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超光速,時間旅行還可以利用“蟲洞”及量子糾纏“瞬間轉移”

根據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任何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不可能達到光速,更不可能超過光速,在本號前面的文章敘述中,時間旅行是以超光速為前提的,既然無法超過光速,那是不是就意味著人類無法進行時間旅行了?理論上還是有的,一是蟲洞理論,二是量子糾纏。

191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了“蟲洞”的概念,宇宙中的蟲洞是科學家推測可能存在的一種特殊隧道,它的兩頭連接著兩個遙遠的時空,理論上來說,透過蟲洞,我們可以穿越不同的時空,從而實現時間旅行。霍金曾對微觀上的蟲洞作出過解釋,在他的理論中,微觀蟲洞其實不斷在量子真空中出現和消失,只是它們體積極小,只有不及原子大小的基本粒子才能通過。那微觀世界的蟲洞到底存不存在,我們感覺得到嗎?我們拿原子來舉例,在玻爾的原子理論中,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外層電子沿著不同的軌道圍繞著原子核作高速圓周運動。當電子吸收足夠的能量後,它就從一個軌道躍遷到另一個軌道。

不能超光速,時間旅行還可以利用“蟲洞”及量子糾纏“瞬間轉移”

大家注意到沒有,電子運轉軌道的變更是通過“躍遷”而不是“運動”,直白一點,就是電子直接從這個軌道瞬時變到另一個能級的軌道,而沒有經過兩個軌道之間的物理空間。那電子到底是怎麼瞬時變化到另一個軌道的呢?當然不存在上帝之手。也許就是經過了微觀的蟲洞,雖然我們看不到微觀蟲洞的存在,但經過電子躍遷實驗的分析,我們可以間接得出蟲洞存在的證據—因為電子確實躍遷了。現在就好理解一點了,所有宏觀物質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既然原子之間存在蟲洞,那麼宏觀物質之間也允許存在蟲洞,何況相對整個宇宙來說,別說人類,整個太陽系都是一個微觀粒子,那麼連接兩個時空(相當於原子的電子軌道)蟲洞也是存在的,這就給人類進行時間旅行提供了可能,關鍵是我們如何尋找蟲洞,計算需要什麼能量才能進入蟲洞(相當於電子獲得能量進行能級軌道躍遷),而不用去考慮兩個時空距離多遠,要什麼速度才能飛過去之類的侷限性思維。

不能超光速,時間旅行還可以利用“蟲洞”及量子糾纏“瞬間轉移”

第二種可能來源於量子糾纏理論。科幻電影中也有類似的片段,人類進入時間機器,啟動後瞬間撕裂成無數微粒消失,然後在另一個時空的地方瞬間重組,從而實現了時空旅行。這裡不詳細描述量子糾纏的理論,通俗講一下量子糾纏的特性:用一種特殊的手段把原子級別甚至更小的一個粒子“切割”成兩個小粒子,那麼“切割”後的粒子就組成了糾纏粒子系統,它們就象雙胞胎一樣,存在傳說中的“心靈感應”,無論相隔多遠,若一個粒子自旋為上,另一個粒子必定自旋為下,當我們用某種方法改變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另一個粒子也將瞬時改變狀態,距離在此時變得毫無意義!這就給人類實現瞬間轉移提供了理論基礎,我們可以製造一個類似時間機器的東西,把人體分成無數個糾纏粒子,然後改變所有粒子的狀態,在遙遠的空間也構建一堆糾纏粒子,讓它們彼此感應,這樣另一個空間也就瞬間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完全相同的人體,相當於超光速把人體運送到了另一個時空。這種方法存在著一個倫理問題,就是改變了本體的量子狀態後,本體會立即死亡,另一個空間的糾纏體復活了!嚴格從倫理上來說,人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人;但其實更像電腦剪切粘貼文件一樣,雖然從D盤剪切到了E盤,但你又不能說它不是原來那個文件,畢竟人體的所有結構完全一致,思維也沒任何變化。要探討這個問題,需專門開闢一個科學倫理與道德的專題了。

關於時間旅行的基本觀點,起碼理論上還是可能的,想要實現也許還要幾代甚至幾百代科學家的努力,但目前看來不可行的東西,就像幾百年前的人類無法想象現在的手機電腦一般,讀者朋友們可不要輕易否定哦。

不能超光速,時間旅行還可以利用“蟲洞”及量子糾纏“瞬間轉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