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历史的瞬间——广州“大南沙”发展构想

2019.03.30

单位宣传部门的同事正筹划四航院五十五周年院庆事宜,居然还找到一张当年我向广州市林树森市长介绍“大南沙”发展构想时的照片。唉!究竟那位同事怀有如此深重的“一带一路”情感,直接把我弄成非洲兄弟......

2000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番禺、花都撤市设区,为广州市进行城市空间拓展、调整城市产业布局、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保障。

鉴于广州港与广州城市当时所面临的发展难题,2000年6月24日,我在院领导支持下,向广州市政府提出了“大南沙”发展构想方案,建议在广州市最南端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广州主港区,发展港口及关联产业新区,以有效减缓广州港在未来港口竞争中的劣势。增强广州港对未来航运发展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广州市产业临海布局发展提供长远的支持。

林树森市长获悉后,于27日上午亲临四航院听取汇报,随行有广州市交委主任欧秉昌、规建处处长马仁洪(现任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王蒙徽(现任国家住建部部长)等。四航院出席的有朱利翔院长(现任四航院董事长)、林懿翀副院长(现任中国港湾董事长)、王汝凯顾问(国家设计大师)等。

我就 “大南沙”发展构想向林树森市长及交委、规划局领导作了详细阐述;林树森市长当即拍板,全面启动广州“大南沙”建设,随后“大南沙”建设也成为了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

“大南沙”发展构想,为广州市政府后来进一步提出的“南拓”发展战略提供了抓手与引擎。“大南沙”的开发建设,使广州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世界级大港,并极大地巩固了广州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的中心城市地位。

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南沙已成为了国家新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承载着建设“新广州”的城市发展梦想,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湾区时代展现了越来越强劲的发展潜力。

“大南沙”的成功策划,很好地延续了九十年代我在广西北海开创的工作方式,也预示了四航院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开启了通过自主策划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获得自身业务发展的新模式。

注:

当时较年轻,朱利翔36岁、林懿翀37岁,而我,临近39岁。外界往往以为我提出“大南沙”发展构想是基于对南沙地区详尽现场调研后的建议,甚至某些新闻专栏还绘声绘色地报道,四航院为此成立了考察调研小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是天大的误会。实际上,是林树森市长作出启动“大南沙”开发建设决定后,四航院才成立项目组,全面开展相关前期研究工作。我一贯认为,提出大区域发展思路,现场调研意义不大;你必须以大格局视野去看待行业发展趋势、社会发展诉求,以历史发展逻辑来推演未来。因此,无论是“大南沙”发展策划,还是11年后的“大南海”发展整体解决方案,我提出时均没有去过现场考察,但均切中破解时局的关键,因而均获高层采纳与实施。

来源 理想主义文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