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如今對於“中產”的定義不斷在變化,界限也越來越廣泛,但今天的話題,筆者標題選用了“中等收入者”,在筆者看來,界定中產階級要複雜得多,兩者差距在於是否掌握資產,比如房子。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中國目前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在37%-50%左右,佔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年輕的時候可能沒太覺得,到了35歲以後,感覺壓力所帶來的焦慮感,幾乎讓人窒息,對於在大城市想要立足的他們,所有的焦慮感可能都避不開“住房”。


職業生涯進入瓶頸期,置業預期受到影響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不管是事業單位招考還是私企招聘,多數都會註明“35歲以下”,一些中小企業甚至要求30歲以下。這也讓這一人群,在職場上變得小心翼翼。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某招聘網站2018年統計報告中顯示,工作年限1年以內及10年以上的跳槽率最低,前者顧及缺乏工作經驗,後者由於年齡的增長,需要更周全考慮!

普通本科應屆生在23歲左右,工作十年以上,也就差不多35歲,這一年齡段的人大多都要承擔贍養老人,養育子女的責任,所以職業規劃也就更趨穩定,跳槽也更為謹慎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仍然還在從事

最基層的工作,職場上的競爭力遠比不上年齡更小的求職者,甚至是應屆畢業生。由於基層工作對經驗的需求很有限,往往這些職場老人唯一經驗上的優勢,也會被無限削弱。目前職場上存在著這樣的偏見:


· 薪資拼不過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數據分析認為,一線城市本科學歷的應屆畢業生起薪為5.2K,二線城市的本科畢業生起薪為4.4k。企業對於基層員工,出於成本考慮,更傾向於聘用相對成本更低的應屆畢業生

· 學習能力下滑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在25歲大腦達到巔峰,之後便進入漫長的衰退過程,所以再學習能力以及新事物接受度上,年齡越大,劣勢也就越明顯,特別是在想象力和創新方面。

· 工作激情被主觀否定

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未來的一切都是嶄新的,給社會和企業留下的印象,就是剛畢業一定是充滿激情的。然而,對於工作10年以上,仍從事基層工作的人,即使和年輕人一樣有激情,但是也很難改變大多數企業的主觀看法

對職業預期的不確定性,也讓他們對於居住的規劃,產生了很多問號,是買房還是租房?如果買房,什麼房適合,現在的積蓄夠不夠?是馬上貸款還是等待全款?什麼時候買?


租房度過餘生,可薪資漲幅追不上租金?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 租房成本佔收入5成?

《2018年亞洲財富報告》顯示,香港、上海和新加坡蟬聯亞洲高端生活成本最貴城市的前三甲。其實不用報告,衣食住行,身在其中,必然感悟頗深。租房族的房租對比有房一族來說,成了額外的生活成本,並且還佔收入的很大比重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數據分析認為,房租收入比來看,四大一線城市都處於高佔比的狀態,上海達到49.8%。這意味著,如果你在上海工作,那按照人均房租和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來說,你可支配收入的5成是用於租房的。

· 薪資增幅追不上房租?

租購併舉不斷深化,以解決老百姓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依舊改變不了大城市人多房少的基本事實。

據上海統計發佈的數據,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8.33萬人,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3.78萬人。其中新增3.6萬外來人口,無疑增大了租房市場的需求量,成為租金上漲的背後推手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數據分析認為,上海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同比去年增幅最低,即使如此,租金也已經佔了收入的很大比重,近兩年上海調薪幅度在7%左右,根據兩組數據計算,上海的收入增幅似乎已經追不上租金的增長幅度了。

35歲以後,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成本水漲船高,然而,每個月仍有一筆雷打不動的開銷,佔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並且佔比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如果維持這樣的狀態,想要有積蓄就會變得更難,與此同時,必然也會不斷壓榨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質量


追求全款買房或儘量多的首付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如果“不差錢”,無論全款買房還是貸款買房,怎麼操作都行。如果不是,那就得考慮清楚。


· 首付比例越大,選擇越被受限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首套房票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為能夠低門檻進入,門檻越低,選擇範圍越大。到了35歲以後,家庭成員結構的變化,往往需要更大的戶型才能滿足需求,如果一味的追求高比例首付或者全款,想要短期內挑選到滿意的房子幾乎不可能,起碼在上海是這樣的情況。

首套房,可以將最低門檻拉低到房價的35%,他們會擔心房子確實有更多選擇了,那不是在為銀行打工嗎?


· 觀念駐步當年,貸款=為銀行打工?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數據分析認為,貸款和非貸款的客戶在總成交中的佔比非常懸殊,貸款買房的購房者佔8成,絕對是買房的主流方式

經歷了市場週期的這代人,他們的觀念還停留在十幾二十年前,確實那時候全款買房是主流,十幾年前,覺得貸款就是為銀行打工,想攢足了錢,全款買房,但是不知不覺為房東打工了十幾年後,現在依然要面對貸款,時代真的變了,觀念也是時候改變了。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分析認為,從近期的利率調整情況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除北京持平外,其餘,3個城市均有下調。年初以來,全國多個城市住房成交量有明顯回升。而在年初就開始有所鬆動的房貸利率,隨著住房成交量的上升,也出現了下行的趨勢,未來下調力度和影響範圍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其實房貸是目前成本最低的資金之一,我們按照上海首套房平均利率5.06%來計算,貸款100萬、30年等額本息還款計算,總支付利息約為94萬元左右,如果按照近十幾年來通脹率8%計算,30年以後的利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不想成為高位站崗的“中年人”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多年來,這一群人經歷了市場的起起伏伏,就算把握不住房價的最低點,但絕不願意高位站崗。所以市場下行的時候,他們駐步觀望,如今,市場回暖的時候,他們秉持懷疑。

其實對於一般人來說,人氣是他們瞭解市場的重要指標之一,市場熱度越高,意味著大多數人認為現在是買房的好時機,那麼現在的市場如何呢?

· 人氣穩步回升,房價低位行走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3月的成交量果然沒讓人失望,全月成交近2.6萬套,不僅同比去年3月大漲50%;更是創下兩年半以來單月成交新高,上一次上海月度二手房成交超過25000套,要追溯到2016年的9月,當月成交29417套。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3月新房成交

,達到2019年峰值,供應激增,本月出現了2019年首次供>求,由於年初供應沒有跟上需求,很多人轉向存量市場,但是隨著供應逐漸釋放,人氣穩步提升,這股回暖勢頭,4、5月仍有進一步升溫的可能。

· 房企優惠力度或被持續點燃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市場回暖,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今年一直到2021年,都是房企的還債高峰期,資金快速回流的需求將延續下去,這也就給了置業者更多的機會能夠買到更優惠的項目

· 政策明朗穩預期

目前上海調控鬆綁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預期穩定的情況下,房價也相對穩定,在經歷政策調整的市場後,房價一直維持在低位小幅波動,要知道現在幾乎是最嚴厲的時代了。

關於住房 | 35歲以後,中等收入者的焦慮!

總結:

35歲以後,會有更多的壓力,如果可以,把壓力盡量留給更年輕的自己。在大城市裡,對於住房的焦慮感,其實是因為不夠了解,準確衡量自己的能力,明確自身需求,拋去傳統的錯誤觀念,也許才能從焦慮中獲得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