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何要脫離歐洲

我們都知道在卡梅倫決定對脫歐問題舉行全民公投的時候,很多國際問題專家都判斷英國民眾會選擇不脫離歐洲,但是結果確給這些國際問題專家一記響亮的耳光,至此歐盟與英國陷入到了曠日持久的脫歐談判之中。

下面咱們就來來說說英國為何要急於脫離歐洲

我們經常出國工作和留學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怪事,就是我們的申根簽證可以出入歐盟任何國家,唯一不能進入的就是英國,還有就是現在的整個歐盟都統一使用歐元,但是唯獨英國脫離於歐元區之外,到目前仍然再在繼續使用英鎊,從這兩點我們就可以看出英國其實都在無形之中一直對歐盟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

而且我們會發現英國在歐盟角色定位一直都比較邊緣化,與其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完全不相符,有的小夥伴們可能不清楚其實從歐盟1973年加入歐盟至今已經四十多年了,但是他一直都沒有成為歐盟的核心國家 ,在歐盟的地位也遠不如德國和法國。

英國的這種態度其實具有一定的歷史原因

二戰結束後歐洲國家百廢待興,為了保證歐洲國家煤炭和鋼鐵的競爭力,在法國外長德曼的提議下德法兩國建立了“煤鋼共同體”這個組織就是歐盟的前身。當時歐洲國家也曾經要求過英國加入,但是都被英國斷然拒絕了。因為英國一直以大國自居,在安全訴求上又與歐洲大陸國家不同,因為英國首先國土並不與歐洲大陸相連,其次又用英吉利海峽這道天然屏障做安全保障,所以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演講時就曾說過:“歐洲會成立一個聯合共和國,但是英國永遠不會併入歐洲”,這在一個側面也證明了英國某種野心,因為他要做的是一個世界大國。

英國為什麼會改變初衷加入到歐盟呢?

在1960年英國的這種態度發生了轉變,因為歐洲強大的經濟拉動力大大的刺激了英國,因為此時的英國隨著殖民地民族主義的覺醒各個殖民地分分獨立,國力受損加上經濟不振英國不得不把目光描向歐盟,但是此時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兩次行駛了否決權,拒絕了英國加入要求,因為法國怕英國的加入會讓其在歐盟的地位邊緣化,所以在法國總統戴高樂辭職後英國才加快了進入歐盟的腳步,於1973年才正式加入當時的歐洲共同體。

英國加入之後繼續遊離於歐盟之外

英國在加入到歐共體之後經濟確實得到了發展,在享受紅利的同時英國與歐盟的關係也逐漸出現了裂痕。

第一,在1999年歐盟國家紛紛採用歐元結算,但是英國依然沒有放棄英鎊的國際結算地位。

第二,在歐洲爆發大規模主權債務危機的時候,往往是法德力纜狂瀾,英國基本上是出工不出力反應冷淡。

第三,德法等囯一直想把歐洲建立成為一個高度一體化的區域聯合體,但是英國的反應確是極為冷淡,經常和法德等囯唱反調。

歐盟也漸漸發現英國其實就是想要分享紅利但是不想出力,所以歐洲國家對英國也經常是冷嘲熱諷,而且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紅利不斷的向新興經濟體轉移,英國對歐盟的未來也產生出了悲觀情緒,認為如果繼續留在歐盟自身需要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因為歐洲各國經濟發展並不平衡,隨著經濟紅利的流出日後的歐洲經濟將會更加困難,所以在這種悲觀預期驅使下英國決定脫離歐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