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養犬 ,你做到了嗎?

文明养犬 ,你做到了吗?

撿拾犬隻糞便

文明养犬 ,你做到了吗?

外出帶好“口罩”

文明养犬 ,你做到了吗?

遛狗拴好牽引繩

據統計,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470億元,同比增長20.5%。2018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其中寵物狗市場規模高達1056億元,佔總規模的61.8%。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進步,“犬”不單是被用來看家護院,它們成功“登堂入室”,有的憑藉或高大威猛、或憨態可掬的外表成為主人的貼心愛寵,有的則憑藉自身本領在搜救、緝毒、醫療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犬與人類的關係愈來愈密不可分,社會養狗熱也隨之而來。隨著養犬數量的不斷增加,人犬矛盾日益凸顯,如何文明養犬,人與犬類怎樣和諧相處成了熱度居高不下的話題之一。

寵物主人守公德

愛與責任不分家

2018年11月3日,杭州餘杭的徐女士因孩子被一條沒拴繩子的狗瘋狂追咬,為了保護兒子,她作勢用腳驅趕狗,沒想到反被狗的男主人衝過來毆打,導致骨折。

2019年2月15日,河南新鄉衛輝市疾控中心官微通報,一名9歲男童因患狂犬病死亡,發病前曾被狗舔到傷口……

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讓愛狗人士與其他群眾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追根溯源,矛盾的根本其實在於養犬人能否負起責任,將文明養犬落到實處。

經常在海拉爾區沿河公園跑步的李先生就深有體會,他說:“為什麼毛絨可愛的小動物會引發那麼多的負面新聞呢?我想主要的問題不在於狗,而在於狗主人本身。我沒有養過狗,但在公園和日常生活中我發現狗主人有兩種,一種是遛狗始終牽繩,給狗帶嘴套,手裡拿著廢報紙和塑料袋時刻準備接大小便,乘坐電梯會把狗擋在身後;另一種主人是任由狗在小區的道路、草坪和廣場上亂跑、拉尿,小朋友被嚇得縮在家長身後,他也不予理睬。當別人指出他不守規矩,不講公德時,他滿不在乎甚至惡語相向,很多小矛盾就是這樣激化成大問題的。我認為養狗人如果真心愛狗,就要主動遵守社會公德,履行養狗責任,讓自己的寵物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同。這是化解養犬矛盾的第一要務。”

一隻法國鬥牛犬的主人洪女士說:“狗兒已經成為了我家庭中的一員,我對它的愛不僅在於吃優質的狗糧,買許多的玩具,更重要的是我定期帶它注射疫苗,教它定點大小便,在住宅樓裡不吠叫,出門遛彎要隨行,遇見生人不撲撞等等,它的乖巧讓周圍的鄰居也對它喜愛有加。在馴養狗狗時確實十分辛苦,但是我認為這是我作為主人應盡的職責。”

洪女士說:“有一次我開車行駛在海拉爾區沿河路上,突然從沿河公園裡躥出一隻拉布拉多犬。我忙踩剎車,避免與狗相撞,卻與緊跟在後面的車輛險些發生追尾。這種遛狗不牽引的行為給交通安全、人身安全以及狗的生命健康都帶來極大的威脅。為什麼養犬矛盾日益凸顯,就是由這類狗主人不負責任的行為造成的。既然選擇養狗,我們作為主人不能止步於感性上的愛寵,更要理性的負責,認識到溺愛是一種傷害,主動去學習養犬知識,文明養犬,幫助它們與人類和諧共處。”

科學養犬促和諧

誤區糾正很重要

“我一直反對家人養狗,因為覺得狗身上細菌太多了,害怕會感染狂犬病。”“孩子太小,抵抗力差,怕狗會把細菌病毒傳染給孩子。”“準備要孩子,近幾年都不會考慮養狗。”記者調查發現,人們討厭狗、反對養狗的原因不外乎這樣幾種。這諸多的顧慮是完全正確的嗎?在寵物狗消費市場不斷繁榮、養狗人數持續增多的社會大背景下,如何科學養犬,才能實現人類和犬隻和諧共處呢?

海拉爾區政大寵物醫院院長馬雙蓬,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畜牧獸醫專業,至今已有16年的從業經驗。他說,在醫院營業近6年的時間裡,海地區寵物主人的寵物免疫意識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絕大多數主人在養狗的第一時間就會帶它來打疫苗,但是在孕婦可否養狗、兒童能否與狗接觸、狂犬疫苗的注射等養犬知識上許多人依然存在誤區。

馬雙蓬說,寵物腸道和糞便中的弓形蟲是唯一會影響胎兒和孕婦健康的感染源,正在養狗的女主人在備孕前務必要到醫院進行病原體檢查,查看是否有弓形蟲感染,同時到寵物醫院或者相關防疫部門對愛犬進行體檢,如果確認自己和愛犬沒有人畜共患病,就可以放心備孕了。在懷孕期間保持愛犬衛生,避免被它抓傷咬傷,並在與它們接觸後做好洗手等清潔工作。在做到這些的基礎上,孕婦是完全可以養狗的,兒童也是同理。他同時表示,孩子在有寵物的環境中長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有助於友愛、分享等好習慣的養成,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大有裨益。

“被狗抓傷用打狂犬疫苗嗎?”“被已經打過狂犬疫苗的狗咬傷需要去注射疫苗嗎?”這類問題也是馬雙蓬在職業生涯中經常被問到的。馬雙蓬說,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於患病動物的延腦、大腦皮層、小腦和脊髓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抓傷或經粘膜感染均可引起狂犬病,所以被狗抓傷或是咬傷都必須注射狂犬疫苗。而且從嚴格意義上說,狗注射了狂犬疫苗可產生抗狂犬病血清來“中和”狂犬毒素。但“中和”不是“殺滅”,打了狂犬疫苗的狗也還會攜帶狂犬毒素,狗疫苗僅能確保狗不患上狂犬病。同時動物和人的基因序列不同,狗疫苗和人疫苗的作用機制也不能“通用”,即使人類被注射過疫苗的狗、貓動物咬傷後,同樣要注射人類適用的狂犬疫苗,才能有效地防止狂犬病的發生。

馬雙蓬建議,瞭解養犬知識,進行科學養犬,是文明養犬的第一步,每年為愛犬注射狂犬疫苗,定期進行體內體外驅蟲,是對動物生命健康的尊重,更是對人類生存環境的負責。

文明守則心中記

免疫知識不能忘

對於狂犬病,許多人談之色變,但養狗這個話題總是與狂犬病分不開。“它是病死率最高的傳染病、一旦發病死亡率幾乎為100%。”這是我們腦海裡對狂犬病最深刻的印象,也是許多人怕狗、排斥養狗的首要原因。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狂犬病對於人類和犬都是一種可以提前預防的病毒性疾病。

海拉爾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主任雷蕾表示,在被狗抓傷、咬傷後,通過接種狂犬疫苗,就可以有效預防狂犬病的發生。2017年海拉爾區市民共接種人用狂犬疫苗14554針次,2018年共接種16965針次,無人類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同時犬隻主人和其他人都應認識到,在被咬傷後越早接種疫苗預防效果越好。在被咬和接種疫苗之間,傷者可以擠壓傷口排去帶毒液的汙血,避免用嘴去吸傷口處的汙血,然後用肥皂水(或其他弱鹼性清洗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清洗咬傷和抓傷傷口至少15分鐘,在徹底沖洗後用具有病毒滅活效力的皮膚黏膜消毒劑消毒塗擦或消毒傷口內部,以此做好在接種疫苗前的預防工作。

在犬類免疫方面,海拉爾區也在通過實際行動不斷努力著。該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玉芝說,每年5月份左右疫控中心都會深入各鎮辦對飼養的家犬免費進行狂犬病免疫及犬包蟲病驅蟲工作。鎮辦工作人員先摸清轄區內犬隻情況,為犬隻建立“一戶一檔”檔案和犬飼養情況統計表,組織畜主攜帶犬隻到轄區內指定地點,由疫控中心技術人員或村級防疫員對犬隻進行狂犬病免疫注射和犬包蟲病給藥投服,並告知注意事項,並向群眾發放預防狂犬病和包蟲病宣傳單。據瞭解,此項工作已連續開展5年,其中2018年共計發放宣傳單1500餘份,為犬隻免疫注射疫苗和投服驅蟲藥各2800餘例,為海地區犬隻狂犬病預防打下了堅實基礎。

疫苗一年打一次,驅蟲定期要做好;避讓老人和孩童,出門牽引帶嘴套;戶外便便清理掉,約束犬兒勿亂叫;遇人禮讓少爭吵,公共場所不打擾。文明養犬,說易行難,這不單是一句宣傳口號,而是需要養犬人紮紮實實的踐行。希望養犬人士能夠以自律和負責的態度做到文明養犬,並加入宣傳教育和監督指導中來,邁出人類與犬和諧相處的重要一步,這才是對伴侶動物真正的尊重與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