前排起的長隊,好不熱鬧。

由此提出兩個疑問:(我們不能只看到店家想給我們看的東西)1.茶顏悅色真的沒有錢告其他城市的冒牌產品嗎?2.茶顏悅色為什麼只開在長沙?

“茶顏悅色”僅在長沙?其他城市門店和他們沒有關係?

對於問題1,答案是否定,茶顏悅色有錢去告冒牌產品,奶茶本身盈利與否,不去討論,既然有能力承擔幾百萬的包裝上的人物使用權,很難相信茶顏悅色沒錢去告冒牌產品。那為什麼不告?①有人模仿才說明品牌是市場認可的,至少消費者是這樣認為的;②茶顏悅色還不夠火,ta只在長沙本地以及去長沙旅遊的遊客中知名度高,在全國範圍,遠不如貢茶、一點點、喜茶等同品類其他品牌,所以ta沒有必要去維護本來就沒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③如果不是那些假冒品牌,ta在長沙以外是沒有任何痕跡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ta搭了那些假冒品牌的便車營銷自己(就像綠茶餐廳在火遍全國之後才狀告其他冒牌餐廳一樣);④消費者認可一個產品的質量很容易,但產生情感認同十分不易,並且情感認同對品牌產生的利益是巨大的、穩定的,以至於願意包容小的瑕疵,所以茶顏悅色在門店以一種詼諧的語氣調侃自己沒錢告冒牌,會贏取消費者的同情,從而加深對品牌的情感認同。

“茶顏悅色”僅在長沙?其他城市門店和他們沒有關係?

對於第二個問題,茶顏悅色在長沙遍地開花,密集程度很高,這個大家應該深有體會。同時配合“離開長沙之前。。。”“只在長沙開。。。”,茶顏悅色想要發展成為長沙標誌性的地域品牌的念頭顯而易見,一直到有一天,就像大家提起長沙提起湖南就想到臭豆腐一樣想起茶顏悅色。可以認為茶顏悅色想要利用長沙本身的城市品牌效應。但茶顏悅色不會僅僅止步於長沙,擴張是必然的道路。大概會等到茶顏悅色在真假品牌共同的努力下達到全國知名度,並且茶顏悅色本身成長為有紮實實力的茶飲品牌的時候,ta會佈局全國。至於到時候告不告假冒品牌,就要看茶顏悅色有沒有火到必須讓消費者看到。那個時候“只在長沙的茶顏悅色終於到X都了”諸如此類的營銷想必也會鋪天蓋地。

“茶顏悅色”僅在長沙?其他城市門店和他們沒有關係?

沒有特別大的特色,可以和其他大部分奶茶很大程度地區分開來。或者價格或者份量或者用量或者服務上的區別。

在長沙有名,出去了可能就是普普通通。

比較有名的一些品牌,比如海底撈,是服務好,不是因為他是重慶火鍋。茶顏想在別的地方好,不是因為它在長沙有名,而在於他有某個方面的區分度。

“茶顏悅色”僅在長沙?其他城市門店和他們沒有關係?

喝過的奶茶不多,不好做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