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留給兒子,卻讓女兒來養老,農村老人這種選擇你能理解嗎?

關於養老的問題,很多人都在關注。在城市裡還好,老人們都有養老金,平常的生活不是問題,有時候甚至還用自己的退休金和養老金來補貼孩子。但在農村就不一樣了,老人們年輕的時候也沒有穩定的工作,養老金也就那麼一點點,自己的生活都沒有保障,更別說補貼孩子們。這樣一來農村的老人養老也就成了問題。

在農村,大多數老人們都是跟著自己的孩子住,讓孩子養老。但是,近年來出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好多的老人都是在女兒家養老,這讓人很疑惑。若膝下無子還可以理解,但是有些老人自己明明有兒子,也還是在女兒家住,這是為什麼呢?而老人又為什麼這樣做呢?

財產留給兒子,卻讓女兒來養老,農村老人這種選擇你能理解嗎?

都說“養兒防老”,但最後還是沒能如老人所願,讓兒子來養老。小時候,什麼好吃的好喝的都給兒子,女兒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長大了,老人還要給兒子蓋房子,買車,娶媳婦,可謂是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積蓄,有時候為了兒子的事,還需要女兒掙的錢來接濟兒子。而到了女兒出嫁時只有很少嫁妝,簡簡單單的就走了。這不免讓人寒心,老人怎麼能忍心這樣做呢?把所有的財產都留給兒子,到最後還要女兒來養老。

主要是農村人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在作怪,都認為“養兒防老”,總覺得自己的後半生可以靠著兒子。但兒子也是有家庭的,有老婆孩子,有時候難免會兼顧不到老人,還有就是如果媳婦好的話還可以安度晚年,如果媳婦不懂事,就很難在兒子家立足。還有些老人為了減輕兒子的負擔,或者是為了避免父母和媳婦之間發生矛盾,就會去女兒家養老。

財產留給兒子,卻讓女兒來養老,農村老人這種選擇你能理解嗎?

年輕的時候可能想著兒子可以指望,可到老了才發現,女兒才指望的上。畢竟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老人喜歡吃什麼,做什麼,細心女兒都可以瞭解的一清二楚;而對於粗心大意的兒子來說,有些方面他們是照顧不到的。老人們也是為了自己接下來能更稱心的生活,就選擇和女兒待一起。

老人把財產都給兒子,也只是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總覺得兒子就是自己的一切,可是到老了才發現,自己虧待了女兒。我之前也碰到過這樣的事情,鄰居家的老人年輕時偏袒兒子,到老了卻在女兒家住著養老,而且被女兒照顧的很好,老人心裡也滿是愧疚。也不是說兒子不照顧,只是兒子被媳婦管的緊,對於老人的養老也插不上嘴,不得已才同意讓老人去女兒家住。其實,這樣也挺好,不管住在誰家,最起碼可以安度晚年。

財產留給兒子,卻讓女兒來養老,農村老人這種選擇你能理解嗎?

但是也有不少的女兒是記仇的,因為小時候父母的偏向,給女兒心理留下了陰影。不管怎麼樣,在現代這個社會,父母對待孩子要“一碗水端平”,不能讓女兒受委屈。要不然老的時候兒子指望不上,女兒也不願意養可咋辦。你覺得老人把財產給兒子,女兒還要養老這件事情怎麼看?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