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概況

大名縣,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地跨東經114°58′11″~115°28′28″,北緯36°05′07″~36°30′10″之間。東與冠縣、莘縣毗鄰,南與南樂縣相連,西與魏縣交界,西北與廣平縣為鄰,北與館陶縣接壤,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縣總面積為1052.98平方公里(2013年),轄6個鎮、14個鄉,總人口86萬(2012年)。

春秋戰國時期,魏武侯今大名縣境內一塊屬地作為其公子元的食邑。 三國時期,元城縣成為陽平郡的郡治所在。1949年改為城關區,同時廢元朝縣,屬河北省邯鄲專區。1958年,廢魏縣入大名縣。1960年撤邯鄲專區,大名縣改屬邯鄲市。

縣內旅遊資源豐富,有:鄧麗君筠館、 山陝會館、馬陵道、狄仁傑祠堂碑等著名景點。

2014年,大名縣生產總值完成103.95億元。

2018年8月13日,河北省大氣辦對2018年6月份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所轄縣(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幅度或PM2.5平均濃度同比改善幅度位列後10名的大名縣,予以預警提示。

解放前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概況

大名府古城(7)

春秋戰國時期——魏文侯七年(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得到了鄴地。至其子魏武侯時,將鄴作為別都。魏武侯今大名縣境內一塊屬地作為其公子元的食邑。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概況

航拍古城

西漢及東漢時期——西漢初期的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因這裡曾是魏地,所以以些鄴地為中心設立魏郡。又因今大名一帶曾是魏公子元的食邑,所以建縣時以元城縣名之。西漢後期的漢宣帝在位時,元城縣委粟裡(約在今大街一帶,一說在今北沙窩廟村一帶。裡為古代鄉一級的社會基層單位)的少女王政君被選入後宮,許配給太子。至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被封為漢元帝的皇后,稱孝元皇后。

在王政君的佑護下,她的兄弟子侄們紛紛被漢朝遷封侯拜將,一時間王氏一門成為有“十侯五大司”的望族,榮耀無比。因此,王氏居住的委粟裡被人們稱為“貴鄉”。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概況

大名縣騰飛標誌

三國時期——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元城縣成為陽平郡的郡治所在。

東晉及十六國時期——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從元城縣劃出西部地方建貴鄉縣。

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復置貴鄉縣,後又省。東魏天平二年(535年),分館陶西界復置貴鄉縣。此時,元城、貴鄉、魏縣均屬魏尹。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魏縣及元城縣俱廢,併入貴鄉縣。

隋唐時期——隋開皇六年(586年),元城縣、魏縣從貴鄉縣分出復置,並從元城縣分出一部分設馬陵縣(縣治在馬陵村),均屬魏州(治今大名東北)。

隋大業元(605年),馬陵縣廢,元城、貴鄉改屬武陽郡為魏州,屬河北道。元城、貴鄉、魏縣均屬魏州。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年)分貴鄉縣復置元城縣,貴鄉、元城、魏縣均屬魏州、唐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魏州。唐建中三年(782年),田悅改魏州為大名府,這也是“大名”被用作地名之始。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承襲唐制。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三月,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改元城縣為興唐縣,改貴鄉縣為廣晉縣。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改東京興唐府鄴都魏州。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七月,改興唐府為廣晉府,改興唐縣為元城縣。

後漢乾佑元年(948年),改廣晉府為大名府,改廣晉縣為大名縣(此為以“大名”為縣名之始),元城縣、大名縣、魏縣均屬大名府。後周承前制。

北宋初期,承襲前制。稍後,元城縣、大名縣、魏縣先屬河北路,後屬河北東路大名府,稱之為“北京”。

大名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歷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曾三次為都。

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24)建陪都,史稱“北京”,元、明、清為路、府、道所在地;清代曾為直隸省第一省會。

宋熙寧六年(1073年),大名縣併入元城縣,紹聖二年(1095年)復置大名縣。

金時期——大名縣、元城縣屬大名路大名府。

元時期——大名縣、元城縣屬中書省大名路。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元城縣入大名縣,不久復置元城縣。

明時期——大名縣、元城縣屬中書省大名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省大名縣入魏縣。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復置。

清時期——清初承襲明制。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大名縣、元城縣屬直隸行省大名府(行省設巡撫,駐大名)。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省魏且,306個村歸大名,31個村歸元城。

民國時期——民國2年(1913年),大名縣、元城縣屬直隸冀南道。

1940年,政府潰散。同年2月建立大名縣抗日民主政府,同年分大名縣為元城、大名、魏縣3個縣。

1945年3月,山東省朝城縣的張魯、王奉兩個區併入元城縣,元城縣改為元朝縣。

1945年7月,劃城區及周圍建大名市(縣級)。此時,市、縣分設,屬冀南三專區、1946年降大名市為縣轄市。

解放後,曾建大名市。境內現有五禮記碑、狄仁傑祠堂碑、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萬堤古墓群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遺址、直隸七師校址等名勝古蹟,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解放後

1949年8月大名市(縣轄市)改為城關區,同時廢元朝縣,將元朝縣的張魯、王奉兩個區劃歸山東莘縣,其餘全部併入大名,此時大名縣屬河北省邯鄲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年10月,廢魏縣入大名縣。

1960年5月,撤邯鄲專區,大名縣改屬邯鄲市。

1961年5月,恢復邯鄲專區,大名仍屬之。同年6月,魏縣從大名分出復置。

1970年,邯鄲專區改稱邯鄲地區、市合併,稱邯鄲市,大名縣屬邯鄲市至今。

位置境域

大名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位於東經114°58′11″~115°28′28″,北緯36°05′07″~36°30′10″之間。東與山東省冠縣、莘縣毗鄰,南與河南省南樂縣相連,西與魏縣交界,西北與廣平縣為鄰,北與館陶縣接壤。東西長45.45公里,南北寬37.58公里。縣治駐大名鎮,北距省會石家莊247公里,西北距邯鄲市73公里,西南距河南省安陽市92公里,南距河南省濮陽市75公里,東距山東省聊城市92公里,東北距山東省臨清市101公里。

地形地貌

大名縣坐落於華北大平原南端,屬掩埋古河道的壤質土沖積平原。海拔最高點是王村鄉田固村為49.29米,最低點是漳、衛河匯流處南側39.8米,高差9.49米;坡降比約為1:4000。以衛河為界,衛西為漳河沖積扇的邊緣,土質粘重。衛東是由黃河沖積物形成的,土質以沙為主。大名縣因系河流沖積平原,所以大平小不平,微地貌複雜。但平原是構成大名地貌的主體,佔總面積的90%以上。

氣候特點

大名縣屬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季同季,無霜期長,幹寒同期。即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宜人,冬季寒冷少雪。全年的主導風向為南風,其次是北風,出現東風、西風的機會較少。

土地資源

2013年,大名縣總面積為1052.98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1580828.1畝。其中耕地1146296.1畝,佔土地總面積的72.5%;園地63986.7畝,佔土地總面積的4.05%;林地87745.5畝,佔土地總面積的5.55%;其它農用地55105.1畝,佔土地總面積的3.49%;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83435.6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1.61%;交通用地8687.4畝,佔土地總面積的0.55%;水利設施用地7740.7畝,佔土地總面積的0.49%。未利用土地14282.3畝,佔土地總面積的0.9%。其它土地13548.4畝,佔土地總面積的0.86%。

水資源

2013年,大名縣歷年平均降水量為504.9mm。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平均降水量為307.1mm;冬季12-2月降水稀少,以雪為主,平均為16.1mm;而春秋兩季的降水量變化較大且不穩定。年降水量在300-800毫米的,佔85.2%。降水頻率在83%以上的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下,降水頻率在73%以上的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

生物資源

2013年,大名縣有小麥、花生、玉米、大豆、棉花、穀類、薯米等。

風景名勝

五禮記碑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概況

五禮記碑

五禮記碑原位於大名縣大街鄉雙臺村西南(大名府故城內),始立於唐開成五年(公元840年),碑高12.34米,寬3.14米,厚1.08米,總重量140.3噸(除龜頭),是目前全國已知的最大古石碑。此碑文原為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書丹的魏博節度使何進滔德政碑。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宋徽宗詔諭左丞樑子美為《五禮新儀》立碑刻記,便毀掉何進滔德政碑文改刻“五禮之記”,原柳體碑文僅在碑身右上方隱約可見數行。

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四月,漳、衛河決堤,運河淤塞,洪水淹沒大名府城,此碑埋於地下。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大名府知府顧玉柱派人挖出,碑斷為九塊,龜頭遺失地下。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局派專家學者來大名勘察、商討五禮記碑修復和重立事宜。1987年1月將殘碑吊運到縣石刻博物館。1988年11月開始修復石碑,主要採用花崗岩石銷在內部連接的方法,以能經得住石碑本身的拉力。修復方案為兩步,一是先處理未斷開的隱患部分;二是粘接填補缺斷部分。此項工程由河北省文物管理局設計。1989年5月修復立起。

宋府明城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概況

大名天主教堂(4)

在推進大變樣時,邯鄲市大名縣委、縣政府立足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潛力巨大的獨特優勢,明確提出了“建設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文化力與生產力和諧互動,事業繁榮與產業興旺相得益彰”的文化名縣建設目標,將縣城定位為“宋府明城” (宋代大名府故城,明代大名古城),高起點規劃、保護、開發兩座古城,傾力打造宋文化展區和明清特色歷史古城。 按照“打大名府品牌,創歷史文化名城,專家規劃,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思路,大力推進佔地36平方公里的大名府故城保護開發項目。重點規劃建設宋代大名府故城遺址文化展示區(遺址公園)和宋代北京大名府風貌遊覽區(主題公園)。遺址公園重點展示雙臺宮殿遺址、城牆原貌、古地名村落、宋城民房、作坊、兵營等主要遺蹟,展現大名府輝煌歷史。

主題公園以宋代“北京陪都”的輝煌歷史為背景,將大名宋城開發成集宋代皇家文化、都市民俗風情、市井文化體驗、歌舞文娛表演、特色美食品嚐、旅遊休閒購物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遊覽區,再現陪都大名府歷史風貌。兩大公園與周邊的狄仁傑祠堂、石刻博物館、臨濟宗祖庭興化寺、盧俊義莊園等形成較為完整的宋代大名府旅遊區。同時著力與周邊山東、河南聯合打造旅遊線路:盧俊義莊園與梁山、陽穀連接起來,形成水滸旅遊線大名府與開封連接起來,形成宋城旅遊線等。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概況

大名府故城

《大名府故城保護規劃計劃書》已於2008年5月獲國家文物局批覆,先期投入80萬元完成《大名府故城旅遊開發規劃》,可行性研究報告也已製作完成。該工程總投資7億元,一期工程3.16億元,已列入2009年邯鄲市旅遊重點項目,正在爭列省重點項目。投資2000萬元的興化寺工程和投資1200萬元的狄仁傑祠堂項目即將完工。 同時,修繕包裝大名古城(明城),再現明清風土人情。根據現有資源及古城發展現狀,沿襲原有古城道路格局,投資3.4億元對大名古城進行恢復修繕,實施“兩點一線一軸兩區”建設方案。

兩點即宋府明城建設的兩大節點:北城門外廣場及仿古街區、東城門外及東街仿古包裝。規劃建設北城門廣場及仿古街區,佔地3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是大名府文化的一個集中展現;一線即古城牆觀光帶,按照古城原有城門建築形式,修復東、西、南三個城門,恢復古城牆和護城河,城門處建吊橋;一軸即南北大街商業步行街和南關風味小吃街,商業步行街建設,對街道兩側建築按明清時期建築式樣進行改造包裝,恢復街面原有牌坊;兩區即北部商業居住區和南部歷史文化區,商業居住區就是東、西大街以北區域,沿襲古老的街道格局進行商業居住區開發建設,充分注入本地民居建築元素符號,運用本地古往今來的民居裝飾藝術手法進行包裝建設;歷史文化區就是東、西大街以南區域恢復大名古城史上的一些書院及寺廟,重點恢復元城書院、天雄書院、呂祖寺、普照寺、金佛寺等,整修維護天主教堂、保護臥龍古槐。按照明清時期生活場景,進行復古環境氛圍營造,展示古樸的民俗文化和古城歷史風貌。

宋府明城的開發,為帶動大名乃至邯鄲市旅遊產業發展將起到奠基性的作用,會迅速成為河北南部新的經濟增長極。

明代鐵鐘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概況

名勝古蹟(19)

鑄於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原在縣城內道前街關帝廟拜殿內懸掛,鍾為鐵質,系一次鑄造成型,全高2.49米,口徑1.47米,厚度0.08米,總重量為3.06噸,鍾鈕為二龍相交之龍鈕,鈕高0.60米,鐘身項部有八個孔,下沿為波浪狀闊口,鐘體鑄有多種紋飾,自上而下分別為捲去紋,纏枝蓮,忍冬花以及八卦紋飾。鐘身中部分別相對“皇帝萬歲”“臣宰千秋”八個大字。1987年移至縣招待所院內,1995年在天池公園內懸掛。2002年移至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建亭懸掛保管,1983年大名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山陝會館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概況

金灘鎮山陝會館

山陝會館舊址位於大名縣金中村,金灘鎮東西大街,戶部分司舊址東南約200米處。據考證,始建於清代中後期,為當時山西、陝西在金灘鎮經商住宿及接待同鄉的場所,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建築格局坐南朝北。

整個建築,最北端為大門,上有門樓,南為戲樓,戲樓早年被拆除,支撐的石構件也已經殘缺,倒臥遺棄在一側。戲樓南東西兩側有廂房各3間,最南端是是主房,現僅存5間,屋頂經過重修,室內雕樑畫棟隱隱可見,精細考究的建築和雕飾無不顯示當年山陝商人的富裕。土地改革時期,會館被徵用,曾作為金灘鎮印刷廠車間等。山陝會館是金灘鎮經濟繁榮的見證,對研究山陝商人具有一定的意義。

馬陵道

在馬陵村的東部有一山嶽村,該村歷來沒有姓山和嶽的住戶,因有山峰,故叫山嶽村。具當地群眾傳說:過去有六個山峰,山嶽村距今馬陵村只有六里之近,這就證實了馬陵在東西兩山之間的位置。馬陵也就自然形成了南北長20華里的一個大甬道,故名馬陵道。

根據《大名縣誌》、《大名府志》、《東周列國志》和《方輿紀要》等均記載:“馬陵道在大名南”。據《辭海》記述:公元前341年,孫臏逐日減灶,迷惑敵人引誘追擊。待魏軍追到馬陵(今大名東南)險要地區,萬箭齊發,全殲魏軍10萬。《史記》和《上下五千年》以及兵書《三十六計》也記載馬陵道在河北省大名縣境內。據西馬陵一帶群眾反映,那帶村民在“大躍進”年代深翻土地時,還從地下發現過成片灶炕的遺蹟。

狄仁傑祠

位於大名縣城東5華里孔莊村北,碑為青石質,碑首盤龍、座,碑額陰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碑高4.46米,寬1.46米,厚0.46米。碑座深埋地下,碑首精雕四龍,每遇陰雨天氣,好像有黑龍圍繞於上,故民間俗稱“黑龍碑”,碑額陽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三行三字排列。碑身淤地之半,地面部分龜裂,碑陽刻記碑文,記述狄公在魏州(今大名)任刺史時的政績和重修祠堂及碑的過程。

李邕撰文,張庭圭書丹。碑文字體工整,筆法俊秀有力。

公元696年(武則天萬歲登封元年),契丹入侵,河北震動。狄仁傑來任魏州刺史,安定百姓,契丹聞風自退,民心得安,使魏州人民免受戰火。魏州人民感念狄公恩德,於神功二年(698年)為其建造了生祠,以報恩德。安史之亂中祠堂廢於戰火。所看到的祠堂碑立於公元812年(唐憲宗元和七年)魏博節度使田弘正於舊址復建狄仁傑祠堂,立碑記其事。1982年河北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修亭、橋加以保護。

名勝列表

臥龍槐

臥龍槐位於縣城內西街中段路北側,是明代兵,工兩部尚書劉遵憲後花園門前所栽,距今約五百年。劉遵憲、原籍西未莊鄉劉軍莊人,明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後任朝遷要職,告老還鄉後,在縣城西街購置宅院居住,當時路南為住宅區,有大型建築藏書樓等,路北為宗祠、花園賞玩之所,佔地面積約為15000平方米,現已建為民宅。劉姓後人現傳至二十世上下,古槐區周圍和劉軍莊仍居有其後人。古槐歷經風雨滄桑,做為古城發展之見證,現仍枝葉茂盛,尤為獨特之處,是東端平伸一枝,酷似龍型,頭部有枝角上促,嘴眼明顯,栩栩如生,遊客多慕名而來,嘆而觀止,真乃冀南第一古槐也。1983年大名縣人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隕石

原位於縣城北關大名師範南端董家花園內,體積約為13立方米,重量5.73噸,呈不規則狀,一面有孔,形似太湖石,《資治通鑑》有隕石落於大名的記載,但是否此石,尚無考究。1987年至縣招待所院內,1995年在天池公署擺放參觀,2002年遷至大名縣石刻博物館院內建亭保管。1983年大名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大名縣石刻博物館

大名縣石刻博物館佔地15畝,AA級景點。現有石刻200多件,有中國最大的古碑“五禮記碑”,大名石刻藝術源遠流長,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創造了石磨盤、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藝術形態。邯鄲境內至今還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漢代“群臣上醻”和“趙國易陽南界”刻石。北朝時期鄴城一度成為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響堂石窟和眾多的單體石造像,創造了佛教造像藝術的“北齊樣式”,對隋唐以後造像藝術影響深遠。

何弘敬墓

何弘敬墓誌銘為中國已出土中最大唐代墓誌銘。墓誌有蓋均為青石質。志蓋呈頂式,頂面邊長0.96-1.00米,底邊長1.88-1.96米,厚0.88米。頂面正中篆刻25字“唐故魏博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贈大師廬江何公墓誌銘”。四周有四殺浮雕獸面及四神,四殺交角處浮雕牛,馬等動物。雕工精美、神態生動。四側邊雕刻波浪,圖案簡煉,線條流暢。墓誌為正方形,邊長1.95米,厚0.53米。表石四側邊的中部雕刻花卉,供養人,上下雕刻波浪,花瓣,墓誌鐫楷書60行,滿行58字,共3800字。

大名府古城遺蹟

大名府古城遺蹟位於現城東北5-12華里一帶,以大街、雙臺村為中心,現在的東門口、南門口、鐵窗口、北門口四村是故城的東、南、西、北四大城門舊址,分外城和內皇城(也稱宮城),外城周長48裡,佔地面積36平方公里,內城周長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大名府幫城始建於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明洪武三十四年(公元1401)年,毀於漳衛洪泛。一九九二年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00六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名天主教堂

大名天主教堂位於大名縣城內東街,始建於1918年,1921年12月竣工,是河北省現存最雄偉壯麗的聖堂之一。建築面積約1440平方米,為鐘樓和禮拜堂一體的哥特式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建築材料為磚、石、木。鐘樓位於整個建築的北端,樓高46米,樓上三面各嵌有一直徑1.42米大鐘,正門上方3米處的供龕內雕刻有聖母抱耶穌玉石像,像兩側刻有對聯:“欲識其寵請看懷中所抱,要知厥能試觀掌上所持”,橫批“寵愛之母保障大名”。

朱熹寫經碑

朱熹寫經碑,又名“朱子太極石刻”,位於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原碑書於南宋乾道丁亥(1167年)年,朱熹撰文書丹蔡元定刻,行書窠字體。立於常州府,即現湖南長沙市,元仁宗延祐己未(1319年)廢毀。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大名府督學畿南按照南宋傳下的“原碑”拓片重新翻刻“朱熹寫經碑”,最初鑲嵌於大名府學“明倫堂”大殿山牆上,1986年遷至今址。碑砂石質,高1.8米,寬2.9米,厚0.3米,重4.2噸,座為豐槽角基。明代畿南重新翻刻並立,碑文摘錄《易經》裡一段文字,概括了宇宙間變化原理,共111資,每字16釐米×13釐米見方。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文操神道碑

馬文操神道碑立於後晉天福六年(941年),原位於大名縣寺莊村西,後移於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青石質地,碑首、身為一體,原座已失。現通高3.40米,寬1米,厚0.36米,為龍首碑。碑首高1.17米,寬1米,厚0.36米。碑首陽面題額篆刻“大晉故贈秘書兼馬公神道碑”,3行4字排列。碑身陽面行書碑文,共計3390餘字,為晉高祖石敬塘令賈緯為馬文操撰文,高廷矩書丹立碑,主要刻記馬文操生平、家世及大晉對其家庭後人的冊封,碑文字體如行雲流水,有很高的書法價值。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