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早在陝西傳播馬列主義

他最早在陕西传播马列主义

百年風雲變幻,不變的是精神;百年滄海桑田,不老的是青春!

今天,五四運動100週年,我們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帶您穿越這100年,觸摸時代脈搏,重溫一段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致敬一篇篇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

今天,對五四運動最好的紀念,就是讓五四精神在新時代放射新的光芒。來吧,新時代的青年們,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

——習近平

時代背景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一場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偉大社會革命運動、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五四精神,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個時期,西服在中國開始流行,主要穿著者是官吏、留學歸國的革命者和大都市知識分子。再就是中山裝、學生裝。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

時代人物

王尚德

1891-1946,陝西渭南縣(今渭南市臨渭區)人。他創辦赤水職業學校,宣傳馬列主義,為黨培養幹部,使之成為陝西黨團組織最早的發源地;主持成立陝西第一個團組織。

上世紀初,全國兵荒馬亂,正在上小學的王尚德是村裡孩子的“娃娃頭”,領著一群小夥伴到處玩。不過,這個“娃娃頭”天資聰慧,後來創辦了赤水職業學校,使之成為陝西黨團組織最早的發源地。

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慈溪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到西安。那時陝西三年大旱之後正遭“年饉”,農民連續幾年顆粒無收,但為了迎接“聖駕”,地方官吏、土豪劣紳還是不停地向農民索糧要款。王尚德親眼看見百姓在田裡採樹葉、剝樹皮、挖草根,拿回家去煮著吃,還看到骨瘦如柴的老人在兒女頭上插根柴草喊叫“賣娃咧”。這震撼了剛剛9歲的王尚德的心。

1918年,王尚德奔赴辛亥革命發祥地武漢,考入武昌中華大學。入學後,他加入了惲代英、林育南等創辦的利群書社,1922年7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8月,受組織派遣,回陝從事建立青年團組織的活動。

回到家鄉渭南赤水鎮後,他聯絡進步青年建立鄉村教育研究社,集資創辦赤水職業學校,宣傳革命思想,為黨培養幹部。1922年底在赤水發展團員,初步建立青年團小組;聯絡華縣(今渭南市華州區)鹹林中學十多位學生成立青年勵志社;在三原渭北中學、第三師範組織青年自進團,向青年學生宣傳新文化、新思想,逐步擴大馬列主義的傳播範圍。

在創辦赤水職業學校時,王尚德四處奔走,聯絡地方熱心教育的人士,籌集資金,修建校舍。他規勸父母把家產拿出來支援辦學,最終,父親拿出幾代人的積蓄,又賣了十幾畝上好的地,賣了店鋪。王尚德還瞞著父母,把家裡積累了多年計劃蓋房子的木材貢獻出來……在他和同仁們的共同努力下,赤水職業學校終於建成。

1924年6月初,王尚德主持成立了陝西第一個團組織——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赤水支部幹事會,並擔任支部書記。1925年10月,王尚德參與領導成立了關中地區首個農民協會——渭南縣東張村鄉農民協會,發動農民向土豪劣紳展開鬥爭。1928年5月,王尚德參加渭華起義。起義失敗後,化名汪琴聲,轉移到河南唐河一帶,被選為中共豫西南特委委員。特委遭破壞時王尚德被捕,經黨組織營救獲釋。此後,他在鄧縣、南陽等地學校任教,期間,又被捕,同年12月出獄。

抗日戰爭開始後,王尚德領導家鄉青年成立抗敵工作團、抗敵後援會等,將赤水職校師生編成民眾抗日大隊,並將部分學生和自己的兒女送往延安,參加抗日工作。

1941年5月,國民黨軍統特務逮捕了王尚德,逼他供出渭華一帶黨的組織。他經受了皮鞭、老虎凳等各種酷刑折磨,拒絕了威逼利誘。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在各方壓力下,王尚德獲釋出獄。他毅然留在渭南堅持鬥爭。1946年8月13日,國民黨特務到赤水職業學校將他逮捕槍殺。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近代史教研室主任鄭金剛說,王尚德的思想歷程與人生抉擇,其實就是五四精神生動、具體的闡釋。概言之,即是青年們為了民族、國家強盛與社會進步,勇於擔當歷史使命,不斷求索、積極踐行的時代精神。 華商報記者 任婷 攝影 王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