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登山巍巍九龙峰

远眺雄壮惠东城

每每登上九龙峰

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慨!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九龙峰下

这个有500多年历史的

九龙峰祖庙庙会

也是广东省“非遗”项目登山巍巍九龙峰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九龙峰祖庙(谭公祖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3),于明宣德九年(1434)建成,是香客游人朝拜、旅游的理想活动场所。清顺治初年规模达到鼎盛。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九龙峰位于惠东莲花山脉西段。因北侧有九条山脊蜿蜒如龙,故名“九龙峰”。九龙峰谭公庙醮会是以纪念谭德(谭公)的一种祈福仪式。据史志记载:“谭公真名谭德,生于元代,归善县红花园谭阁地人”(现惠东县大布村)。相传谭德七、八岁时就能“呼风唤雨,伏虎驯蛇”,十三岁时在九龙峰得道亭处得道成仙,后人称之为“谭公仙圣”。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九龙峰谭公庙醮会既是群众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道教活动,龙峰谭公醮会约有四五百年历史,每隔4年举办一次。2009年10月,龙峰祖庙庙会(谭公醮会)入选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谭公醮会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是研究岭南民间信仰和民俗的一把钥匙。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县文化馆馆长廖志涛介绍,惠东准备将九龙峰礁会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我县兼具山区、丘陵、沿海三大地区类型客家文化、广府文化、闽南文化在这里长期兼容并蓄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我县遵照国家文化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要求,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构建并完善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研究到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的申报与评审、公布再到展示展演、人员培训等完整的分级分类保护与管理体系。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截至目前,全县共普查线索128条,成功申报惠东渔歌国家级项目1个,九龙峰祖庙庙会、凤舞、舞鲤鱼、元宵舞龙、西来古刹祈福省级项目 个;公布了高潭明姜、军声、平海楹联、惠东客家山歌、龙形拳、稔山长排盖子狮等民间音乐民俗、手工制作技艺等县级项目27个、成功申报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4人、市级10人、县级36人、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经过持续不懈的收集整理,目前,全县的“非遗”项目文字档案累计多达63册、10万多字,编辑印发了《惠东渔歌》专辑、《惠东山歌集》《惠东民间文化艺术》等。电子档案中,有录音资料127小时、录像145小时、音像资料283盒、照片3000多张。我县还通过培养人才,“活化”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分别成立了惠东县客家山歌业余学校、惠东县渔歌业余学校,聘请业余老师,在各中小学校挑选挂牌了25个教学点。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惠东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经过本土历代人民的不断融合和创造,留下了具有鲜明历史特性和地域色彩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惠东人开放性思维精神追求和文化创造力的重要表现,要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必须抓住“手艺人”这个核心,通过创造各种条件,让“手艺人”越来越多,让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长|按|二|维|码|关|注

九龙峰醮会将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