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喝到普洱茶,記得先問問這幾個詞!

下次喝到普洱茶,記得先問問這幾個詞!

普洱茶是屬於後發酵茶,不管是生茶還是熟茶,都需要後期的存放轉化,才能喝到更香醇的味道,這也是普洱茶越陳越香的魅力。喜歡喝普洱的茶友,相信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老茶,有時普洱茶的品質不僅僅跟茶葉本身材料有關,跟茶的倉儲有很大的關係,往往倉儲的好壞決定了茶葉的口感品質,特別是這幾年市場開始追崇更重倉儲,本文就將平時所常見的倉儲作一解釋

下次喝到普洱茶,記得先問問這幾個詞!

普洱茶的"倉"根據自然氣候環境、地理位置和技術等方面有不同的劃分,可以分為幹倉和溼倉、產區倉和銷區倉、自然倉和人工干預的所謂技術倉。

溼倉

在70~90年代做得較多,就是人為的製造高溫高溼的倉儲環境,讓茶葉發酵,發酵度可以達到三丶四成,整個茶體可見明顯白黴。開始時出現在肇慶,是因為80年代廣東茶葉進出口公司生意太好,要準備的存貨太多,倉庫裝不下,有人打起了防空洞的主意,就誕生了繼香港倉之後全球第二個地域倉--廣東肇慶倉。2000年以後被基本否定,但把茶故意存放在高溫高溼的馬來半島、香港、廣東讓其輕度黴變(發酵)也屬輕度溼倉。

退倉

因溼倉茶是以人工快速陳化倉儲,通常使用高溫、高溼、不通風方式,容易產生像腐質稻草、泥土等味道,對多數人來說不易接受。於是茶商將茶置於特殊環境,如高溫、低溼、通風方式將茶品內令人不快的雜味消除大部分,此稱之"退倉"。

下次喝到普洱茶,記得先問問這幾個詞!

自然幹倉

從九十年代後期溼倉逐步被否定後,後發酵理論的普及,普洱茶開始主張茶倉要通風透氣,讓茶在自然通風透氣環境下後發酵。自然通風透氣會讓茶的很多內部物質"逃逸",包括香味分子和活性酶,自然倉存的茶几年香沒了,活性酶大量減少後內部動力減弱,茶變化減緩。

翻倉

在私人大型倉儲中,因長時間儲存,大空間內相對溫、溼度與通風性有所差異,儲存於倉儲上方、下方、前面、後面空間的條件一定不同。為保證整批茶葉陳化速率相當,縮小差異性,會將茶品位置做適當調整,這就是"翻倉"。

人工調控倉

過去好的溼倉也是人工調控倉,現在講的是人工控制溫、溼度,想讓茶快變,但不讓茶黴變。人工調控一般採用密封,人為控制溫度溼度,有的用恆溫恆溼,有的適度調溫溼,有的封倉不封茶,有的封倉也封茶。

下次喝到普洱茶,記得先問問這幾個詞!

技術倉

人工控溫控溼的技術倉也在興起,研究微生物與倉儲的轉化,那我們通過技術手段,讓微生物大量繁殖,又讓雜菌與腐敗菌控制在食品安全範圍以內,通過科學技術來調控溫溼度條件,製造普洱茶合理發酵環境。

昆明倉

是指雲南當地的一些茶廠或者茶商直接在就在昆明當地設置倉庫,或者在雲南其他地方,然後直接銷往全國,或者轉向廣東來流通交易,近年也有部分茶廠茶商將普洱茶在昆明當地存放一段時間,後期再轉移至廣東來存儲,跟雲南四季如春不一樣,廣東天氣溫溼度較高,更能利於普洱茶的轉化。

莞倉

現實在廣東東莞地區,是普洱茶的倉儲集中地,業內著名的幾家普洱茶倉儲品牌,如天得茶業、昌興存茶、雙陳普洱、品普、七彩雲南、龍門茶倉等等,都在東莞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和專業化程度來做第三方倉儲,而廣州的芳村,作為全國最大的普洱茶集散地,也有著驚人的普洱茶存儲量。

下次喝到普洱茶,記得先問問這幾個詞!

著技術的進步和大家對普洱茶品質口感的追求,普洱茶倉儲的技術也在逐步發展,究竟是哪一種才是最好的倉儲,相信多數商家和藏客都是各說各話,不過根據基本理化條件,可以有一個最基本的判斷

1.茶倉平均溫度在26℃至30℃之間為最佳。溫度過高會使茶葉氧化加速,部分有效物質減少,從而影響普洱茶的品質;溫度太低不利於化學成分的轉化;

2.茶倉溼度保持在60%至75%之間,才有利於普洱茶形成良好的品質。普遍認為幹倉茶好是因為儲存環境空氣乾燥,其實幹倉也有一定的溼度要求,否則會抑制茶葉轉化,而溼度偏高容易滋生細菌,造成茶葉劣化;

3.保持倉儲空間良好的空氣質量。潔淨的空氣是普洱茶品質的形成和保持的重要因子之一,尤其是新制的普洱茶需要通風透氣,通風口周圍的衛生需要格外注意,所以儲藏普洱茶的環境不能有異味,不同年份以及生也要分開存放;

4.避光儲存。光照會使普洱茶的某些內含物質發生變化。日光照射後,普洱茶的色澤、滋味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失去其原有的風味和鮮度,所以普洱茶應避光儲藏。

下次喝到普洱茶,記得先問問這幾個詞!

優質的原料、精湛的工藝、科學的倉儲是形成優質普洱茶的必要條件。一餅普洱茶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變化,也正是普洱茶最為令人著迷之處。倉儲現在已經成為普洱茶流通環節中重要的一環。好的倉儲,是普洱茶口感品質形成關鍵,下次再喝到,不防多問一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