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和AR那點事

最近幾年,對於VR/AR行業來說是一段起起伏伏的時期或者說是一段低潮期。

中國VR/AR技術實現商品化的是在2015年,所以2015年被很多人士看作中國虛擬現實(VR)的“元年”,但從2015年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再到後來的行業寒冬,人們對VR從期望過高到失望,再到投資者變謹慎,更導致一些VR初創公司解散/轉型。現在人們面對VR更加理性,不再像以前一樣過度炒作,當然企業也並沒有完全放棄對VR的開發,而是開始尋找更加多樣的應用場景。的確,VR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講還是一個新奇的概念,因此VR想在主流市場普及須面臨很大挑戰,不過我們相信VR行業並沒有因此走下坡路,反而在穩步攀升。

VR和AR那點事

2月11日,IDC發佈2019年VR/AR市場十大預測,VR遊戲市場將增長75%

IDC認為,目前行業應用正在進一步展開和深入,細分領域消費場景不斷得到豐富,VR終端市場逐漸向擁有更佳體驗的中高端產品形態過渡,產業生態發展更加成熟。未來,技術革新與應用將會成為VR/AR市場在2019年的重要發展趨勢,新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將為市場的持續增長賦能。內容生態依然是行業整體進步的關鍵,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產業領域向VR/AR技術設備提供商以及內容製作商伸出橄欖枝。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冷水

回顧2018年,VR/AR行業已經有數家大廠商暫停VR業務,當然有多家企業前赴後繼投入新市場,這一年,雖然行業經歷了低谷與高潮,但產業的發展依舊在路上。

2018年3月,光場相機廠商Lytro在轉型VR後,由於新產業業績不及預期而正式宣佈關閉;微軟在也在6月宣佈擱置Xbox VR頭顯開發計劃;美國硅谷虛擬現實初創公司 Jaunt 在今年10月宣佈大幅裁員並縮減VR相關的業務,並將把重心轉移到AR領域;IMAX更是表示將於明年初關閉全部VR中心。此外,英特爾的Vaunt,StarVR等知名公司的VR/AR項目相繼宣佈暫停或取消,這曾讓2018年虛擬現實產業的冬天顯得格外冷。

然而,這卻不能阻擋整個行業的信心。因為,剛剛過去的2018年,行業還帶來了許多廣受好評的作品與內容,同樣發佈了備受期待的新設備。比如Magic LeapOne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正式發售;Oculus Go暢銷,進一步打開VR一體機市場;《Beat Saber》爆火,推出僅三天就一躍成為Steam上評價最高的遊戲。

凱捷諮詢機構近期在一份新調查中列舉了一些企業應用VR的案例,包括福特、空中客車(Airbus)、寶馬、美國加州太平洋電力等公司利用VR提高效率與安全等級。目前,VR培訓公司Strivr與沃爾瑪合作用VR頭顯培訓員工的項目取已經得了不錯的成效。

其實VR/AR技術已經越來越接近成熟期,因此不能算在新興科技類別中了,但就國內來看,整體上VR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數VR公司還沉浸在研發消費級娛樂VR中,沒能對企業級市場做出及時的回應,並且概念普及率不高,消費市場還較為冷淡。據百度指數對“VR”這一關鍵詞的監測,其搜索熱度明顯低於Xbox One和PS4。總的來說,目前我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總體體量較小,增長空間極大。

VR和AR那點事

中國現有VR/AR公司及分類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利好,5G商用將會成為AR/VR的必備技術。

VR/AR技術需要實時呈現出圖像,那麼就有人會想到AR與5G之間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AR技術要求的網速是非常高的,如今的4G網絡已經無法滿足AR的實時要求了。而剛剛過去的2018年5G概念是炙手可熱的話題,5G的發展步入快車道,這無疑對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因為5G能夠擁有超高的網速,幾秒鐘就能下載一部電影,這是4G無法比擬的,而且5G不僅僅是快,還擁有許多新型移動通信技術,能讓AR更好的發揮出它的效果。具體而言,5G 在AR和VR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更高的容量;更低的延遲和更好的網絡均勻性。

VR和AR那點事

市場預熱

一說到AR技術可能就有人會想到VR技術,因為這兩個技術實在是很相似,但又有著本質的區別,AR技術是增強現實,而VR技術是模擬現實。雖然是都是基於現實,但是AR技術是在現實中改變,VR技術則是徹底的改變現實,這就是最大的區別。而且VR技術會使人分不清虛擬還是現實,讓人很朦朧,AR技術就不會,本身就是處於現實世界的,只是去加點裝飾品。

據相關融資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VR/AR行業一共公佈了93筆融資消息。其中中國有27筆,融資總額約為23.2億元;國外66筆,融資總額約為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不論是總融資額(2017年同期為100.9億)還是完成融資的公司數量(2017年同期為111筆)都有一定的下降。

但據權威資料統計,2017年中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為52.6億元,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逐漸成熟,資本逐漸進入,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2018年中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已經突破百億元大關。預計到2020年,全球頭戴VR設備年銷量將達4000萬臺左右,市場規模約300億元,加上內容服務和企業級應用,VR/AR市場總容量超過千億元。

VR和AR那點事

目前,全球VR技術的大眾化普及主要由Oculus、索尼和HTC vive等硬件廠商推動。不過,中國產業資本的加速湧入,正推動國產VR產品升級換代。當下,冠上VR名號的產品層出不窮,有高端大型設備,也有僅幾塊紙板就可以DIY而成的初級產品。

在A股市場的各種概念股中,VR概念已經被炒作數輪。雖然宣稱VR將會是電腦以及互聯網之後的下一個顛覆世界的產品,但就現在技術的發展水平來看,VR要做到進入生活,至少還需要三五年時間。

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有,歌爾聲學、全志科技、暴風科技、天音控股、聯絡互動等。此外,基於VR發展路徑和技術的稀缺性,建議還可以重點關注光學和攝像頭相關企業。例如光學企業水晶光電、利達光電,攝像頭相關企業大華股份、金龍機電等。

2019年1月31日以後,虛擬現實板塊明顯有一波拉昇,價格重心上移明顯,板塊整體指數從去年的低點處反彈。業內人士預計,後市系統性風險將消除,更多的將僅表現行業固有屬性,因此總體價格指數仍將走高。

VR和AR那點事

過去幾年這項技術有興起的趨勢,而2019年它的應用將會更多。而VR/AR也將成為2019年的流行趨勢,原因在於技術、開發商、市場以及參與者的興趣已經到位。可以說歷經起伏的VR/AR產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