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韓寒·跨界發展

當人們還在等著看韓寒的文學之路究竟能走到何處時,他已經給自己換了個行當——從事賽車運動。有些人缺乏同情地指責韓寒搞賽車就是花花公子玩票,不過反過來說,韓寒高中沒畢業,缺乏必要的學歷,家庭、家族內部也缺乏能對他施加足夠影響力,併為他提出建設性職業道路的人選,他憑藉自己的直覺和愛好,在滿足年輕人好玩心理的同時,努力嘗試把一項自己從小就希望和嚮往的體育運動做到最好,不是也挺不容易的嗎?!

2001年,韓寒的主場轉移到北京,開始長達將近四年的北漂生活。此後連著兩年,韓寒主要在京滬兩地的各個場地跑卡丁車,為以後成長為職業賽車手做必不可少的前期訓練。

2003年開始,韓寒開始加入個體戶合作性質的北京極速車隊,頻繁地進行賽車訓練、比賽。年底隨賽車手徐浪去他的家鄉武義一帶練車。2004年甚至還獲得過亞洲寶馬方程式賽事提供的五萬美元獎學金,去馬來西亞瀟灑走了一回。

但韓寒最初的賽車事業並不順利,除了因本事不強、成績不咋地,一分錢賺不到,還得自掏腰包進行比賽、訓練,購置車輛、做日常維護。“從成立到消失,北京極速車隊始終不知道‘贊助商’的臉長得是什麼樣的,完全靠車手自己掏腰包去填拉力賽這個無底洞”。那時候,在一堆賽車裡頭,唯獨韓寒的車排氣管內側都是黑的。原因是韓寒用不起燃燒好的賽車油,只能燒普通汽油。到2004年時,韓寒“經過一年的暴燒,已經把自己最初的版稅燒得沒剩下仨瓜倆棗的了”。

2004年6月,韓寒加入雲南紅河車隊。多年以後,紅河車隊老闆麻俊昆曾這樣描述韓寒加入的經過:“我看他一個人折騰實在是太可憐了,北京站比賽前,修車就修了兩天,40個小時沒睡覺。後來徐浪就跟我說,老大,讓韓寒掛在我們這裡吧。我想他好歹也是個作家,跑比賽不行但是寫作還是很有名氣的,就收留了他。”但韓寒仍舊不算是正式的紅河車手,不僅要自帶乾糧,而且一旦把賽車開翻,還要自行承擔嚴重事故的維修費。

韓寒自己回憶當時的情況也說:“一開始自己水平不夠,沒有車隊要你,你不能拿嘴巴上說,你得先向人家證明自己,在證明自己的過程當中,我就花了很多的錢。”

韓寒在極速車隊、紅河車隊時基本上沒拿過什麼有價值的名次,即使是加入上海大眾333車隊後的初期成績也很一般。比如2005年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賽季中,韓寒在五個分站比賽中拿了四個第四回來,結果落下個“韓老四”的外號。

在韓寒從事賽車運動的早期,靠賽車養活自己,就像某些人眼中的靠稿費養活自己一樣,也是一個笑話,甚至還不如靠稿費靠譜些。這使得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規劃自己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返回文學創作,趕起了寫作和賽車的雙駕馬車。

韓寒這一個時期對投身職業寫作的猶豫反覆,對女孩子和車的戀愛,在《像少年啦飛馳》中不無側面的間接反映;其對前途和職業的探索茫然,在《一座城池》中有所反映;其對愛情、事業無法掌控預測的悲哀,在《長安亂》中隱約可見。

不過在接下來的2005年,韓寒重新南下回到故鄉上海,倒也不能說是因為在北京混不下去的緣故。韓寒在京期間雖然事事都要自己辛苦張羅,但各個方面的情勢在總體上還是漸漸走高的。所以最終選擇回上海,同實力雄厚的上海大眾333車隊的成功簽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此外,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心態的成熟,韓寒對父母的理解和認同感也與日俱增,不再像剛退學那會兒恨不得離父母遠遠的了;此外,韓寒在一篇短文中曾半真半假地戲言算命先生說他在南方可以獲得功名,在北方可以發財。中國人十個有九個迷信,儘管韓寒嘴硬得要死,他多少會相信一點也不稀奇。

弔詭的是,到2005年前後,以韓寒簽約上海大眾333車隊,將主場重新搬回上海,在新浪網站開博等一系列事件為標誌,重新調好整自己人生定位後的韓寒,確實開始在各個方面都變得越來越順手起來:不僅小說一部接一部地寫,每一部都暢銷;博文一篇接一篇的發,每一篇都萬眾矚目;賽車也是越跑越順手,冠軍一個接一個地拿;還曾成功地將事業拓展到音樂、出版領域;不僅追星的粉絲數量眾多,就是主流文化界中對韓寒持肯定欣賞態度的有識之士也與日俱增;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全球思想家100強、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等各種榮譽光環,也鋪天蓋地地奔韓寒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