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1945年,一個5小男孩爬到安全欄上,揮著拳對著頭頂飛過的日機罵“臭飛機,我要通通砸碎你們”。

1972年,在《精武門》裡,這個男孩用左腳踢碎了寫著‘東亞病夫’的牌子。

2018年,姜文在《邪不壓正》裡,致敬Bruce Lee。

這個男孩就是李小龍。

1

美國空軍重量級拳擊冠軍詹姆斯

“你看我225磅體重,你一瞧我塊頭就知道我能打”

“他就像對小學生一樣地對付我”

“他跟任何人、任何重量級、任何體型與任何背景對打”

“我都會買他贏”

“所以我要麼在羞辱中自殺,要麼拜他為師跟他學武,最後我還是決定拜他為師”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動作巨星洪金寶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2011年參加《康熙來了》

“我的腳只伸了一半,他的腳已經在我臉上”

中量級空手道冠軍吉姆凱利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在公眾面前說李小龍最優秀,說格鬥方面李小龍高人們一個等級,且和任何重量級都有的打。

國際迪爾曼琉球拳法會到創始人喬治.迪爾曼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拳王阿里的保鏢兼教練,三次與李小龍切磋功夫,從李小龍處學到的技術傳授給拳王阿里。

“星爺”周星馳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沒有李小龍,就沒有今天的周星馳”

2

李小龍的母親叫何愛瑜,

是香港著名的何東爵士的侄女,收藏家、文學家和富商何甘棠的女兒。

李小龍的父親叫李海泉,

是粵劇四大名醜之一。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1940年李小龍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家中排行老四。

當時奉行“閻王爺吃童男的”迷信,

母親就給李小龍起了“細鳳”的女性乳名。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少年李小龍好動,惹是生非,不愛讀書,愛打架,經常有家長帶著被李小龍打得鼻青臉腫的孩子找上門來。

看到盲人過路,害怕掉到坑裡,放下碗筷,匆忙跑出門幫忙。

3

幼年李小龍體弱多病,為增強體格開始和父親學習太極拳,

1954年,李小龍見到穿長衫,不愛說話的葉問,

哦,原來習武之人可以這樣打扮。

拜葉問為師,學習6年詠春,詠春節奏和李小龍不搭,後來李小龍沒有什麼興致了。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去了美國自創創截拳道,背上“詠春叛徒”名聲。

1971年成為國際武打明星,回國去拜訪師父。

“師父,您到底認不認小龍是您的徒弟?”

這個問題就尷尬了,說什麼都不對,

最後葉問來了一句“認不認隨你啊”。

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啊!

李小龍雙腳天生有缺陷,葉問說是“有短命之相”教他為人處世要刀藏鋒芒,內斂剋制。

李小龍再見葉問說“師父,你信不信我現在可以蹲下來”,說完便腳掌吸地蹲下來。

後天的勤學苦練確實可以彌補先天不足。

李小龍一天練習打拳8小時,秒殺敵人,不講迴旋,速度至上。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李小龍從不參加擂臺比賽,打拳只是為了磨練意志,1970年在舉重訓練受傷,醫生診斷可能癱瘓,半年後他竟然恢復了。

用130餘磅的體重,擊出350磅的沉拳,用二節棍擊出1600磅的力量。

招牌動作“墊步側踢”,相隔10釐米將150斤的壯漢擊5,6米遠。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李小龍出拳快,人稱“李三腳”,拒絕假打、特效,一秒之內打出七拳,只有在攝影機的慢動作下才能看清,到現在即使最頂級的拳手都做不到。

4

李小龍尚在襁褓裡的時候,好萊塢電影《金門女》需要一名華人嬰兒出鏡,抱去了李小龍,算在演藝圈嶄露頭角了。

1959年18歲的李小龍因成績不好赴美留學,

在其他人在為學費而愁苦的時候,李小龍教學生跳恰恰舞蹈賺取學費,因為太受歡迎又怕傷害女生的心,叫小自己10歲的弟弟參加比賽,竟奪冠。

來了美國,李小龍的自尊心也強了,

不愛瘋玩,卻愛上了學習!

翻譯現代詩《我儂詞》,主修戲劇、

功夫王對哲學更是瘋狂熱愛。喜歡莊子,尼采。

號稱喜歡哲學是為更好地認識自己,將功夫和水聯繫起來。

“水無形,入杯為杯,入壺為壺”。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1971李小龍簽約嘉禾電影公司,1972年拍攝《精武門》,一腳踢飛成龍,他的那句“我打,啊打”成經典。

《唐山大兄》、《龍爭虎鬥》、《精武門》、《猛龍過江》成為無人超越的經典。

推廣弘揚截拳道,中國功夫傳遍全世界

華語片打進國際市場,全世界的電影觀眾認識中國電影

在歐美的影片中飾演主角,奠定中國演員的國際地位,

《龍爭虎鬥》讓他了卻了這三大宏願。

“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哲學家、宗師、功夫片創始人、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

四、短命人、成永恆

1973年李小龍在香港突然去世,標籤再多也不過身外之物,不值一提。

李小龍天生性格急躁,學習詠春拳卻未能領略到其中要義,詠春拳注重剛柔並濟,氣力消耗量少,用“氣”來養生。

將老莊、尼采等眾哲學家和功夫糅合,教人像水一樣,他自己卻爭強好勝,誤了生命,可惜啊!

所有外國人提起“李小龍”,就一個字,“服”!

李小龍失意時曾用便籤寫下這段“我,布魯斯·李,將會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

”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

”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一千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這個1980年的夢想來不及了,

對比看看沉默寡談的葉問才是真正的哲學家,細水長流長壽安享晚年。

無命有名終抵不過有命無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