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代代傳! 百年前,發生在杭州的這些事轟動全國

什麼是五四精神?——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積極創新、探索科學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五四精神。

1919年5月6日,五四運動爆發的消息傳到杭州。當晚,之江大學召開了全校學生大會,決議通電聲援、並聯絡杭州各校一致行動。杭州的五四運動,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也是“五四運動”100週年。百年間風雨兼程,偉大精神的力量穿越時空、歷久彌堅。百年間滄海桑田,但杭州青年的五四精神一直在青年代際之間傳承。

從世界冠軍到鄉村教師

五四精神代代傳

前幾天,杭州推選出“新時代杭州十大傑出青年”。除了中國國家游泳隊隊長孫楊等大名鼎鼎的人物當選之外,一些默默無聞卻努力付出的人,也入選其列。

其中,就包括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交通警察大隊政治教導員王秋,他也是浙江警察中最年輕的高工。

“記者同志,您稍等一下。”王秋一扭頭,又扎進了大數據的茫茫海洋之中。當許多人用出遊的方式度過“加長版假期”時,王秋卻沉浸在“加長版加班”裡。今年五一,恰逢“國際動漫節”等多項活動的舉行,來杭遊客數再創新高。然而,在交通小腦系統的助力下,杭州的城市擁堵指數持續下降。2018年主要參與的城市交通小腦試點區域,延時擁堵指數較2017年全年平均下降7%以上,體現了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它的背後,“王秋們”的付出功不可沒。

淳安縣鳩坑鄉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方芝華也靠著二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當選了新時代杭州十大傑出青年。“哪怕我身在在最偏遠的的學校,只要有一顆堅持教育的心,同樣可以點亮孩子的明天。”方芝華常常用這句話激勵身邊的青年教師,也不斷激勵著自己砥礪前行。

1999年畢業分配到淳安的偏遠山村任教後,方芝華不僅要教書備課,還要幫孩子們洗衣換褲,一晃20載,儘管身處農村,方芝華還是拿到了近20項科研論文成果獲得市縣級以上的獎次。但他說,自己從沒有離開這群農村的孩子,他要做農村孩子的築夢人。

處在技術變革期的這一代青年人,用創新創造為發展增添活力,不滿40歲的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韓一鬆便是其中之一。

特大型空氣分離設備作為一種重大技術裝備,長期以來一直受制於國外巨頭。自2007年參加工作以來,韓一鬆就致力於特大型空分設備的開發研製。經過夜以繼日的鑽研,他帶領杭氧團隊終於實現了“十萬等級空分設備國產化”這個夢想,也由此獲得了2018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特等獎”。

五四精神代代传! 百年前,发生在杭州的这些事轰动全国

△圖說:《杭州學生聯合會》紀念號上的杭州學生聯合會大事記

杭州走出來的教師

翻譯了中國第一本《共產黨宣言》

自五四運動在杭州拉開大幕,緊接著是杭州十四所中等以上學校的3000多名學生舉行大規模的集會和遊行,再到轟動全國的“一師風潮”,翻譯中國第一本《共產黨宣言》,組建“中國第一個青年團組織”,組織學生焚燒日貨,派代表赴上海參加全國學生聯合會,開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衙前農民運動”,參加土地革命、前赴後續堅持鬥爭,投身抗日救國洪流,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開展護校護廠迎接新中國……

一系列的活動,都標誌著杭州青年新的覺醒。

五四精神代代传! 百年前,发生在杭州的这些事轰动全国

時間回到1920年的春節前夕,時任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國文教員的陳望道,正在義烏家宅旁的一間破陋柴屋裡,夜以繼日地進行著《共產黨宣言》的翻譯工作。

杭州五四運動領導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共青團)創始人俞秀松在日記中清楚的記載了這件事:“6月27,星期天,夜,望道叫我明天送他所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到陳獨秀家,6月28日上午九點俞秀松到陳獨秀家,將《共產黨宣言》交由陳獨秀去,這篇宣言底稿是德語,現在一時找不到,所有隻用英俄日三國底譯文來校對……6月28日,星期一,九點,到獨秀家,將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交給他……”

最終,經陳獨秀和李漢俊校閱,中國第一本翻譯完成的《共產黨宣言》於1920年8月在上海印刷出版,隨後平民書社、上海書店、國光書店等相繼出版。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對籌建中國共產黨、青年團,明確建設怎樣的黨、團起到很大的作用。

五四精神代代传! 百年前,发生在杭州的这些事轰动全国

掀起一師風潮

浙江新文化的旗幟

1899年至1939年,俞秀松在短短40年的生命歷程中輾轉多地,始終投身在革命的洪流之中。而在1916年,俞秀松考入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後,由此踏上了一條追求救國真理的道路。

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響下,他與宣中華、施存統等27人,共同創辦了《浙江新潮》。這張小報宣傳的共產思想引起軒然大波,僅僅發行了三期之後,便遭查禁。

其中以第二期發表的《非孝》尤甚。反對派視《浙江新潮》為洪水猛獸,教育廳責令經校長開除施存統,解聘陳望道等四名教員。

1920年2月9日,省教育廳將經校長解職;同年3月,省長齊耀珊下達瞭解散一師的命令。學生們一致反對撤換經校長。3月29日凌晨,幾百名軍警圍住一師,學生則高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口號,圍坐在操場上與軍警對峙。杭城其他學校的學生紛紛持水果、食物前來支援。

在全國社會各界的聲援下,省長被迫收回解散一師的命令,並同意學生提出的“任免校長鬚得學生同意”的要求。

這就是近百年前,發生在杭州、轟動全國的“一師風潮”。

五四精神代代传! 百年前,发生在杭州的这些事轰动全国

組織黨領導的第一個衙前農民運動

位於蕭山區衙前鎮鳳凰村的衙前農民協會舊址,現在已是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21年秋,宣中華、徐白民及杭州第一師範和杭州女子師範的唐公憲、楊之華等幾位進步青年學生,應沈玄廬之邀,相繼來到蕭山,協助創辦了農民學校,對農民進行減租減息和抗租抗稅宣傳,衙前農民運動得以迅速興起。

1921年9月,蕭山衙前村成立農民協會,發表了黨成立後第一個反封建的農民革命綱領——《衙前農民協會宣言》和《章程》。衙前農民協會推舉李成虎等六人為委員,開展了減租減息鬥爭,取消地主原定的“倒四六”租額,廢除“東腳費”和迫使奸商恢復原來十元銀洋一石米價等。在衙前農民運動影響下,蕭紹平原三四百里方圓有80餘村群起響應,紛紛成立農民協會,開展了減租反霸鬥爭,引起了地主階級和反動統治當局的不安,李成虎被拘捕入獄,凌虐致死;衙前農民協會被強行解散。

這場衙前農民運動,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之初領導的第一次農民運動而被永久載入黨的史冊。

五四精神代代传! 百年前,发生在杭州的这些事轰动全国

△圖說:1927年至1937年期間關押共產黨人的浙江陸軍監獄

杭州青運史

就是一曲愛國讚歌

原共青團中央青運史特聘研究員、原杭州市青運史研究室主任、團校教授錢永祥,對杭州青運史的研究已有數十年之久。最讓他動容的一段歲月,是1927年間“4·11”反革命政變至1937年間的那段革命歷史。

“‘我滿意為真理而死,遺憾的是自己過去工作做得太少。’這句話是年僅25歲的共青團浙江省委負責人裘古懷烈士,走上刑場時留下的遺書中的內容。”錢永祥說,那個時期,杭州一大批共產黨人在腥風血雨中堅持鬥爭,他們中有154位共產黨人、4位省委書記、32位縣委書記、十多位青年團書記,在鬥爭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他們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值得當代青年學習,他們對黨、人民、國家的愛國精神值得當代青年繼承發揚。

記者瞭解到,從2017年起,杭州就在部署籌建杭州青年運動史陳列館(暫名)。

目前,杭州青運史館的大綱和史料徵集工作已接近尾聲。屆時,這裡將成為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百年風雨兼程,偉大精神的力量穿越時空、歷久彌堅。不同的時代,同樣的責任。今天的杭州青年,依舊將扛起擔子,幫助這座城市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本文部分圖文資料,由錢永祥提供)

(記者 葉臨風)

大家都愛看

降溫!暴雨!好天氣就要到頭了?今天當心強對流,假期結束後還有……

西湖到底有多“熱”?五一假期首日迎客60萬人次,4G信號都曠工了 火爆的還有這

每天“公主抱”奶奶十多次,浙江姑娘一抱就是整整7年!

覺得不錯,點亮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